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板龍
板龍就是最早的草食性恐龍中的重要代表,其化石廣泛發現於西歐各地,在板龍出現以前,最大的草食類動物的身材也就像一頭豬那樣大。而板龍要比豬大得多,它的身體有一輛公共汽車那麼長。因為板龍骨架化石經常是被成群發現,許多古生物學家推測,這種恐龍有可能過著群居生活。
板龍的體形
板龍的身軀龐大,頸部細長,尾巴厚實有力。它的頭部細小而狹窄,口鼻部較厚,而且有很多牙齒,下頜上的鳥喙骨以及扁平的頜部關節能使咬合更有力,板龍的前肢短小,它的掌部有五個指頭,拇指有大爪,爪能自由活動,板龍很可能要用四肢行走,有時也直立行走,直立時高達4米,是三疊紀中最大的恐龍之一。
板龍的手骨
經古物學家研究板龍的手骨可以看出,板龍有五根每根長短不齊,外側的兩根較短,中間兩根較長,還有一根粗大的拇指,板龍的這根大拇指可以很容易向後彎曲。板龍的手指在行走時按在地上像腳趾,如果它想抓什麼東西,它就會彎曲自已的五根指頭,將它抓握。
板龍的生活
板龍有時候用四肢爬行,根據當時需要,它可以靠兩隻強壯的後肢直立起來並用前肢的五指來摘取食物,送進嘴裏,它的的牙齒和頜部不太適合咀嚼,所以它可能會吞下石頭,通過這些石頭把食物碾碎,才能被很好的吸收。而且板龍需要不斷遷徒去尋找食物。
板龍的近親
祿豐龍化石是1941年在我國雲南省祿豐縣的侏羅紀早期岩層中發現的,根據化石研究板龍與祿豐龍長極為相似。祿豐龍全長5.5米,站起來有2米高,脖子相當長,約為背長的80%,巨型祿豐龍的體形要比許氏祿豐龍大1/3,兩者同屬於一個類群,但祿豐龍用四足行走,能迅速而敏捷地脫離“虎口”。
板龍的站姿
在歐洲中部許多采石場的三疊紀晚期岩層裏,考古工作者先後挖掘出幾十具板龍的化石骨架。板龍的許多大腿骨完好無損,而且這些大腿骨經常是直立在岩層中的。這種不尋常的姿勢暗示,這些恐龍死的時候是站立著的,而且這種站立的姿勢在其死後還保持著,相對的板龍的骨骼也形成了化石。
恐龍名片
名稱:板龍
時期:三疊紀中期
外形:長4米
屬目:蜥臀目
分布:歐洲
2、大椎龍
大椎龍又稱為巨椎龍,一隻成年的大椎龍若靠兩條後肢站起來的話,頭部可以夠到雙層公共汽車的頂部。它的頭大頸長,外形小巧,四肢著地,也能後肢站立起來采食。前肢上的“手”很大,拇指上長著大而彎曲的爪,用以撿取食物。
大椎龍的外形
大椎龍的外形輕巧,它的頭小,胸部較淺,尾巴細長,四肢也瘦長。就整個身體而言,大椎龍的頭部和頜顯得很小。它的前肢結實,指間距離也比較寬,拇指上爪特別大,可以彎曲,大椎龍經常以四足行走,並且在行走時的姿勢可能是抬著頭,尾巴與身體保持平衡。
大椎龍的頜部
大椎龍的上頜是突起的,這可能表示在下頜骨末端的嘴喙部位是皮質的,而大椎龍的下頜像板龍一樣有一個鳥喙骨隆突。這個鳥喙骨隆突比板龍的要淺平一些,但也能夠控製下頜的肌肉。大椎龍的頜部關節在上排牙齒的後方,這的牙齒很小,可以咬碎樹葉,但咀嚼功能卻不強,此外,大椎龍上下頜都長著血管孔可以讓血管通過,這表明它長有臉頰。
大椎龍的生活方式
