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過各種活動的開展,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保證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促進良好班集體的形成,所述如下:
(1)正確引導,重視培養使大家明確集體是由個人所組成,集體中每個人力量發揮的程度影響集體的力量,集體中所有成員都積極發揮個人的力量,並能齊心協力,有機地配合,集體力量就得以增強。隻要大家齊心合力,依靠集體,就能把事情做好。
(2)抓住時機,及時教育在我國學校,集體主義的輿論是在開展各種活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教師必須善於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及時進行集體主義教育,才能寓教於活動中。
現在的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在家是小皇帝,個性以自我為中心居多,對於低年段的學生來說,集體的觀念更是薄弱,他們對集體的認識很模糊,所以他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一言一行會對班集體產生多大的影響。他們做事往往是我行我素,不顧後果。其實,凡有點集體榮譽感的人都想為集體爭光的。
(3)通過分組,進行教育班級集體是由許多成員組成的,把班集體分割為小組不是目的,而是通過小組開展活動,以及對班成員進行集體主義教育,達到整個班集體的團結,這才是最終的目的。
對班集體所有成員通過各種活動的開展,進行集體主義教育,形成正確的輿論,是建立良好班集體的有效途徑。學生隻要有集體主義精神,就能自覺遵守各項規則,就能使班集體更加團結,更能促進班成員的健康成長。
培養孩子的集體主義精神
傳說釋迦牟尼曾經問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樣才能不幹涸?”弟子們答不上來。釋迦牟尼說:“把這滴水放到大海裏,它就永遠不會幹涸了。”當代著名作家巴金先生說:“每個人應遵守生的法則,把個人的命運聯係在民族的命運上,將個人的生存放在群體的生存裏。”這些古今中外的至理名言長期以來在教導著人們,在錘煉著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的集體主義精神。
《資治通鑒》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我國古代一個遊牧民族吐穀渾的首領阿柴有20個兒子。他們擁有各自的地盤和軍隊,互不服氣,鬧分裂。阿柴病重臨終前,把兒子召到床前,給他們每人一支箭,讓他們把箭折斷。每個兒子都很輕易地辦到了。阿柴又給每個兒子20支箭,讓他們將這整束箭一起折斷,他們沒有一個辦得到。阿柴就此開導兒子們:現在你們兄弟不和,每個人就像一支箭,很容易被敵人各個擊破,如果你們兄弟團結,則如一束箭,沒有人能宰割得了你們。這就是“單者易折,眾則難摧”啊!
培養孩子的集體主義精神,就要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熱愛集體,關心集體。家長要告訴孩子:集體並不是一群人簡單地湊合,每個集體都有自己的組織機構和活動規則;同一個集體裏的人有一致的行動和共同的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集體裏的每個成員就應當關心集體的壯大,愛護集體的榮譽,為集體的成功而貢獻自己的力量。如,小A就讀於某大學附中一年級,是個德、智、體全麵發展的好學生。學期結束時,他被學校評為“學有特長”優秀學生,獲得了50元獎金。他自豪地把這件事告訴了爸爸,並要把50元獎金交給爸爸。爸爸興奮地說:“這個消息真使我和你媽媽感到高興。50元錢是學校獎給你的,你自己去處理吧!但要想想怎樣用才最有意義。”“怎樣用呢?”小A反複考慮著這個問題。買東西送給奶奶?她一定不肯收。買些學習用品?自己的學習用品已經夠多了……想來想去,總是拿不定主意,隻好把錢交給媽媽保管。
小A的父母對這錢倒是挺認真。一個星期後,他們對小A提起此事。聽了孩子的一些想法後,爸爸啟發小A說:“我們家裏並不缺這50元錢用。你的心意我們領了。你的進步給了我們極大的滿足,這才是爸爸媽媽所需要的。你的進步,是和學校、老師、同學對你的幫助分不開的。你再想一想,這50元獎金能為集體、為別人做些什麼嗎?”爸爸的一番話,打開了小A的思路。他想起了昨天報紙上登的一則消息:一位獲得5000元獎金的優秀教師將全部獎金捐給了“希望工程”。我應當向這位老師學習,將50元獎金獻給集體。並有了一個好主意:建議班上發動同學捐書,在教室建立圖書角,自己將這50元獻給圖書角買書,雖然隻能買幾本書,但是能讓全班同學讀,那多有意義啊!
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父母,爸爸連聲稱好,媽媽高興地將他抱住,讚揚他能為集體著想。
50元錢並不多,看起來是小事,但是小A的父母卻通過這件事讓孩子懂得“大家愛你,你更要愛大家”的道理,從而增強了他對集體的熱愛。這是多少錢也買不到的啊!
目前,我國青少年中獨生子女占大多數,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存在著比較嚴重的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的不良心理。家長和學校要互相配合,通過集體主義教育,培養孩子的集體觀念,使他們自覺維護集體的利益,努力為集體服務,把愛心、誠心獻給集體。同時,也要讓孩子們懂得:個人的進步和成功離不開集體的支持和別人的幫助,“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在戰勝種種困難的前進道路上,總是集體給予每個成員以信心和力量。
綜上所述,教育孩子認識集體力量的偉大,經常向孩子詢問學校、班級的情況,了解其對集體的態度,因勢利導地教育孩子熱愛集體、關心集體,正確處理好個人與集體的關係,將個人融於集體之中,服從集體的決定,維護集體的利益,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孩子能夠健康成長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