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火箭型號總設計師梁守槃

梁守槃,祖籍福建,1916年4月13日生於北京。1933年考入清華大學機械係,選定“自強不息”的校訓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大學畢業之後,他懷著“航空救國”的夢想到南昌的航空委員會任職,不久自費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留學,1940年獲航空工程碩士學位後回國。先在西南聯大任教,後到貴州大定航空發動機製造廠任設計課長。他懷著一腔愛國熱忱提出建議:“我們不要引進美國的,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來設計發動機,然後不斷提高技術指標,造出與美國一樣的飛機。”他很快設計出了一種飛機發動機,並請求投入試製,以裝備自己的飛機升空飛行。但當局卻以這個新設計的發動機不能保證比美國的強而不予批準投入生產。梁守槃憤然辭去課長職務,重返大學課堂,想圓“教育救國”之夢。但在舊中國總是找不到報國之路,不管“航空救國”也好,“教育救國”也好,都隻是夢想。

新中國成立後,由於國防建設的需要,梁守槃從浙江大學調到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開始施展報國才能。1956年組建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粱守槃又被點名調到五院參加新興的火箭事業。他成為錢學森麾下十個研究室的幹將之一,被任命為火箭發動機研究室主任,參與仿製蘇聯援助的P-2導彈的工作。他深知,當時在外國的封鎖下,得來的一點先進科學技術實屬不易,因而在蘇聯的有限援助下進行仿製意義重大,應該“先學楷書,後寫草書”,從仿製中增長自行設計的才幹。但在與蘇聯專家的合作中,他又深切感到如果不動腦子照搬,照葫蘆畫瓢,不僅會學不到真經,反而會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因而,梁守槃向設計人員提出了反設計的要求,從消化圖紙資料入手,按產品的技術指標要求,用已知公式開展設計,然後將自己的設計結果與導彈實物相比較,用以驗證理論與實際的一致,從而增長自行沒計的本領。這樣,在完成仿製任務之後,設計人員就能更加有信心進行獨立自主的設計了。

梁守槃作為中國第一種仿製導彈的總設計師,不迷信、不盲從外國人,對技術問題從實際出發,有自己的獨立見解。1960年,P-2導彈仿製完成,但在使用火箭燃料的問題上,梁守槃與蘇聯專家發生了分歧。蘇聯專家認為中國的液氧含可燃物質太多,使用時有爆炸的危險,但這時蘇聯正準備撤走專家,蘇方的燃料又遲遲不向中國供應,給發射造成困難。梁守槃想,為什麼就不能用本國生產的燃料呢?他一遍又一遍計算,查閱資料進行分析比較,發現蘇聯資料不準,沒有考慮到十幾噸液氧中含的雜質不會集中到一起氧化燃燒,因此完全可以用自製燃料代替蘇聯燃料。同年8月21日,蘇聯專家撤走不久後,梁守槃的意見被采納,第一枚P-2導彈采用國產液氧作氧化劑發射獲得成功。這是梁守槃第一次親身體驗到自力更生的勝利。

這次成功給了梁守槃以更大信心和力量。他後來在獨立設計大推力火箭發動機時,大膽提出了難度較大的離心泵並聯和使用偏二甲肼作燃料的設想,大大提高了比衝,成功研製了大推力火箭發動機。梁守槃先利用兩套渦輪泵造成不平衡條件,觀察它們在工作時能否自動達到平衡並聯狀態。試驗證明離心泵並聯可行,工作能協調平衡。然後他又主持調研,提出對偏二甲肼毒性的測定方案,以及防止人體中毒的措施。經過一年的反複試驗研究,找到了解毒的特效方法,同時完善了操作規程。後來實踐證明,這種偏二甲肼不僅可作大型火箭發動機的燃料,而且還可與煤油混合,代替一種用大量糧食提煉的混胺燃料,在火箭發動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梁守槃在設計更大推力的液體火箭發動機時,還提出過箭體直徑選擇最合適的範圍等許多建設性意見,其中還包括主張研製衝壓發動機,這些都顯示了他高超的技術功底和獨創精神。

1965年,梁守架被任命為七機部三院副院長,同時出任海防導彈武器係統總設計師,負責研製海防導彈的技術工作。他在主持設計一種名叫“海鷹”2號飛航式導彈的發動機時,提出了兩個大膽的設想:一是將原懸掛式箱體改為承力式箱體,並將彈翼固定在箱體上,這樣可以減輕結構質量,增加推進劑箱的容積;二是用上述辦法加大彈體剛度,增加彈身長度,從而加大射程。為了驗證這兩個設想,他和科技人員一起整整幹了兩個月,完成了試驗樣品。1966年12月,兄弟單位研製的“海鷹”1號導彈進行試驗,沿用了仿製時的發射架,結果前兩發打出去沒了蹤影。人們以為是因為天冷,雷達工作受到影響;但第二年5月又打了一發,還是失敗了。梁守槃在參加分析原因時,認為問題不在導彈本體上,而是在發射環節上。他在發射現場圍繞發射架轉了幾圈,若有所思地回到住處,拿起筆計算起來。根據計算結果,他認為導彈的發射架總長5米,導彈發射時,因為發射架過長,導彈離軌頭部上翹,尾部下沉,導彈在劇烈震動下使製導組件與彈體碰撞而損壞,這樣導彈發射出去自然就不能跟蹤到目標,隻能直線飛走了。後來他在自己主持研製的“海鷹”2號導彈進行試驗時,就建議把發射架鋸掉12米。有人不相信這麼簡單就把問題解決了;結果一試,果然成了,而且連射幾發都成功了。梁守槃說,我們的一些技術人員還是按照仿製的辦法,照本宣科地搞設計,加上缺乏經驗,自然走了彎路。人們都說,梁守槃總設計師是一個相信自己力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