8.在班級活動中培養學生集體觀念(1 / 1)

8.在班級活動中培養學生集體觀念

合作小組的異質性決定了學生在共同活動中必須做到相互督促、相互幫助,因為在小組學習中,學生不但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而且還要對小組其他成員的學習負責,體現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意識要求,小組的成功也隻有在小組所有成員都達到既定的學習目標時才能獲得。對這種成功進行評價的要求及學習小組的異質性,為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提供了很好的環境。如何利用這種環境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呢?

材料分發

在分發學習材料時,每個小組隻發給一份材料或幾份不同的材料,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為完成學習任務,就必然向他人索求所需材料。為了向他人索求材料時不致遭到拒絕,小組成員就要正確對待他人的索求,否則每個成員的學習目標都無法實現。在使用材料的過程中,小組成員隻有注意做到尊重他人、幫助他人、理解他人,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材料的作用,共同達到學習目標。長期堅持下去,就可以促使學生逐步養成不僅關心自己,而且尊重他人、關心小組其他成員的思想意識。

作業收交

要求每個小組隻交一份作業,包括實驗報告、作品或一般的書麵作業等,每個小組成員都要在上交的作業上簽名,以表示同意這份作業的結論,並能解釋為什麼會得出這個結論。上交作業可由小組成員輪流執行,提供均等機會。在共同完成這一份作業的過程中,學生需要互相討論、爭辨,取長補短,集中小組成員的群體智慧。在爭論、討論過程中差生可隨時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由於討論與作業同步,所以其他小組成員可以及時地解決,帶動小組成員共同完成作業,以達到預定的學習目標。通過集體完成作業,提高學生參與集體活動、關心集體活動的思想意識。

小組評價

教師依據各小組對學習目標的掌握及小組的成員進步等情況定期對學習小組作出綜合性的評價,並對優秀組和超級組進行獎勵。這種小組成功隻有在小組成員真心合作、互相幫助的共同努力下,才有可能取得。要使學生明確隻有依靠集體力量才能取得成功、達到目標,增強學生的集體觀念。

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並不排斥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這種競爭是組與組間的競爭。隻有學生具備較深層次的集體主義觀念,這種競爭成功的可能性才更大。

經常的、合理的評價,可使學生的競爭意識不斷得到增強。具體的評價可從以下三個方麵進行:

(1)小組評價教師應在每堂課或某一學習內容結束後,對學習小組的目標掌握情況及時作出評定,定期對學習小組的評定彙總,對各小組作出綜合性評價,分為一般組、良好組、優秀組、超級組四個等次。還要給予優秀組和超級組一定的精神獎勵,如自製獎狀、上光榮榜、掛紅旗等,激發各小組奮勇爭先的積極性,形成組與組間明爭暗賽的競爭局麵。

(2)組內成員評價由教師及各學習小組共同依據小組成員的進步變化情況對其作出評價,增強學生個人進取向上的競爭意識。

(3)組間學生評價教師應定期對全班學生進行分類評價,讓優秀生與優秀生相比,一般學生與一般學生相比,差生與差生相比,比變化幅度,比學習成績。使每個學生競爭有對手,追趕有目標,促使學生始終處於競爭狀態中,強化其競爭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