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以責任書寫軍人榮耀向南林(3 / 3)

正如那位領導所說的那樣,向南林果然並不簡單。從此以後,在軍區、集團軍與師團組織的專業技術比武中,他不僅連續六次以絕對優勢贏得了第一,還以團體總分第一名與四個單項第一的驕人成績而被評為“優秀新裝備操作手”、“裝備技術士官優秀人才標兵”等。

真實的人物,平凡的事跡,不僅向我們闡釋出向南林為守護和平而時刻眺望未來戰場、積極履行職能的戰鬥精神,還為我們書寫出一名青年士兵直麵信息化的戰爭挑戰,精武建功的鏗鏘步履。

著名作家柳青曾經感言:“人生的道路是漫長的,但關鍵處卻往往隻有那麼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對於向南林而言,也是依然如此。

向南林的家鄉地處山區,經濟十分落後。在當地,讀書是唯一一個能夠改變其命運的重要途徑。對於報考大學,向南林一直擁有著強烈的企盼,因此,他勤奮學習,成績優秀。然而,當他望到父母為了供應兄弟倆讀書而日益操勞的時候,即將高中畢業的向南林卻毫不猶豫地將繼續讀書、考大學的機會留給弟弟。

“大學夢”的破滅,並沒有泯滅其心中的希望之火。在一番深思熟慮之後,向南林毅然走出“難於上青天”的蜀道,進而參軍入伍。當新訓結束的時候,隊列、長跑、投彈、射擊等實訓項目,他幾乎是科科優秀。

2001年春天,向南林盼到報考軍校的機會,但此年的春天並沒有給他帶來希望。論學習成績,向南林排在最前麵,然而,當輪到他的時候,卻偏偏沒有名額。不久後,他又以團軍第二名的成績考入武漢軍械士官學校。

在兩年的軍校生活中,向南林由班長、區隊長至模擬連指導員,崗崗值得他人羨慕,與此同時,他的學習成績尤為顯著,原本能夠作為留校對象。令他感到出乎意料的是,由於院校精簡調整,願望再次落空,既然不能留校,他就想到返回原部隊,卻被告知原部隊已接到撤編命令。

一位校領導特意找到向南林,並關切地說道:“小向,我幫你聯係一下,分回家鄉駐軍,如何?”在不計其數人們的心目中,它是一個十分不錯的選擇。然而,向南林卻深深地感覺到,如果當兵,就不能戀家。況且,倘若專業不能對口,自己的兩年軍校則是白讀而已。於是,他婉言謝絕了校領導的好意,被分回原駐地的某高炮團。

到達新部隊後,向南林本著“一切從頭開始”的原則,憑借自己過硬的素質,在團隊中脫穎而出。畢業後不久,他的胸前便掛上兩枚軍功章。2005年4月,士兵提幹的指標分至各團,向南林理所應當地排在全團第一。但命運又與他開了一個玩笑。相關政策規定:全日製士官學校畢業的士兵不得提幹。第二年,團黨委從愛惜人才的角度出發,再次將其作為頭號提幹人選並向上級進行推薦,也由於同種原因而被“卡”了下來。

倘若說,曾經的曲折對向南林而言,僅僅隻是一種曆練的話,那麼,這兩次接踵而至的挫折卻意味著他將與“軍官夢”將失之交臂。雖然軍官與士官僅僅隻有一字之差,但它卻是諸多優秀士兵實現其人生價值、展示聰明才智的夢想舞台。如果當初沒有選擇,就不會擁有如此之痛苦。在挫折麵前,向南林的確擁有過彷徨與失落,可每次又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得以振作。

回想起自己的點滴進步,向南林知足地說道:“沒有組織的培養,就不會有自己的今天。自己的進步、素質、榮譽,哪一點不是組織上給的!”與此同時,他還這樣坦然地說道:“沒有這些挫折,就沒有今天的我。”

雖然希望一次次地破滅,但新的追求也隨之一次次升騰。在團隊的各類賽場上,他依然閃現著其矯健的身影;在軍地文藝演出的舞台上,他依然展現著其催人奮進的風采;在新裝備形成戰鬥力的攻關中,他依然保持著其精益求精的態度……

歐陽海曾經這樣說道:“在生活的激流裏,誰不能揚起風帆,誰的生命之船就將擱淺在時代的岸邊。”麵對艱難困苦,向南林既沒有愁眉苦臉,也沒有唉聲歎氣,而是積極、樂觀、向上地迎接著一個又一個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