大椎龍是陸地上最早出現食植恐龍之一。它依靠兩條後肢直立,能夠到大樹頂替的嫩芽的樹葉。在它的肋骨部位找到了一些小卵石,古生物學家們估計這是大椎龍用來幫助它的胃中消化食物的,而且根椐化石的發現地點可以得知,它既可以生活在森林茂密的北美衝積平原上,也可以生活在非洲南部大地上。
大椎龍的探親
2.3億年-1.78億年前,科學家發現了最早的食草恐龍--原蜥腳類恐龍。1979年,在阿根廷了發現了鼠龍的幼龍化石,它的頭,眼睛和四肢與身體相比都顯得很大,幼龍的化石隻有20厘米長,大小與貓相仿,但由於未發現成年鼠龍化石,所以有的古生物學家認為這些化石也可能是某種已知恐龍的幼體,如果這種說法成立的話,那它所屬的這類恐龍就可能不是最小的恐龍,這一說法有待考征。
大椎龍的食性
古生物學家經長期研究其化石提出,大椎龍和其他類似的原蜥腳類恐龍也是肉食性恐龍。這是因為大椎龍具有高而堅固的前排牙齒。且它的牙冠有鋸齒邊緣,還有古生物學家認為大椎龍應是雜食性恐龍,它用前麵的牙齒撕咬肉類,而用後方的牙齒可以咀嚼植物。
恐龍名片
名稱:大椎龍
時期:侏羅紀早期
外形:長6米
屬目:蜥臀目
分布:北美:美國非洲:津巴布韋,納米比亞
3、近蜥龍
近蜥龍,又被稱譯為安琪龍。近蜥龍的體長隻比人類的身高稍長一點,通常以四肢來支撐身體的重量。它的化石於1818年被發現,直到1885年,古生物學家才認識到它是一種恐龍的形態。
近蜥龍的外形
近蜥龍的腦袋近似三角形,鼻腔細長,一個細長的鼻腔,牙齒呈鑽石形,近蜥龍的脖子、身體和尾巴都較長,它的前肢掌上長著帶有大爪子能彎曲的大拇指,其上的爪了很可能用來挖掘植物的地下根莖,近蜥龍的前肢長度隻有後肢長度1/3,平時大部分時間裏用四足的行走,但是能夠靠後肢站立以便夠著食物。
近蜥龍的頭部
近蜥龍的頭部,但摘取植物時需要靠後肢站立,而且頭頂和板龍等恐龍的頭頂相比要扁平。近蜥龍的前額部分的斜麵也相對較為平緩,它的上下頜長滿了牙齒,目前,關於近蜥龍是否存在臉頰還有爭議:有的古生物學家認為近蜥龍不存在臉頰,這樣才不會防礙它攝取和大口吞食食物;而認為近蜥龍存在臉頰的主要證據來源於解剖學,臉頰的存在方便近蜥龍留住食物進行咀嚼。
近晰龍的生活行走
在侏羅紀早期,近蜥龍生活的地區氣候溫暖,它在湖邊活動並尋找食物。通過足跡化石可以得知,當時與近蜥龍生活在同一個區域的有獸腳類恐龍,近蜥龍一旦遇到它們,它可能就會依靠後肢急忙走開,或用大爪攻擊對方。
近蜥龍的方式
這種恐龍通常都是以四肢行走,身體前傾,頸部和頭部,靠前肢支撐,而且它在四足行走,會把前肢拇指的爪提起,以免與地麵摩擦受損。有時,近蜥龍也會以兩足行走。結構堅實的骨盆將身體前端的重量轉移到後肢和尾巴部分,以三角架的形式支撐身體。
近蜥龍的化石
1818年,人們在美國康乃狄克州發現了一具化石,到1912年被確認為近蜥龍的化石。依據這具化石可以看出,近蜥龍的背部脊椎和肋骨都比較細長,它的後肢腳趾也很長。
恐龍名片
名稱:近蜥龍
時期:侏羅紀早期
外形:長2.4米,重270千克
屬目:蜥腳類
分布:北美:美國非洲:南非亞洲:中國
4、鯨龍
鯨龍是在1841年被歐洲古生物學歐文命名的蜥腳類恐龍。但經過研究卻發現,鯨龍是陸棲動物,體重相當於四五頭成年亞洲象,它的體重大多分布在四肢和脊骨處。
鯨龍的體形
