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德育教學中學生人生觀的培養
素質教育注重人的根本質量的提高,要保證人的質量,不僅僅要使學生學好書本知識、社會知識、自然知識,更重要的是教育學生如何做人,做什麼樣的人,這對於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對於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德育在素質教育中占有主導地位。
處理好德育同智育的關係
正確地引導學生樹立人生觀、價值觀,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必須處理好德育同智育的關係。學校是培養人,教育人的場所,在學校裏傳授文化課的同時,還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我們必須改變以往的片麵追求升學率隻重視智育、輕視德育的舊思想、舊傳統。
讓學生從分數的奴隸中解放出來,真正變成學習的主人,使他們認識到學習知識的目的,是為了祖國建設,是為了國家的繁榮昌盛。這就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必須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結合教學內容有意識、有目的地通過各種途徑向學生進行愛祖國、愛人民、愛黨、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教育。
要注意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性開展活動。我們在要求學生遵循道德原則的同時,要注意區分學生的心理問題。不要什麼問題都拉到“道德”的高度去處理。
有些學生內向,敵對,是否和他從小的經曆有關?有的學生成績不好,老算錯數,老寫錯字,是否有認知障礙?有的同學偷同學東西,不能自控,是否有心理障礙?心理問題要遵循心理規律去解決。要通過個別談話,疏導,暗示,訓練等方法,幫助學生排除心理障礙,培養健康的心理。
如果不正確地引導極易走上犯罪的道路。所以說我們必須從基礎教育抓起,培養學生辯別是非、好壞、美醜的能力,使他們自覺地抵禦各種不正確思想的侵蝕。
把明理和導行結合起來
青少年正處於長身體、增知識的關鍵時期,由於年齡和生理條件的差異,心理發育還不健全、不穩定,意誌力、自製力較差,他們的人生觀、道德觀很不穩定,針對這些特點,我們教師要認真研究,總結出一套教育方法。
無論搞什麼活動,都要讓學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如教育學生要有“孝心”,先要通過動員報告,或演講、故事會、主題會等,讓他們明白為什麼要講“孝”道,應該怎麼做,讓他們行動起來。事後要通過家長、社會反饋,讓他們自己總結、體會。“明理”這一環很重要。不能滿足於表麵上的熱鬧。明白事理,使學生能積極投入活動;投入活動,又可以使學生更深刻地明白事理,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通過導行、實踐,學生對我們設定的目標將會領會得更深刻。
要從小事抓起,從一點一滴抓起,“千裏之行,始於足下”,要從小培養學生良好的文明習慣,不急躁冒進,使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學生身上紮下牢固的根基,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加強自身的約束能力。為培養共產主義人生觀、價值觀打下良好的基礎。
把學生實際和課堂教學結合起來
正確地引導學生樹立人生觀、價值觀,必須把學生實際和課堂教學緊密地結合起來。通過各科課堂教學,把思想道德教育和知識的傳授有機結合起來,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德育滲透。在教學過程中,我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