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對大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教育
集體主義精神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一個民族、國家、集體實現共同理想、目標的精神支柱。弘揚和培育集體主義精神,不僅對於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而且對於促進物質文明建設和政治文明建設,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都具有重大的意義。
集體主義精神是一個集體在長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會實踐基礎上形成和發展的,為集體大多數成員所認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價值取向和道德規範,是一個集體的心理特征、思想情感的綜合反映。
集體主義精神,不僅是一個集體告別落後、走向文明進步的強大動力,而且是維護一個集體穩定和發展的強大精神支柱。
早在戰爭年代,毛澤東同誌就明確指出:“自私自利,消極怠工,貪汙腐化,風頭主義等等,是最可鄙的;而大公無私,積極努力,克己奉公,埋頭苦幹的精神,才是最可敬的。”新中國成立以後,他多次強調,要保持過去戰爭時期的那麼一股勁,那麼一股革命熱情,那麼一股拚命精神。
我們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以後,鄧小平同誌在全黨大力倡導“革命和拚命精神,嚴守紀律和自我犧牲精神,大公無私和先人後己精神,壓倒一切敵人和壓倒一切困難的精神,堅持革命樂觀主義、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的精神。”江澤民同誌從新的曆史條件和曆史任務出發,概括和倡導“六十四字創業精神”,他指出:“強大的精神力量不僅可以促進物質技術的發展,而且可以使一定的物質技術力量發揮出更大的作用。”這充分說明弘揚和培養集體主義精神對於一個集體的事業的重要性。
以活動為載體,增強集體主義精神
為貫徹落實《意見》精神,進一步發揮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建設體現社會主義時代特征和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引導大學生積極參與和諧文化建設,促進大學生全麵發展。同時,為紀念長征勝利及“一二·九”運動,弘揚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活躍校園文化,展現當代青年學生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廣外大西語學院團委於每年10月~12月間,廣泛開展“緬懷曆史,激揚青春”紅色經典係列教育活動。
(1)主題宣傳活動西語學院團委通過發放知識卡片,舉行橫幅簽名活動,懸掛電子海報等多種形式對“一二·九”運動進行詳細的介紹及宣傳。讓同學們對“一二·九”運動和長征精神更加了解,以達到認識曆史,不忘曆史的目的。同時,號召同學們在統一的便簽紙上用一句話抒發自己對祖國的熱愛及對“一二·九”運動的感想。最後將所有紙條收集起來,拚成“西語”,“一二·九”等字樣,在相思河畔進行宣傳,展現西語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和真摯熾熱的愛國情感。
(2)紅色征文活動通過舉辦“永恒的足跡”征文活動,引導學生密切聯係自己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實際,暢談長征精神,體會以集體利益為重的社會主義精神及高尚革命情操。同時緊扣時代的脈搏,結合自己的人生抱負,對自己的理想展開勾勒,從心底抒發對紅色曆史的所思所感,用文字鐫刻自己信念。
(3)紅色經典作品展廣泛發動同學們以書法、繪畫或詩歌創作等多種形式表達對“一二·九”學生愛國運動的紀念和對祖國無限熱愛的情感,並篩選出一批內容好、質量高、有創意的作品進行宣傳展示,提醒同學們牢記曆史,繼承和發揚革命傳統,進一步肩負起自己的使命,把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開創的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這項活動教育效果顯著,同學們在緬懷先烈傳承革命精神的同時,紛紛表示要與時俱進、發奮圖強、學好本領、報效祖國。
(4)紅色電影展播通過舉辦“長征共享”之《我的長征》和《青春之歌》等電影的展播活動,用現代多媒體方式幫助同學們回顧那段紅色的日子。通過觀看經典革命電影,同學們重溫了那段崢嶸歲月,增進了對長征曆史的了解,更接受了一次革命精神的熏陶和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