鯨龍身材極其龐大,粗壯的四肢支撐,大腿骨約有兩米長,它的前後肢幾乎一樣長,其背部基本保持水平狀態,這點與之前的那些蜥腳類恐龍是不相同的,以前的蜥腳類恐龍前肢一般都比後肢短。目前還未發現完整的鯨龍骨化石,隻找到一些牙齒化石,據古生物學家推測,鯨龍的頭部可能比較小,它的牙齒也可能像耙子一樣,用來夠到植物的葉子。
鯨龍的脊骨
鯨龍的脊骨幾乎是實心的,但是其脊骨上許多海綿狀的孔洞,和鯨類有些相似,經不斷進化,蜥腳類恐龍的脊椎骨逐漸變成中空的,以減輕體重,鯨龍的脊骨與後期的腕龍等蜥腳類恐龍相比較,就顯得更加結實厚重,而且鯨龍的脊骨在其中樞椎體中還存在一些沒有用處的部分,神經棘和椎骨關節沒有腕龍的長。
鯨龍的生活方式
鯨龍生活在中生代海濱低地,在當時這片海域主要分布在現在的英國,它主要以樹葉和一些低矮植物為食,他們也和大多數草食性恐龍一樣,它也不會咀嚼食物,一般都將植物直接吞咽下去,鯨龍的頸部並不靈活,它可以在3米的弧線範圍內左右擺動,這樣,鯨龍隻可以低頭喝水,或是啃食蕨類葉片和小型的多葉樹木。因為沒有發現鯨龍的頭骨化石。所以現在還無法確定他是如何進食的。
鯨龍的近親
1977年發現了第一塊蜀龍化石,經研究發現它生活在侏羅紀中期。身體長12米,高達3.5米,頭中等大小,脖子較短,牙齒呈釘耙狀,邊緣沒有鋸齒,以低矮樹上的嫩枝葉為食,蜀龍的前肢略長,後肢粗壯。蜀龍身體非常笨重,行動緩慢,為防禦敵人,它尾部的最後四個尾椎逐漸進化成棍棒狀結構,並以此為武器,當肉食性恐龍向它發動攻擊時,它立即揮舞尾巴,將敵人嚇跑,即使和敵人對決起來,它的尾巴也是很有威力的。
似鯨龍
似鯨龍與鯨龍非常相似,1927年由古生物學家命名,這種恐龍生活在侏羅紀晚期的英國南部和瑞士,它和鯨龍同屬於蜥腳類恐龍,體長約有15米,它和鯨龍一樣都屬於蜥腳類恐龍。
恐龍名片
名稱:鯨龍
時期:侏羅紀末期
外形:長14-18米、重26噸
屬目:蜥腳類
分布:非洲北部歐洲:英國
5、梁龍
梁龍的身體比一個網球場還要長,以前人們認為是世界上最長的恐龍,但它的體重卻不是最重的,隻有兩頭成年亞洲大象相仿。原來,梁龍的骨頭非常特殊,不但骨頭裏邊是空心的,而且還很輕。梁龍屬於草食性的恐龍。
梁龍的體形
梁龍的脖子很長,可是腦袋很小,臉部較長,它的鼻孔很奇特,長在眼眶的上方,嘴的前部長著扁平的牙齒,側麵和後部則沒牙齒,吃東西的時候不咀嚼,而是將食物直接吞下去,梁龍的四肢像柱子一樣,前肢較短,後肢較長,所以臀部高於前肩;掌部都有五個指(趾)。梁龍的尾巴甚至比脖子還長,並且逐漸向末端變細,從而形成容易彎曲的鞭子狀結構。
梁龍的生活方式
梁龍以樹蕨、蘇鐵、銀杏,鬆柏等高大植物的枝葉為食,有時也吃低矮的蕨類和其他植物。古生物學家們認為,梁龍獲取食物時,將身體直立,以後肢和尾巴形成三角架支撐,以便觸及樹梢,由於梁龍沒有用來咀嚼食物的後排牙齒,葉子通過腸子,到達盲腸裏的細菌完成對食物的消化過程。足跡化石證明梁龍總是在耗盡某個地區的食物後,便遷徒到新的地方。為了生存梁龍耗盡某個地區的食物這後就要轉移到新的地方去尋找食物。
梁龍的結構
到目前功為止,已發現的最長的完整恐龍骨架是梁龍的。梁龍的身體被一串相互連接的中軸骨骼支撐著,稱為脊椎骨。它的脖子由15塊頸部脊椎骨組成,胸部和背部有10塊背部脊椎骨,而尾巴大約有70塊尾部脊椎骨。梁龍的尾部中段每節尾部下壓觸地將身體撐起時,這種“雙梁”構造可用以保護尾部血管。
