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雷鋒——大公無私的典範

1963年3月5日毛澤東主席曾向全國人民發出號召:“向雷鋒同誌學習。”

雷鋒的名字,不僅全國人民家喻戶曉,即使在國外,也有許許多多人知道他、崇敬他。美國一所著名的軍事院校裏就懸掛著巨大的雷鋒照片。

雷鋒1940年出生在湖南省長沙縣的一個貧苦農民家中。他五歲那年,父親被日本鬼子毒打後死去。不久,母親在地主壓迫、侮辱下也含恨自盡了。

雷鋒成了孤兒。同鄉的親友們收留了他。

解放後雷鋒在工農業戰線上成為先進生產者、標兵、模範共青團員。

1960年1月雷鋒入伍當了人民解放軍。

從此,雷鋒處處以一名共產主義戰士要求自己,在部隊裏勤學苦練,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他時刻想著集體,關心他人。他艱苦樸素、熱愛人民、助人為樂的高貴品質成為人們學習的楷模。

為了給國家節約開支,他常常將舊手套洗幹淨再用,而不去領新的。連隊發夏裝,每人兩套,而他卻隻領一套。他出車運水泥,將漏撒的都掃起來,最後竟有一千多公斤上交給國家。他入黨後,每月領的幾元錢津貼除交黨費之外,都存起來。襪子破了一補再補,舍不得買雙新襪子,舍不得買一隻漱口杯。可是他卻將積存的200元錢贈給了望花區和平人民公社,支援國家建設。遼陽鬧水災,他又寄去了100元錢。

有人說:“雷鋒真傻!沒家沒業,何必苦熬自己,對自己那麼小氣,不值!”

雷鋒笑了笑說:“話不能這麼講,我要做一個有利於人民,有利於國家的人。如果說這就是‘傻子’,那我甘願做這樣的‘傻子’。”

星期日是許多人盼望的,到了這一天,可以好好休息休息,或幹些個人的事兒。可雷鋒的星期天卻大部分是在夥房裏或幫助別人做事中度過的。有一次,星期日一大早,他肚子隱隱作痛。明天還要出車,總這樣疼下去可不行。於是,他捂著肚子到衛生連去了。

從衛生連回來的路上,看到一個建築工地上勞動場麵熱火朝天。他聽到大喇叭裏廣播說:“運磚的同誌加油!磚快供不上了!”

雷鋒被工人同誌建設祖國的熱情感動了,他也為供不上磚著急起來。他忘了自己的病痛,跑進工地,抓起一輛小車幹了起來,他裝得多,跑得快,衣服都被汗水濕透了。

他的熱心和幹勁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女廣播員跑到雷鋒麵前,問:“喂,你是哪個單位的?叫什麼名字,我要寫篇稿子表揚表揚你。”雷鋒笑著說:“不用表揚。我是附近部隊的。”

人們都說:“雷鋒出差一千裏,好事做了一火車。”

1961年4月的一天,雷鋒乘火車去旅順。這天,火車上人特別多,服務員忙得不可開交。雷鋒想,自己是共產黨員,應該處處想到別人。於是,他幫助列車員維持秩序,送水、掃地,乘客們一片讚揚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