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1.反腐倡廉的忠誠衛士餘春坤
學生集體主義教育的故事
學生德育教育與培養藝術學生集體主義的教育1.反腐倡廉的忠誠衛士餘春坤
餘春坤,出生於寧波市鎮海區駱駝街道甸張村一戶農民家庭。餘春坤的父親曾當過軍人,因此,童年時期的餘春坤就經常聽父親講一些戰鬥故事,在父親的熏陶下,春坤幼小的心靈裏已經埋下了“長大後要當一名解放軍,為保衛祖國做貢獻”的心願。然而,父親在家呆的時間並不長,有好長一段時間都遠在昆明,春坤則跟隨母親生活在甸張村。母親長期在家務農,生活過得很清苦,平時就靠父親寄錢接濟。餘春坤還有一個弟弟和一個妹妹,作為大兒子的他比同齡的孩子成熟了許多,早早就能夠生活自理。
在餘春坤18歲那年,父親寫信要母親到昆明做家屬工,而母親放不下家裏三個孩子。懂事的餘春坤看出了母親的心事後,就對母親說:“媽媽,你去昆明吧,家裏的事你放心,我可以照顧好弟弟妹妹。”就這樣,餘春坤一個人承擔起了家裏的重擔。除了白天務工,他還在自家承包的田裏種上了棉花。為讓遠在異鄉的父母放心,他還寫了一封信說:“弟弟妹妹都很好,家裏也好,你們不必掛念。另外,我還種了一畝地的棉花。請媽媽注意身體,安心工作……”母親讀著兒子寄來的信,眼眶濕潤了,有這麼一個懂事的兒子,她感到很自豪。
1983年,對於餘春坤來說,是值得難忘的。這一年,他19歲,到了實現當兵夢的年齡。聽到征兵通知後,餘春坤很快就報了名。隨後,他又向遠在雲南的父母發了一份電報,說明情況。父母知道此事後,非常讚同兒子這一舉動,支持他去部隊這個大熔爐裏鍛煉。盡管家裏比較困難,入伍期間也不可能掙很多錢,但兒子那顆報效祖國的心比什麼都重要。幾天後,經過體檢、政審等一係列程序,餘春坤終於如願以償地收到了通知書。那天,他尤為興奮,抱著通知書,一夜都沒睡好。
為了使兒子能夠在部隊安心服役,在入伍的前一天,父親特地從昆明趕了回來,準備送兒子去參軍。在送餘春坤的途中,父親拉著他的手,深情地說道:“兒呀,在軍隊一定要經受得住挫折和考驗,要好好聽首長的話,安心服役,為父母和家鄉父老爭光。”餘春坤堅定地點了點頭。就這樣,他帶著對部隊生活的向往,帶著父母和家鄉父老的囑托,踏上了軍人旅程。
剛到部隊,餘春坤感覺一切都很新鮮。但日後艱苦的新兵訓練和日複一日單調的部隊生活,使他逐漸失去了新奇感。但每當這個時候,他就總是會想起父母的囑托,因而也就能夠很快振作精神,全身心投入到軍營訓練中。
兩個月後,新兵連生活結束了,餘春坤也因綜合素質良好,被點名分配到支隊的拳頭中隊——直屬一中隊。這時,他心想:既然自己的軍事素質已經是佼佼者,就一定能夠分到特勤排。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餘春坤被分到了炊事班。聽到這個消息,餘春坤心中的那份委屈一下子湧上心頭。之後的幾天裏,他的心情一直都不好,總是想找個地方出出氣。
一天做飯時,由於揮鏟用力過猛,餘春坤竟然把中隊百十號人吃飯的大鐵鍋捅了一個窟窿,頓時,鍋裏的湯澆滅了爐火,滾燙的開水流得到處都是。此時,餘春坤驚呆了,不知怎樣才好。看到這樣的狀況,老班長沒說一句話,趕緊收拾了一下“殘局”。開早飯的時間到了,但軍營裏並沒有像往常一樣響起開飯的哨聲和嘹亮的歌聲。直到上午十點多鍾,部隊才開始吃早飯,餘春坤因為害怕,也沒敢吃飯。過了一會兒,老班長把飯送到了餘春坤的麵前,看著餘春坤吃完飯後,語重心長地說:“小餘,你要好好想一想,不要瞧不起炊事員。如果大家都不想幹炊事員,中隊戰友們連飯都吃不上,還能執勤訓練嗎?其實我們炊事員和戰鬥班一樣重要,隻要你幹好,炊事員同樣有用武之地。鍋的事你就別多想了,我去集上把鍋買回來了,現在正在安裝,戰友們都能夠諒解。”望著老班長關切的眼神,餘春坤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當兵的目的不就是為部隊、為國家做貢獻麼?小時候經常唱‘學習雷鋒好榜樣’‘願做革命的螺絲釘’,當炊事員不正是一顆‘螺絲釘’嗎?想到這些,餘春坤幡然醒悟。於是,他寫了一份深刻的檢討,並提出了下一步努力的方向,送到了老班長那裏。班長並沒有批評他,而是輕輕地拍著他的肩膀說:“小餘,踏踏實實地幹吧,將來你會有出息的。”餘春坤沒有辜負老班長的期望,從此以後,他將炊事工作做得井井有條,手藝也日益見長,能夠炒出幾個像樣的小菜,得到了戰友們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