梁龍的近親
地震龍發現於美國新墨西哥州侏羅紀晚期的岩層中,它體長可能達34米,重達30噸。地震龍的外表與梁龍十分相像,都長著脖子,小腦袋,以及一條細長的尾巴,鼻孔長在頭頂上;它嘴的前部有扁平的圓形牙齒,後部沒有牙齒,前肢比後肢短一些。它們連吃東西的方式幾乎都是一樣的,梁龍的另一位親戚重型龍外形也與它很相近,隻是重型龍的長頸部要長1/3。它頸部脊椎骨每節大幅廷長,因此長頸可觸及相當遠的地點。
梁龍的自衛武器
雖然梁龍是草食性動物,且行動緩慢,但這並不表示它麵對敵人時束手無策。它用尾巴來鞭打敵人,迫使進攻者後退,梁龍還可能用後肢站立,用尾巴支持部分體重,騰出巨大的前肢來自衛,梁龍前肢內側指上有一個巨大而彎曲的爪,那可是它鋒利的自衛武器。
恐龍名片
名稱:梁龍
時期:侏羅紀末期
外形:長27米、重12噸
屬目:蜥腳類
分布:北美:英國
6、圓頂龍
北美最著名的恐龍之一,就是生活在侏羅紀末期的圓頂龍,它生活在廣闊平原上,以植物為食,圓頂龍代表了蜥腳類的一個演化支係,它已是一種較為進步的蜥腳類,體形比較大,而且在骨骼上已演化出協調巨大體溫的表重的結構。圓頂龍的脖子和尾巴要比巨型頸恐龍的短的多,看起來也相對敦實。
圓頂龍的體形
圓頂龍的體形不像其他長頸恐龍,它的腦袋既大又厚實,鼻子是扁的,它的牙齒長得像鑽石一樣,當磨損壞了時,也不必擔心,因為不久就會長出新的牙齒來,它的脖子比其他蜥腳類恐龍要短很多。圓頂龍就是用樹幹般的四肢來支撐它全身的重量的,其前肢比後肢略短,掌部都長有五個指(趾),在前肢掌部還長著一個長而彎曲的爪,它就靠這對長爪來保護自已。
圓頂龍的骨架
圓頂龍頭骨又厚又短,而且還很大,其細長的頸椎骨同為數不少的頸部脊椎關節銜接起來。脊椎骨的中間是空腔,這樣就大大減輕了圓頂龍的體重也減薄了四肢的壓力,它的四肢骨架十分健壯,足以支撐全身的重量。它的肱骨與股骨的長度差不多,圓頂龍有50節左右短的尾部脊椎關節,它尾部脊椎特點是具有分叉骨骼,這些分叉骨骼又被稱為“人字骨”,它們保護著位於中樞下方的血管,每根骨骼的長下棘為肌肉提供了附著的地方。
圓頂龍的生活方式
圓頂龍以植物為食,它可能吃低矮處的枝葉,把更高處的留給其他身材更高大的恐龍,由於它們身體龐大消耗極大所以,它們每天必須吃足夠的食物來補充能量,而是將整片葉子吞下,它有一個非常強大的消化係統,還會吞下砂石來幫助消化胃裏的一些堅硬的植物。圓頂龍習慣過群居生活,並且還會照看自已的孩子。為了尋找食物,它們會經常遷移。
圓頂龍的頭部
圓頂龍的頭骨較大,有渾圓的頭頂,它的頭顱具有骨質支柱和窗口般的開孔,據推測它們可能不太聰明,那是因為他們頭骨裏的大腦非常小,所以它可能不太聰明,在它深陷的眼眶前部,長著兩隻巨大的鼻孔,聳在頭頂上,這說明它的嗅覺可能極為靈敏,有助於躲避危險,其眼眶後部還有一個大洞,是用來容納頜部肌肉的顳顬。圓頂龍的嘴部短鈍,嘴裏的牙齒排列得較密。
圓頂龍的化石
古生物學家在美國曾發現豐富的圓頂龍化石,有保存非常完好的個體,發現了一具長約6米,骨架完好的小個體好像一匹飛騰的駿馬。有一具長約6米的小個體,骨架完好如初,其埋藏時的姿態,就像一隻奔騰的駿馬。從這具精美的化石標本上,人們了解到了它生長發育引起的體態變化,恐龍的幼體較之於成體,頭骨按比例更大,眼眶尤其明顯,脖子相對較短,多數骨骼上的骨縫沒有愈合,這些變化在現生動物的生長發育過程中也同樣可以觀察到。
