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在班級管理中進行集體主義教育
由於現實中獨生子女比例較大,家庭教育不到位,使小學生普遍存在著團隊意識差、互助意識差、缺少合作精神等現象,如果教師,特別是班主任老師也忽略學生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就會加劇造成小學生不能養成良好的社會公德意識,缺少集體主義精神。從孩子的發展角度來說,二年級的學生已能明確意識到自己是班集體中的一名成員,能逐步把集體的要求轉變為自己的要求,把班集體的榮譽當作自己的榮譽,服從集體的要求,完成集體所交給的任務。
集體主義教育
從孩子的發展角度來說,已能明確意識到自己是班集體中的一名成員,能逐步把集體的要求轉變為自己的要求,把班集體的榮譽當作自己的榮譽,服從集體的要求,完成集體所交給的任務。
在這個時期,班集體內部成員也逐漸分化,一部分各方麵能力較強的兒童開始嶄露頭角,成為班上各項活動的積極分子,逐步成為集體的重要支柱和教師的得力助手;另一部分兒童則成為班裏的基本群眾,這就是小學兒童的班集體在組織和紀律上得到鞏固和加強,形成真正的集體。針對學生特點,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進行實施:
(1)製定班集體共同目標目標是一定時期內對集體或個體的行動所期望達到的結果,它對全班學生的活動、行為具有明確的導向作用。根據《小學生守則》、學校的教育要求和本班學生的具體情況,引導全班學生設定班集體的共同目標,簡明、精煉地概括為“團結,勤學,活潑,守紀”八個字。使學生認識了這個班集體共同目標的內容,明確了自己行動的方向,並努力用自己的行動去實現共同目標。
(2)當好班集體領路人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領路人,在培養良好班風中起主導作用。小學階段是人生極具可塑性的未定型時期,小學生總是把班主任作為自己學習和效仿的楷模。小學生隻有愛他們的班主任,才有可能愛班集體。因此,肩負著為人師表的神聖職責的班主任,育人必須先育己,要努力塑造自己崇高美好的人格形象和學術形象。
(3)培養班級小幹部培養良好的班風,光靠班主任完美形象的力量是不夠的,在班集體的共同目標設定之後,要使每個目標得到全班學生的擁護和認同並進行實現,還要組建一個堅強有力的班隊幹部班子。
班隊幹部是班集體的“龍頭”,在帶領同學實現目標中,起著表率和橋梁的作用,培養一批優秀得力的班隊幹部,是建設一個團結友愛、積極向上的班集體的關鍵。在組建幹部班子中,首先要認真挑選幹部。班隊幹部應具備三個標準:
①有熱愛集體、為同學服務的思想
②有踏實工作、認真負責的精神
③有勤奮好學、道德優良的品質班隊幹部的能力是靠實際鍛煉和班主任教育培養出來的。教育培養學生幹部,要堅持做到:嚴格要求不護短,耐心幫助不急躁,大膽放手不包辦。班隊幹部的素質提高了,能力增強了,威信樹立了,就會成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為培養良好班風起了核心的作用。
(4)培養集體榮譽感集體榮譽感是一種無形且有效的約束力量,在一個形成了集體榮譽感的班級裏,誰做了有損於集體榮譽的事,誰就受到集體興論的譴責,從而使每一位學生感到,做了損害集體榮譽的事是一種恥辱。這就促使他們為維護集體利益,服從集體需要,去努力彌補自己的弱點或缺點
同時,集體榮譽感又是一種巨大的激勵力量。誰能為集體爭光,誰就會得到同學們的尊敬和愛戴。它促使每一個班級成員自覺地為維護和爭取集體榮譽,不怕困難,不計個人得失而奮發努力,並以能為集體出力,爭光而感到由衷的喜悅和自豪。如何進行集體榮譽感的教育:
①明確什麼是集體集體有大小之分,小集體必須服從大集體。
②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係集體的榮譽,靠這個集體所有成員的自覺維護和共同創造。
馬克思說:“隻有在集體中,個人才有獲得全麵發展其才能的手段。”對培養同學們關心集體,要對集體有責任感與榮譽感等,單憑講大道理他們不一定能理解、明白,因此需要教師結合具體內容加以講解,比如關心集體、團結同學,為同學服務,可以從身邊的小事說起,從他們的一些具體行為中加以引導,如:做值日時地要掃幹淨,桌椅要擺放整齊,黑板要擦幹淨,放學後要關好門窗等這些便是關心集體的表現;與同學不吵嘴、不打架、不要為小事斤斤計較,要學會謙讓,如果有同學上學忘了帶筆,那麼你有多餘的一支便可以借他用用;如果有同學嘔吐了,你就幫著把地掃幹淨,這是團結同學為同學服務的一種表現。讓學生明白這些道理,引導學生在每一個細小的行為中培養一種好的習慣,他們便能主動積極地去做了。
總之,對小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思想教育,培養他們的集體榮譽感,使每個學生都能自覺地關心集體,熱愛集體,把自己的一言一行與集體榮譽聯係起來,為集體出力作貢獻是21世紀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品質。
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
集體主義,簡言之,就是一種一切從集體出發,把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基本精神。一個集體主義觀念較強的班級,全班學生往往朝氣蓬勃,奮發上進,互相砥礪,凝聚力強,學習和各項活動卓有成效;同時也能減輕教師的負擔,特別是使班主任從繁忙的事務中解脫出來,把精力集中在教育、教學的研究上。
因此,班主任在培育學生崇高品德和美好情操時,應把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放在重要位置。就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主要采取了以下幾個做法:
(1)在參與班級管理中,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在全麵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班級工作應最大限度地依靠民主管理,班主任應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積極性,讓大家施展才華,經受鍛煉,增長才幹。這樣學生在參與班級的管理中,才會諑漸增強主人翁責任感,懂得珍惜集體的榮譽,在平時的言行舉止中,就會更主動更自覺的關心集體的工作,維護集體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