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帶好戰士,不讓領導失望,不讓薊縣人民失望,王俊剛從自身做起,嚴格要求自己,不怕吃苦,最終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績,這一切也都是他奮鬥努力的結果。
在外人看來,王俊剛話語不多,長著一副鐵麵孔,而了解他的人卻說:“王俊剛是個有濃濃人情味的人。”
平日,王俊剛早起晚睡,常常會給戰士們蓋好被子,把蚊帳弄好,有時甚至還替戰士上哨。對此,他總是說:“戰士們都不容易,幹部不去關心誰去關心。”每次中隊下任務,王俊剛都想得很周密,從人員配置到攜帶的武器裝具,他都會認真檢查,生怕因自己的一時疏忽而造成一些不應有的傷亡。在奉命執行一次抓捕任務時,由於中隊的防彈背心比較少,王俊剛就總是讓給戰士們穿。幾乎每一場戰鬥,都是他第一個衝進去麵對危情,最後一個押著犯罪嫌疑人走出現場。
戰士小張的父親右腿曾被人打成骨折,小張幾次想要私自離開部隊回家報仇,但都被及時製止,並且還受到了嚴厲的批評。從此,他的情緒一落千丈,思想包袱也越來越沉重。看到這樣的情景,王俊剛就主動發動骨幹主動親近、體貼小張。小張生病時,王俊剛就親自給他請醫送藥;情緒不好時,王俊剛就與他談天說地,談人生意義,談理想前途。當王俊剛又了解到小張家境比較困難時,就帶頭為他捐款,並把錢寄到了小張的家裏。為更好地解決小張家庭的問題,王俊剛多次給當地有關單位寫信,最終使事情很快得到了解決。慢慢地,小張像換了一個人,工作非常積極,年終還被評為了“先進個人”,受到了嘉獎。
除此之外,王俊剛還把中隊戰士休假的事情安排得有條不紊。一次,全中隊12名戰士都按時休足了假。王俊剛說:“休假權、休息權是條令明確規定的,且不說愛不愛兵,帶兵人總該帶頭貫徹條令吧。”中隊戰士們也都說:“咱中隊長愛兵愛在情上,愛在心間。”
農民出身的王俊剛,深知農民的日子過得不容易。於是,到中隊任隊長後,他向附近的百姓們公布了中隊的電話號碼。每逢春種秋收,他就組織戰士們深入到鄉村,幫助農民整地、播種、收割,卻從不吃農民一口飯。另外,他還組織戰士與縣城周圍3個村莊和6戶貧困農民結成扶貧對子,使他們的生活有了很大改觀。
對戰士像兄長,對百姓似親人,而對自己的家人,王俊剛心裏卻感到特別愧疚,他說:“自古忠孝難兩全。”2000年5月,王俊剛的父親在蓋房子拉石料的時候,不幸被車軋成重傷。作為家中惟一的兒子,王俊剛本應全心照顧父親。然而,當時中隊正在執行特殊任務,在這緊要關頭,作為隊長的王俊剛始終都沒向組織開口提此事。他將痛苦和思念深深地埋在了心底,隨後,王俊剛給家裏寄去了1000元錢,馬上又投入到了工作中。不久之後,王俊剛的妻子患了股骨頭壞死。聽到這突如其來的消息後,王俊剛一下子驚呆了,但又一想:中隊正在迎接軍事訓練考核,自己怎麼向組織開口呢?當時,他心情極其痛苦,便給妻子寫信進行安慰,抽空尋醫問藥,無聲地表達著對親人的那份愛,但訓練迎考,他一天也沒耽誤。
對戰士,王俊剛就像兄長一樣無微不至;對農民,他又像親人一樣,時刻關懷著;而對於親人,他深感愧疚,卻始終無聲地表達著心中的那份愛。王俊剛就是這樣,普普通通,卻做出了不平凡的事。
如今,每提起中隊長當陪練的事情,作為中隊的訓練尖子,薑哲就愧疚地說:“當時真的不知道中隊長右臂已經脫臼,不然,我怎麼能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