恐龍名片
名稱:圓頂龍
時期:侏羅紀末期
外形:長18米、重20噸
屬目:蜥腳類
分布:北美:美國
7、雷龍
雷龍是一種草食性大型恐龍,頭部較小,頸部和尾巴很長。它們一度是蜥腳類恐龍中生活得最為成功的一群,但在6500萬年前的物種大滅絕中同其他恐龍一起消失了。雷龍是1877年由古生物學家馬什命名的,它的分布極其廣泛,目前除南極洲以外的各大洲都有它的化石出土。
雷龍的外形
雷龍的脖子大約有6米長,基本與軀體長度相等,其尾巴更是長達9米。雷龍的四肢有如今天的大象一般(當然還要大得多)腳掌的麵積約有一把完全張開的傘大小,由於雷龍身體的後半部比前半部高,後肢也相對更有力,古生物學家相信它可能有能力利用後肢站立,以彌補在身高上的不足,另外,也有專家認為它會低下頭,攝食地麵上的低矮食物。
雷龍的骨骼
雷龍的頭骨細小而且扁平,上下頜長著木栓狀的牙齒,不過完整的雷龍頭骨是在2001年被發現的,這個時候它已被命名了將近100年。雷龍的頸部脊椎和四肢骨骼都比較厚實也更加重,它的指骨中隻有拇指上才有爪子,指尖端的彎曲骨骼是角質大爪的核心,以前古生物學愛認為雷龍有兩個或三個大爪的說法是不準確的。除了以上特點之外,雷龍的尾部脊椎骨結構和梁龍等長尾巴恐龍差不多。
雷龍的化石
雷龍骨骼脆弱,難以留下化石紀錄,所以迄今發現的雷龍化石都非常零碎,頭骨化石尤其稀少,以至於很長時間內,古生物學家都用圓頂龍的頭部代替雷龍頭部,直到2001年,人們在非洲的馬達加斯加西北部一個采石場的砂岩中發掘出了的一具恐龍化石,它是目前為止出土的最完整的雷龍化石,它包含了一整個頭骨及絕大部分其他骨骼,它使得學術界學術界關於雷龍頭部特征的爭論有了結果。根據它可以推斷出,雷龍的頭部形狀與馬的頭部類似,鼻孔位於頭部的前方,而不是像有些學者認為的,頭部像牛羊,鼻孔位於兩側。
雷龍的名稱變化
雷龍又稱為迷惑龍,最初,人們發現了一個非常大的恐龍脛骨,這令當時的研究者十分迷惑,之後,另一群研究者發現了幾個零碎的恐龍骨骼化石,推測這個恐龍體形巨大,行進時可能如雷聲隆隆,故取名雷龍不過後來經鑒定兩者為同一種生物,依據古生物學的命名權優先原則,迷惑龍命名先,所以雷龍的學名就以”Aparosaurus”為有效名。
雷龍的生活形態
雷龍的主要食物是羊齒類和蘇鐵類植物,它們會把所有食物鯨吞,幾乎完全不經咀嚼地直接關到胃裏。一群龐大的雷龍可以在短短的幾天內摧毀一個樹林。不過,那時候的主要植物生長速度非常快,體形龐大的雷龍因為有充足的食物和暖和的天氣,在北美洲的大地上迅速繁衍,成為了侏羅紀末期北美洲草食性恐龍的主流物種,雷龍還是一種群體活動物恐龍,經常進行極其壯觀的大遷徙,這一證據主要來自今天所發現過的雷龍群體活動的腳印。
恐龍名片
名稱:雷龍
時期:侏羅紀末期
外形:長21米、重2.5噸
屬目:蜥腳類
分布:北美:美國
8、馬門溪龍
馬門溪龍的長度和一個網球場一樣長,它的脖子也是已知脖子最長的動物,有了這一優勢,馬門溪一點都不會為吃而犯難,它像輕鬆地就能到高處的樹葉,由於它的這條長脖子使馬門溪的身形顯得非常苗條,而從整個身軀來看,它27噸的體重是不顯“發福”的。
