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青少年的科學世界觀教育(3 / 3)

在社會轉型時期,人們在道德取向和價值觀念上呈現出多樣性的特征。這一特征表現在榮辱觀上,既有占主導地位的社會主義觀念,又有西方資本主義觀念的影響和滲透,還有舊社會遺留下來的封建主義思想殘餘。他們互相交織,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社會成員的思想觀念和行為選擇。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引導人們抵製封建主義、資本主義思想的侵蝕,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廣大幹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有效途徑和重要方麵。社會主義榮辱觀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高度概括。民族精神是我們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具有促進民族發展的強大功能。時代精神是當代中國人民精神風貌的集中體現,具有激發社會創造活力、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作用。

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有利於引導人們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激發創造活力,鼓舞廣大青少年刻苦學習,艱苦創業,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而奮鬥。

社會主義榮辱觀是一把衡量社會價值導向的標尺。社會風氣既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也是社會導向的集中體現。胡錦濤同誌提出的“八榮八恥”,是一把衡量社會價值導向的標尺,明確的告訴我們提倡什麼、反對什麼,堅持什麼、抵製什麼。

樹立良好社會風氣,關鍵在於知榮知恥,分清是非、善惡、美醜的界限,在於旗幟鮮明的堅持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大張旗鼓的批判腐朽、沒落、頹廢的社會現象,倡導社會主義基本道德規範,以社會主義榮辱觀來規範和約束每個人的言行。

青少年正處於身心成長發育階段,對很多界限的認識還沒有清醒的認識和固定的模式,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有助於他們明辨是非,揚善懲惡,有助於他們用先進的道德標準來自覺規範自己的言行。

(3)身體力行持之以恒的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要突出重點人群,尤其是青少年。青少年正處於身心成長時期,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

他們形成什麼樣的人生理想、什麼樣的道德習慣、什麼樣的行為方式,不但決定著他們的一生,而且決定著國家、民族的未來。所以,各種宣傳教育機構一定要突出青少年這個重點,根據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發展的特點,以及他們樂於接受新事物、對事物認識快、榮譽感強、愛憎分明等特點,積極引導、鼓勵,講清是非美醜,樹立明確標準,開展評比競賽,切實把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工作抓出成效。要將社會主義榮辱觀變為廣大青少年的自覺行為,貴在堅持。

思想道德建設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良好道德風尚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我們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鍥而不舍,常抓不懈。要把關注點放在與青少年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道德行為上,鼓勵他們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自覺遵守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基本要求。

要把道德實踐滲透到學習、工作、日常生活、人際交往中,讓他們在為集體爭榮譽、為他人送溫暖、為社會做奉獻的過程中,接受高尚道德的洗禮,提高道德自律的自覺性。良好的道德風尚一旦形成,就能讓每個社會成員都享受到道德建設的成果。要高度重視形成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有效機製。

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全社會的一件大事,是各級組織的重要職責,也是全體公民的共同任務。要通過廣大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形式,認真安排、部署,迅速在青少年中間掀起一個學習、宣傳、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活動熱潮。

一是要抓好學習,統一認識,要讓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學習走進課堂,走進學校,走進廣大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在潛移默化中統一大家的認識,劃清是非善惡的界限。

二是要抓好宣傳教育,利用報紙、電台、網絡等新聞媒體大張旗鼓的係統闡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科學內涵,深入報道學習教育活動的新典型、新發展、新成效和新經驗,做到“比有典型,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在青少年中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三是要組織好道德實踐活動,教育部門不但要把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作為各級各類學校德育課的重要內容,而且要貫穿於學校管理、社會實踐、課外活動等各個環節中。各類社會團體,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組織青少年開展各種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和主題實踐活動,讓青少年在豐富多彩的社會活動中加深對社會主義榮辱觀深刻內涵的認識和理解,從而養成良好的行為和道德規範。

四是要形成有利於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政策導向機製,要在青少年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在升學、畢業、評優評獎等各項活動中,在製定和執行各項政策中,充分體現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要求,特別要防止發生具體政策與榮辱觀的價值取向相背離的現象。要發揮規章製度對青少年道德行為的激勵約束作用,在各種規章製度、行為管理製度中體現社會主義道德原則,使“八榮八恥”的基本要求更好的滲透到青少年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