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針指向零時零分零秒,“敬禮!”隨著李本濤的這一聲撼天動地的口令,中國三軍儀仗隊舉槍凝視,高亢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奏響,鮮豔的五星紅旗徐徐升起,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同時徐徐升起……李本濤以完美無缺的口令和動作,指揮三軍儀仗隊以高昂的士氣、威武的陣容圓滿完成任務,展示了國威軍威和軍人風采。
交接儀式後,江澤民主席誇讚:“任務完成的好!”外交部長唐家璿激動卻不無風趣地說:“李本濤的口令不愧是中國第一,賽過當陽橋上張飛那一嗓子。”
其實,可曾想過,在這些榮譽的背後,李本濤付出了多少。為了能在香港交接儀式上有一個完美的表現,李本濤在領受赴港參加交接儀式任務後,除了些許的激動,他更加清楚自己肩負的重任。他首先給自己製定了訓練計劃,進行了任務前的強化訓練。那時,為了使自己口令完美,他加班加點,嗓子練啞了,痰裏帶著血絲,喝點水、吃幾片潤喉片繼續練習;為了使自己的舉刀動作更準確、大方,他每天堅持拔刀上千次。他的付出沒有白費,連香港警察看到他精彩的拔刀動作時,都無不稱讚他是武俠小說中的“俠客”,而英國儀仗隊指揮官對他更是佩服有加。他們所不知道的是,這些看似簡單的動作,其實都是刀刀見血的苦功啊!
1998年6月27日,美國總統克林頓訪華,執行隊長李本濤再一次榮膺重任。歡迎儀式上,李本濤下達了“向右看——敬禮!”的口令後,即麵向來賓,江澤民總書記像往常一樣向李本濤揮手致意,讓他感到親切和溫暖。當他又眼注視著克林頓總統時,李本濤從對方的眼裏感覺到的是從未有過的審視。他雙眼凝視著克林頓,單手揮出指揮刀在空中劃了一道優美的弧線,刀尖直指蒼穹然後,他邁著鏗鏘有力的正步走向來賓,在距離克林頓總統3米開外的地方立正,完成托刀、撇刀、舉刀等禮節性動作後向總統報告:“總統先生,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列隊完畢,請您檢閱。”克林頓似乎被這位“軍中第一刀”風度感動了,他走下檢閱台向李本濤鞠了一躬。還同江澤民主席會心地說了一句話,然後非常讚賞地朝李本濤揮手致意。接著,李本濤平移軍刀,伴隨江主席陪同克林頓總統檢閱三軍儀仗隊——這一係列動作是那麼地自然大方、瀟灑漂亮。
事後,李本濤說,那一刻,久經“沙場”的李本濤也不由一陣激動,“我覺得我托起的不僅僅是一把簡單的軍用指揮刀,而是一個民族的力量和尊嚴。”
三軍儀仗隊大隊長程誌強說:“他(李本濤)不僅形象好、嗓子好,軍事動作和心理承受能力都很強。不服輸,他無論吃多大苦受多大累也要把任務完成好,讓人放心。”這一句話是對李本濤再真切、恰當不過的概括了。這些年來,李本濤在曆史永恒的瞬間展現出中國軍人風采,執行500多次任務無失誤,不僅為自己贏得了“軍中第一刀”、“軍旅第一嗓”的美譽,而且更為三軍儀仗隊、為國家贏得了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