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寫在樹葉上的書

陶宗儀,浙江黃岩人,年輕時參加過鄉試(當時每三年在省城舉行的一次考試,考中的稱為“舉人”),因為沒有考中,回家就開始刻苦自學,鑽研學問。同時,他還到浙東一帶,找了許多有名望的人當老師,向他們學習寫作。

當時正是元朝末年,戰火紛飛,天下大亂。陶宗儀因為家裏實在太貧窮,隻好背井離鄉,到江蘇鬆江一帶去當教書先生。後來,他在鬆江南村買了幾畝地,於是就居住下來,一邊教書,一邊從事生產勞動。

每當陶宗儀去田裏幹農活時,他都習慣地把筆墨帶在身邊。幹活幹累了,他就坐在樹蔭下麵休息,一邊摘下樹上的葉子,把平時學習的心得體會或者平時耳聞目睹的重要事件,都記載在一片片樹葉上。寫完了,他就把樹葉隨手扔進一隻瓦罐裏。幹完農活回家前,他就把瓦罐埋在樹旁的泥土下麵。

就這樣,月複一月,年複一年,十年時光很快過去,陶宗儀寫滿字的樹葉足足裝滿了幾十隻瓦罐!後來,他把這些瓦罐全部挖出來,在學生幫助下,通過抄錄整理,編成了《南村輟耕錄》三十卷。在這部書中,琴棋書畫、字帖碑刻、語言文字、風土人情、曆代掌故等等,均有涉及,對於研究中國古代的曆史、經濟、文化等,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