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次,雷鋒到丹東去出差,在沈陽車站換車的時候,檢票口有一群人,圍著一個婦女。那婦女說車票丟了。
雷鋒上前問:“大嫂,怎麼回事?”
那大嫂急得滿頭大汗,說:
“我從山東老家來,到吉林去看丈夫。不小心把車票丟了。補票,可我又,又沒錢——”
雷鋒看到那大嫂眼淚汪汪的,就安慰說:“老大嫂,來,跟我走。”
雷鋒把大嫂帶到售票處,用自己的津貼費補了一張車票,塞到大嫂手中,說:“快上車吧,大嫂!”
那大嫂感動得流著淚說:“同誌,你叫什麼名字?哪個部隊的?我永遠會記住你的名字的……”
雷鋒扶大嫂上了車,說:“我叫解放軍,住在中國。”
事隔不久,雷鋒在沈陽火車站遇到了一位老奶奶。老奶奶白發蒼蒼,背著個大包袱,拄根棍子,慢慢走著。看到老奶奶艱難的樣子,雷鋒走上前問:
“大娘,您老到哪兒去?”
老人喘著氣說:“俺從關裏來,到撫順去看兒子。”
雷鋒一聽跟自己同路,立即把老人的包袱接了過來,同時攙著老人,說:“正好,我也去撫順,我送您走。”
上了車,雷鋒為老人找了座位,自己卻站著。吃飯的時候,取出自己帶的麵包分給老人吃。
老人十分感動,說:“你可真是好人啊!俺兒子是工人,外出好幾年了。我沒有來過撫順,也不知怎麼走。”
雷鋒安慰老人說:“大娘,不用急,我陪您找。”
火車到站,雷鋒背起老人的包袱,攙扶著大娘走出車站,一邊走,一邊打聽,用了將近兩個小時,終於找到了大娘的兒子。
老人見到兒子,先不敘母子相見之情,而是說:“這位解放軍同誌真好啊!要不是他一路陪我,幫我尋找,娘不知哪年哪月才能見到你啊!”
1962年8月15日雷鋒因公犧牲。年僅22歲。
雷鋒在日記中有一段非常有名的話: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
雷鋒自覺把個人的前途命運與國家、民族、與社會主義的前途命運緊緊聯係在一起,處處以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為重。這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的愛國主義優良傳統美德在雷鋒身上的體現和全新的升華。
雷鋒這個光輝的名字和他崇高的精神品格,在曆史發展中始終煥發著光彩。人們越來越認識到雷鋒精神的價值,更加珍惜這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努力在實踐中學習和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