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蘇寧舍身救戰友
蘇寧,沈陽軍區某炮兵團參謀長,山西省孝義縣人。他出生於南京市一個革命軍人家庭。在1991年4月21日的一次軍事訓練中,為搶救戰友的生命,他臨危不懼,舍身排彈,身負重傷。雖經軍地醫護人員全力搶救,但終因傷勢過重,不幸於1991年4月29日在哈爾濱壯烈犧牲,年僅38歲。
蘇寧1981年結婚。婚後十年,蘇寧在炮團過了7個春節。蘇寧所在的炮團,離市中心自己的家約四十裏路。春節期間首長值班是輪流的。團級領導的家一般都在炮團駐地。蘇寧完全可以回市裏過年。但是,每逢大年三十,蘇寧卻把其他團領導攆回家去,自己值班。一次、二次,妻子全力支持;三次、四次,妻子不免提出要求:“明年春節一定要回家過。”“行。”他爽快地答應。可是,第五個、第六個、第七個春節,蘇寧仍然守在炮團首長值班室。妻子漸漸習慣了,索性帶著兒子把“合家歡”搬到了炮團。由此可知,遠在市區的父母、嶽父母兩家,與蘇寧一起過的節日就更是屈指可數了。
1984年,部隊準備精減整編。麵對幹部多、位置少的狀況,一些幹部不願上軍校學習。領導征求蘇寧的意見,問他是否願意去,蘇寧精神一振:“願意!”
有人提醒蘇寧:“你已經在副營級職位上幹了兩年,資格老,再過一年半就能提拔,上軍校不合算。”也有人說得更“明白”:“何苦呢。沒有文憑不是照樣可以提拔使用?上軍校將意味著丟位子、少票子、思妻子、苦孩子……”蘇寧說:“人不能患得患失。從長遠看,多學點知識對部隊建設有好處。”
蘇寧的選擇,充分表現了他獻身國防的遠大誌向和崇高理想。他先來到長沙幹部文化補習學校學習,一年後又轉入宣化炮兵指揮學院。剛入學時,他所在的班還有兩名學員是和他同期入伍的老同誌,都已是團職,而他還是個副營作訓股長。甚至還有不少比他入伍晚的學員,都比他職務高。每當同學們問起他職務偏低的原因時,他隻是淡淡地一笑說:“職務問題是組織上考慮的事,個人沒有什麼好說的。我認為工作應以貢獻為尺度,不能在職務上爭高低。”就這樣,蘇寧拋開一切雜念,開始了軍校的學習生活。他多才多藝,會彈琴、唱歌、寫詩,還愛好各種體育活動。而在軍校的三年裏,他幾乎把一切娛樂活動都取消了,積累著獻身國防現代化的本領。憑著不懈的努力,在掌握了大量軍事理論的基礎上,他在校期間撰寫了十餘篇論文。畢業時,他的20多門專業科目考試取得了平均80分以上的成績,畢業論文答辯會上被破例當場評為優秀論文。
1991年4月21日,蘇寧推開兩位戰友,抓起了那顆嗤嗤冒煙的手榴彈。一聲巨響,英雄走完了短促而偉大的生命裏程。蘇寧這驚天動地的壯舉,不是偶然的。凡遇到的生死關頭他都是這樣做的。
1978年,蘇寧擔任指揮連連長時遇到了一個驚險場麵。入伍一年的戰士戴厚平,實彈投擲時過分緊張,手榴彈沒甩出去,落在腳下。手足無措之際,蘇連長一個箭步衝上去,飛起一腳把險彈踢出掩體之外,隨後撲在小戴身上。“轟”的一聲巨響過後,二人抖抖土塊,從地上站了起來。被嚇呆了的小戴愣了半天,“哇”地一聲撲向了蘇連長。
北方的冬季滴水成冰。1989年11月的一個晚上,阿城市巨源鄉附近的一座涵洞橋上,一輛正在行駛的軍用240東風牽引車突然一歪,癱瘓在橋上。戰士們圍上去一看,天哪,好險!汽車的左前輪和左後輪懸空,斜躺在橋沿。橋下,冷颼颼,黑乎乎,十米之下,是被雪覆蓋的冰河。炮團實彈射擊的考核的路上,缺乏冬季駕駛經驗的司機小鄒就這樣捅了個“漏子。”小鄒等人向地方車輛求援,人家一看這種險情,吐吐舌頭誰也不敢幫忙。大家圍著這個紋絲不動的龐然大物,不知如何下手。正在這時,蘇寧參謀長和團長乘車急駛而來。察看了險情之後,決定采取三角同向牽引。誰把繩索接到車底呢!又是蘇寧,司機小鄒說啥也不讓。蘇寧說:“你在外麵凍了半天了,還是我來。”說完,小心翼翼地爬進車底。風大路滑,假如車體稍一滑動,後果將不堪設想……10分鍾,20分鍾,25分鍾,大家焦急地盯著車底,蘇寧終於鑽了出來。汽車牽引成功,幹部戰士們鬆了口氣。這時已是深夜11點。驚魂稍定的戰士們紛紛議論:“真是個了不起的首長!”
1990年5月20日下午,訓練場上進行著新兵共同科目結業考試的最後一項——手榴彈實投。一枚枚手榴彈在目標區開了花,新戰士們的自信心也隨之大大增強。突然,有兩枚手榴彈投出半天沒有響聲。大家的心一下子吊了起來。蘇寧鎮靜地走出來說:“是兩枚啞彈,我來把它引爆。”在場的軍醫和作訓參謀都出來阻擋,要求自己前去。蘇寧堅決地說:“別爭了,我去。”他接近啞彈一看,原來是拉火環沒有拉掉。他以熟練的動作套上拉火環,迅速撤至隱蔽處,“轟轟”兩聲巨響,啞彈排除了。大家把敬佩的目光投向了蘇寧參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