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中山君有感於禮

中山君是戰國時期一個小國的國君。一次,他為了拉攏士大夫,鞏固他的統治地位,便請在國都住的士大夫來參加宴會。

其中有個叫司馬子期的士大夫也應邀赴宴。酒過三巡,上羊肉湯了,每人一碗,唯獨到司馬子期坐前,羊肉湯沒有了。司馬子期坐在席間,覺得很難堪,於是大為惱怒,退席而走,投奔楚國,勸楚王討伐中山君,自己做他的向導。楚兵一到,中山君匆匆逃跑了。

在倉惶逃跑途中,有兩個手持武器的人,緊緊跟隨中山君左右,保護著他。中山君並不認識這兩個人,就問:“你是什麼人,為什麼要保護我呢?”

這兩個人回答說:“大王您還記得嗎?有一年夏天,麥子歉收,我們的父親餓得躺在大路旁的桑樹下邊,眼睛都睜不開,馬上就要死了。這時您從這兒路過,看到我們父親的慘狀,趕緊下車拿出一壺稀飯,很有禮貌地給父親喝了,父親才免於餓死。後來父親在臨終時囑咐我兄弟說:‘中山君救我一命,你們倆要記住,在中山君有難時,一定要以死守衛中山君。’我們倆要與您共患難啊。”

中山君聽完後,仰天歎息說:“給予人家的東西不論多少,主要是在他真正有困難的時候;失禮得罪人,怨恨不在深淺,在於使人傷心啊。我因為一碗羊肉湯失禮了,結果失掉了國家;因為一壺稀飯救了一個人,在危難之時得到了以死相報的兩個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