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張聞天公而忘私

張聞天(1900—1976),曾化名洛甫、洛夫等,原江蘇南江(今上海市)人。張聞天生前曾是黨和國家的重要領導人之一,又是著名的翻譯家、作家和經濟理論家。為中國人民的革命和建設事業作出過重要貢獻。

“文化大革命”期間,張聞天受到誣陷,先後遣送到廣東肇慶和江蘇無錫。然而他始終無怨無恨,保持著一個共產黨人的律己寬人的修養和胸懷。

1974年2月,張聞天恢複組織生活,仍住在廣東肇慶。但這時他身體不好,冬天時身體怕冷,為了取暖方便,家裏為他購買了一隻電爐。電爐安裝好後,他立即打聽電工的安裝費用問題,要由自己來付安裝費。這時,工作人員告訴他說:

“不必了,由公家報銷吧!”

張聞天一聽不同意,說;

“私人的事,怎麼能讓公家出錢呢?這樣做不好,這是假公濟私。”

第二天,他特地給市委負責人寫了一封信,信中說:

“請你們把安裝電爐的費用告訴我,由我個人負責支付。今後每月應交電費也請通知我,以便按時交納。”

市委的同誌收到他的信,很受感動,隻好答應了他的請求。

張聞天平時生活十分節儉,從不奢侈浪費。經過幾十年的積蓄,加上平反後補發給他的工資,有了四萬元的存款。

在他逝世前一年,他的孩子從新疆來肇慶探望他。有位身邊的同誌知道他有一筆款子,勸他說:

“你的孩子在新疆生活很艱苦,千裏迢迢來看你,你補發的那些錢不給一點,將來留給誰呢?”

張聞天回答他說:

“這幾年我光吃閑飯,沒做什麼工作,很對不起黨,將來我要把這些錢作為黨費全部交給黨。”

1976年,張聞天在無錫病重。臨終前,他再三向夫人劉英交代說:

“我死後,請把我的錢全部交給黨,作為我交的最後一次黨費。”

夫人劉英默默地點點頭。

張聞天沒有聽見她的回話,吃力地用顫抖的手比劃著。見此情景,劉英禁不住淚水奪眶而出,忙說:

“放心吧,我一定會按你的話去做。”

張聞天這才點點頭。

7月1日,張聞天病逝。不久,他夫人劉英按照他的囑托,把他的四萬元存款,全部交給了黨組織作為黨費。

人們在懷念張聞天時,都無不為他這種不計個人恩怨,一心向著黨的偉大品格表示由衷地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