馬門溪龍的體形
馬門溪龍雖然頭骨輕巧、頭骨孔卻很發達,鼻孔側位,牙齒呈勺狀,下頜瘦長為主要特征,從外形上看,四肢著地時的馬門溪龍,活像一座巨大拱橋。四肢就像橋墩,支撐柱子般著全身的重量,長長的尾巴和頸部就像一頭接地一頭上山的引橋,很不可思議的是馬門溪的腦袋小的還不如它的一塊脊椎骨大,但馬門溪龍的眼眶內具有鞏膜環,可以調節光線,由此古生物學家估計,它的視力很好,可以洞察大範圍內的食物和敵害等情況,從而提高了對外界的感知能力,這對其生存是極其有利的。
馬門溪龍的頸部
馬門溪龍從身體全長度為22米,其中有11米是它的脖子長度幾乎占全身的一半,是恐龍中脖子最長的,頸椎骨最多的,它的脖子由長長的,相互疊壓在一起的頸椎支撐著,因為它轉動起來不靈活,它脖子上的肌肉相當強壯,支撐著它那像蛇一樣的小腦袋不用太大的力氣的,在恐龍中,馬門溪的頸椎骨是最多的,它的頸部脊椎骨數目多達19塊,比其他任何一種長脖子的蜥腳類恐龍的頸部脊椎骨都多。
馬門溪龍的生活方式
以前,有些古生物學家認為馬門溪龍站在湖裏,頸部浮在水上,以周圍水生植物柔軟的葉子為食,但現大的古生物學家普遍認為在1.45億年前,馬門溪龍生活的地區到處生長著紅木和紅杉樹,經研究腳印化石推測成群結隊的馬門溪龍穿越森林時,用它們小的,釘狀的牙齒啃吃樹葉。由於他們的脖子較長,所以他們會吃別的恐龍夠不著的樹頂的嫩枝,馬門溪龍四足行走,它那又細又長的尾巴拖在身後,在交配季節,或遇到對手時,它們的尾巴會派上用場,他們會用它那細長的尾巴,相互攻擊。
馬門溪龍的對手
根據古生物學家的推測,永川龍和馬門溪龍生活在同一時代同一地區,它是一種大型肉食性恐龍,全長約10米,站立時高4米,它的頭,略呈三角形,嘴裏長滿了匕首般鋒利的牙齒,它的脖子較短,但尾巴很長,站立時與後肢成三角形,可以用來支撐身體,奔跑時,翹起的尾巴保持身體平衡。其前肢很靈活,指上長著又彎又尖的利爪,後肢又長又粗壯,也生有三趾,永川龍常出沒於叢林、湖濱,行為可能像今天的豹子和老虎。
馬門溪龍的命名
我國第一具馬門溪龍化石於1952年發現,當時在四川宜賓的馬鳴溪渡口旁發現了一具保存不是十分完整的蜥腳類恐龍化石,中國古脊椎動物學家楊教授是以發現地將其命名為馬鳴溪龍。由於楊教授是陝西人,說話有些地方口音,在就馬鳴溪的時候別人誤聽為馬門溪,於是,在後來的文字記錄中馬門溪龍便取代了馬鳴溪龍。
恐龍名片
名稱:馬門溪龍
時期:侏羅紀末期
外形:長22米、重27噸
屬目:蜥腳類
分布:亞洲:中國
9、腕龍
腕龍是地球上出現過的最大也是最重的恐龍之一,它前肢巨大,脖子酷似長頸鹿的脖子。目前,它是當時有完整骨架的恐龍最高的一個,它是最高的。腕龍可以像起重機一樣伸長脖子,從四層樓高的大樹上扯下樹葉,或低頭用鑿子一樣的牙齒撕碎低矮的蕨類植物。
腕龍的外形
腕龍的腦袋特別小,因此不太聰明,它的鼻子就是長在頭頂上的丘狀突起物。腕龍的長脖子能夠使它夠著高處的樹梢,吃到其他恐龍無法吃到樹葉,腕龍走路時四肢著地,前後肢掌部都有五個指(趾),每隻前肢中的一個指和每隻後肢中的三個趾上都生有爪子,一些腕龍有四層樓那麼高,它前肢長於後肢體重相當於五頭非洲大象,一個成年人的高度隻能夠到這種龐然大物的膝蓋。
腕龍的身材
