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任弼時克己奉公
任弼時(1904—1950),湖南湘陰縣人,曾任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委員和書記處書記。
任弼時一生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努力奮鬥,生活中勤儉樸素,克己奉公,從不為個人謀一點私利。
全國解放前夕,任弼時身患重病,不得已在家裏養病休息。他的住房不寬敞,又鄰近大街,很不適宜養病。組織上給他找了個較為舒適安靜的地方,建議他搬過去住。任弼時知道後說:
“那房子住著一個機關,而我是一個人,怎能牽動一個機關呢?當幹部的一絲一毫不能搞特殊!”
後來,組織上又給他找了一所房子,準備花錢修理。他知道後又製止說:
“現在國民經濟正在恢複發展時期,需要用錢的地方很多,還是把錢用到建設上去吧!”
就這樣,一直到他逝世,始終住在原來的房子裏。
任弼時不僅在住房上不願自己特殊,連平時生活上的小事也是如此。
他在北京養病時,經常到景山去散步。因身體不好,不能走遠路。一次,警衛員建議從較近的小門過景山公園。他答應了,但走到那裏一看,小門上搭拉著一根鐵絲,上麵掛著一塊“遊人止步”的牌子,他二話沒說就往回走。
警衛員勸他說可以進去。任弼時立即教育他說:
“這裏掛著牌子,說明公園有規定,這是他們的製度,我們決不能破壞!”
結果還是每天堅持走原路去景山。
任弼時不但嚴於律己,而且對子女的要求也十分嚴格。
還是在他轉戰陝北時,他的大女兒和二女兒,正好上初中和小學。每次敵人來了,都得跟著學校轉移,有時還要翻山越嶺。有的同誌見她們年紀小,出於對她倆的關心,準備把她倆送到中央機關大隊,跟著媽媽陳琮英一起走。任弼時堅決不同意。並說:
“讓她們鍛煉一下吧,不要把孩子養成革命的嬌子。”。
這樣,在轉戰陝北的一年多時間裏,任弼時的兩個女兒一直自己背著背包,和學校的老師一道徒步跋涉。
進了北京後,他平時經常教育孩子要愛護國家財產,節省開支。還教育家裏人不要浪費一度電、一滴水。孩子上學時,平時在學校吃飯,星期天回家也不讓她們吃小灶,而是讓他們到食堂買飯吃。他這樣做,為的是不讓孩子產生特殊感。他還對孩子說:
“吃了人民的小米,不能辜負人民對你們的希望。將來一定要為人民做事。”
任弼時因病逝世後,全國人民都深深地懷念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