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德育教學中學生人生觀的培養(2 / 2)

在數學教學中,有很多規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師口頭傳授是起不到很大的作用的,這時候我就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共同思考、總結。這樣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還可以培養他們團結合作的精神。

拿教學方法來說,我們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法,這種學習法共享一個觀念:學生們一起學習,既要為別人的學習負責,又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學生在既有利於自己又有利於他人前提下進行學習。在這種情景中,學生會意識到個人目標與小組目標之間是相互依賴的關係,隻有在小組其他成員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還可以從小讓他們養成嚴肅看待他人學習成績的好習慣。

通過教師生動活潑的語言,或者是通俗易懂的方法,給學生講解社會現象、國家大事,回答學生提出的普遍關心的問題,恰當地運用表情、語言的變化,把正確的思想觀點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陶冶和教育,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

創造真、善、美的道德氛圍

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還必須給學生創造一種追求真、善、美的道德氛圍。培養學生的良好素質,是學校各部門的共同職責。

思想道德素質不能僅靠德育部門去培養,科學文化素質也不能僅靠教育部門去培養。不要把德育處的工作和教導處的工作對立起來。讓學生學會做人,做一個有優良的綜合素質的人,是我們的共同目標。不要抱怨德育占去了學習時間,德育工作隻會使學生學習得更有成效。也不要抱怨教學部門把時間抓得緊緊的,文化課的學習畢竟是學校日常的主要工作,德育部門要主動爭取學校所有部門的密切配合,才能使我們的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利用有紀念意義的節日,如“七一”、“八一”、“十一”等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或者是利用假日帶領學生參觀、遊覽,組織紀念英雄人物、先輩、先烈的活動,還可以組織學生看一些優秀影片,學習雷鋒、焦玉祿、孔繁森、徐虎這樣的先進典型,教育、激勵、鼓舞學生要立正確的世界觀,使他們從實際中感受到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教師在德育中要起主導作用

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關係國家命運的大事,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任務就曆史地落到了教育工作者的身上,所以作為教師必須站在曆史的高度,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建設,做到“教書育人,為人師表”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加強自身的學習,提高自身的素養。

著名教育家斯霞曾說過:“要使學生的品德高尚,教師首先應該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各種德育活動都是由老師有目的、有步驟地提出來的,教師無疑在德育中起主導作用。可見,教師的形象在學生教育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所以,教師一定要增強自己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和社會、家庭緊密結合,齊抓共管,引導學生樹立共產主義的人生觀、價值觀,使青少年能夠沿著正確的方向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