靠椎柱子般的四肢來支撐身體,肩膀離地大約5.8米,它頭部抬起時離地麵大約有12米,隻有前肢比較長才能地幫助它支前肢高大,肩部聳起,整個和身體沿肩部向後傾斜,像這樣的情況還有當今的長頸鹿。
腕龍的構造
腕龍全身的骨骼有圓頂的高顱骨、13節頸部脊椎骨、11或12節背部脊椎骨以及由5節尾部脊椎骨愈合相連的臀部,此外,長脖子的腕龍雖然可以覓食高處的樹葉,但有些古生物家認為它不會讓腦袋抬得太久,因為那將造成血液輸送困難,除非它有一個巨大,強健的心髒,不斷將血液通過其頸部輸入它的小腦,一些古生物學家甚至認為它也許有好幾個心髒來將血液輸遍它龐大的身體。
腕龍的生活方式
經古生物學家研究腕龍的糞便化石得知它的一次的糞便就有1米多高由此可以推測它的食量也一定相當大,否則它龐大的身軀就無法支撐。
亞洲大象每天能吃大約150千克的食物,腕龍大約每天能吃1500千克,是其食量的10倍。它們可能每天都成群結隊尋找新的生存地。
腕龍的“母親”
看來小腕龍的媽媽確實有點自私和不負責任。
雌性腕龍不太會照顧自己的孩子,它在產恐龍蛋的時候從來不做窩,再加上腕龍需要不斷遷徙找新的食物,所以腕龍都是一邊走一邊生的,於是這些恐龍蛋就形成了長長的一條線,當小腕龍出生後,大腕龍可能已經遷移到其他的地方去了,或者他們根本就不知道它們的孩子已經出生,也就更不會照顧自己的孩子了。
恐龍名片
名稱:腕龍
時期:侏羅紀到白堊紀中期
外形:長25米、重30-50噸
屬目:蜥臀目
分布:北美:美國歐洲:葡萄牙
10、薩爾塔龍
蜥腳類恐龍在白堊紀早期就陸續衰退了,但發現於南美洲的薩爾塔龍由於南半球的環境條件變化不大,而成為少有的幸存者。薩爾塔龍的外形像雷龍,個體較小,身長僅比一輛公共汽化長一點。它生活在陸地上,偶爾也像今天的大象那樣喜歡在水中盡情遊戲。
薩爾塔龍的體形
薩爾塔龍有的四肢短粗,尾巴細至末梢呈鞭狀,背部和體側皮肢還長有骨質甲板,它全長12米,髖部離地麵約3米。薩爾塔龍的頭部和腕龍的相似,古生物學家認為頸腱的存在可能使它無法把頭抬高到肩部以上,它的肩部有甲胃保護,所以不必時刻擔心會有天敵攻擊,它尾部肌肉發達,能緊鎖尾椎骨骼,它抬起身體時尾巴可以幫助采食並支撐身體。
薩爾塔龍的皮肢
薩爾塔龍的皮肢印記化石是在1980年發現的,隻有鳥臀目恐龍才具有堅甲的說法。薩爾塔龍的體表麵散分布著圓形的,大小如拳頭差不多的骨質,甲板,在各甲板的中間還長著,許多非常堅硬的形狀似小紐扣的飾物,它們排列緊密,是恐龍甲的組成部分,有這些飾物,恐龍表皮更堅韌了,更增強了薩爾塔龍的自我保護能力。
薩爾塔龍的頭骨
以前古生物學家一直沒有找到塔爾塔龍的頭骨直到1996年被古生物學家馬丁內茲意外發現它的完整頭骨,才始我們識破它的“真相”。通過對這個頭骨的研究,古生物學家們發現薩爾塔龍的鼻孔長在雙眼上方的高處,而口鼻部則顯得長而低矮,上下頜都長滿了長牙,古生物學家們通過對類似梁龍釘狀牙的薩爾塔龍牙齒化石的分析研究,認為它的頭部低矮,應該和梁龍長得極為相似。
薩爾塔龍的生活方式
薩爾塔龍的脖子較長,所以他經常夠植物頂端的嫩枝葉,它的腰部強健後肢有力,有時也會後肢站立,取食更高處的食物。薩爾塔龍的身體比其他大型蜥腳類恐龍要小,也許更容易受到大型肉食性恐龍的傷害,不過,它的護甲倒是可以幫它的大忙。
薩爾塔龍的遷徙
