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在班級管理中進行集體主義教育(2 / 3)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每一個學生都抬起頭來走路!”我們的班主任應放手讓學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去管理班級,多用心,少出力,把學生看作教育過程中能動的主體。

(2)在文體活動中,培養集體主義觀念一次成功的集體活動,可以激發學生對班集體強烈的向心力,大大增強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

班主任應該充分抓住開展每一次文體活動的機會,精心設計策劃,精心組織實施,讓學生在活動中逐步認識到個人與集體的關係,體會到隻有將個人的才智融會於集體的事業之中才有意義,才有價值。

(3)在互助活動中,培養集體主義觀念人生在世,困難、挫折、失敗總是難免的,在一個班集體中,總有需要援手幫助的學生,班主任應抓住時機,動員大家奉獻赤誠之心,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讓處於困境中的同學感受到集體大家庭的溫暖。在人世間,感情總是相互的,得到了集體的愛,同學們怎麼會不更加愛自己的集體呢?

(4)在輿論宣傳中,培養集體主義觀念正確的輿論是個人和集體發展的巨大教育力量,是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它對學生的言行具有極大的約束力,同時又具有無形的導向力。利用輿論來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能夠開創“好人好事有人讚,壞人壞事有人抓”的局麵。

愛,首先意味著獻出,意味著把自己心靈的力量獻給所愛的人,為所愛的人創造幸福。班主任在教育和組織學生獻愛心的時候,要向學生反複強:“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一人為大家,大家為一人”,“一人為全班,全班為一人”的意識。同學們這樣想,這樣做,與他人、與集體的關係就融洽和諧,就會更主動自覺的去關心他人,關心集體。

馬克思指出:“隻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麵發展其才能的手段。”願我們的班主任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用自己的滿腔熱情,融百川入大海,培養出一批批具有高尚的集體主義觀念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培養學生集體主義道德意識

我們知道,小學生幼稚、單純,容易接受積極健康的思想教育。但是,他們由於鑒別是非好壞的能力較弱,也容易受到社會上不良思想的影響。

現在社會上不少人受“拜金”主義影響,群眾中有一般專講“實惠”的思潮,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部份小學生的思想,致使孩子們不關心集體,不願為集體出力,不肯為集體做事。在我國改革開放的今天,培養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熱愛集體、樂於奉獻的一代新人,顯得尤為迫切、重要。為此,教師必須重視小學生集體主義道德意識的培養。

(1)教師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美國教育心理學家索理認為:“學校、班級是一個社會團體。”在小學裏,“全班是一個正常的初級的社會團體。”如何能使這個“社會團體”中的成員沿著社會所希望的正確方向健康成長,起關鍵和決定作用的人,應該是這個“社會團體”中的領導者即教師。

為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思想,教師首先就要熱愛為集體、為國家培養人才的教育事業,熱愛學校,熱愛每一位學生,在學生中樹立教師的光輝形象,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響和教育學生。

(2)教師采用正麵教育方法小學生思維的特點是以具體的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向抽象的邏輯思維過渡。根據小學生這一心理特征,我們對孩子們進行集體主義道德意識教育,切忌空洞說教,而要密切聯係他們的思想實際,采取形象化的正麵教育方法。

(3)教師組織學生集體活動在活動中增強學生的集體主義意識,小學生好動,情感表現比較明顯,我們可以圍繞愛祖國、愛學校、愛班級等主題開展班隊活動。在班隊會上,全班就是一個大舞台,使每個學生都有發揮智慧、作用的位置,人人參與,讓集體主義精神在每個學生身上閃光。

小學生的集體主義道德意識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從小抓起,從小事抓起,而且要堅持不懈抓得深細,一定要抓出效果來。

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全球經濟與文化逐步一體化,人與人之間共同協商、共同協調、共同協作的機會越來越多,所以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與團隊精神是新課堂裏的一個極為重要的課題。而對於中學生來說,他們正處於人生觀、世界觀及各種心理品質能力的形成時期,進行集體主義的培養十分必要且有效。

(1)強化集體觀念

(2)形成健康班集體輿論某次

(3)引導學生理性思考

在教育工作中,班主任工作是一項係統的工程,它看似微不足道,實質卻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在現代理論教育下,為了達成一定的教育目標,往往需要班主任對班級工作做出整體的計劃決策、組織實施、檢查督促和總結提高。

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教育管理者,在學生全麵健康的成長中,起著導師的引路作用。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可以對其成員進行強有力的感化,影響和控製作用,它是班主任完成各項教育任務堅實基礎。

集體這個概念,就其最一般的意義來說,它並不是單個人的簡單相加,而是指由某種共同的紐帶聯係起來的人們的集合體。集體是學校教學工作的基本組織,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主要是在班集體中進行的。

因此,它也是影響教與學的一個外部變量。重視班集體的培養,對順利完成教育教學工作和促進學生的全麵發展都是有利的。

學習是學生的主要任務,要完成好這一主要任務,常常是以常規的課堂教學形式進行為主,要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除了課堂教學滲透教育外,各種各樣有益活動的開展就有如一付興奮劑,給學生的常規教學活動起到了調節的作用,並活躍了常規教學的形式,使學生學得輕鬆,愉快,更易於接受事物,從而收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