不知為什麼生活在白堊紀末期的薩爾塔龍,從北美洲遷徒,並在那裏生存了下來,而那時北美洲的蜥腳類卻早已滅亡了。經古生物學家推測,這可能是因為在當時南北美洲兩塊大陸之間已經有了海洋的屏障,北美洲的蜥腳類與同期的鳥腳類恐龍競爭時,無法戰勝對手或者說北美洲的植物並非蜥腳類恐龍的食物。
恐龍名片
名稱:薩爾塔龍
時期:白堊紀末期
外形:12米
屬目:蜥腳類
分布:北美:阿根廷,烏拉圭
11、始盜龍
目前發現最古老的恐龍是始盜龍,它是肉食性恐龍,大小和小狗差不多。由於它生存年代非常早,要比其他陸生生物具有明顯的優勢,仿佛是一個突如其來的強盜,所以,古生物學家們把它命名為“黎明的掠奪者”--“始盜龍”。它的發現把最古老的恐龍出現年代又向前推了近一千萬年。
始盜龍的體形
始盜龍的個頭很小,後肢比較粗壯,前肢則比較短小。始盜龍長有尖爪利齒,爪的形狀如同鷹爪,根據始盜龍的骨骼化石,我們可以看出它是一種主要依靠後肢兩足行走的獸腳類肉食性恐龍。但是其第五根趾頭已經退化,變得非常小了,站立時主要依靠它腳掌中間的三根腳趾來支撐它全身的重量,它的第一根腳趾隻是在行進起到一些輔助支撐的作用。
始盜龍的牙齒
始盜龍的頜部前方牙齒呈草食性恐龍的特征,頜部後方牙齒則是鋸齒形結構,為典型的肉食性恐龍特征,古生物學家認為,恐龍原本應刻是一類雜食性動物,始盜龍的牙齒後麵長有像帶槽的牛排刀子。經過長期進化才可能分化為草食性和肉食性兩種。與其他的肉食恐龍相似,但是前麵特征表明,始盜龍很可能既吃植物又吃肉。
始盜龍的生活形態
從始盜龍的前肢化石,我們可以推測,它有能力捕抓同它體形差不多大小的獵物,始盜龍因為身形輕盈矯健能夠進行急速獵殺,所以它的食譜肯定不僅僅限於小型爬行動物,說不定還包括哺乳類動物的祖先。
始盜龍的發現
始盜龍的發現純屬偶然,它是古生物學家保羅·塞雷那、費爾南多。1993年魯巴以及他的學生們偶然發現了近乎完成的始盜龍的頭骨化石。經挖掘小組的再次很快挖掘,他們發現了一具很完整的恐龍骨骼,而且這種骨骼是從未出現過的,經古生物學家鑒定,這具化石骨架被認為是迄今為止最古老的恐龍化石,這次發現意義重大,它將恐龍的出現年代大大提前了。
恐龍之鄉
始盜龍的化石就是在這裏被發現的。月穀位於安第斯山脈的東側,阿根廷的西北部,19世紀後半葉,德國的地質學家首先發現了月穀。隨後,經世界各國的專家調查,發現了眾多在其他大陸上早已消失殆盡的恐龍種類的化石,還挖掘出了各種形狀奇特的恐龍化石。
恐龍名片
名稱:始盜龍
時期:三疊紀晚期
外形:長1米、重11千克
屬目:獸腳類
分布:南美:阿根廷
12、埃雷拉龍
埃雷拉龍也是已知最古老的恐龍之一,他隻比始盜龍晚出現大多兩百萬年。它也是兩足肉食性恐龍,且連度非常快,它的身體比一頭大的鯊還長,雖然它不是身材最大的恐龍,但與當今的獅子老虎相比,那它可就是“大王”了。
埃雷拉龍的體形
埃雷拉龍牙齒銳利,前肢短小,不及後肢的1/2。每個前肢掌部的指上還長有利爪,而它的後肢是比後來的任何一種恐龍都要顯得原始,經古學家考察耳朵裏推損聽小骨並推測,這種恐龍聽覺極其敏銳,長長的爪子和長著鋒利牙齒的上下頜表明,它是令其他動物害怕的捕食獵手,直立的身姿則說明,在那個時候埃雷拉龍是靈活機敏,奔起迅速的恐龍之一。
埃雷拉龍的頭骨
埃雷拉龍長而低平的頭骨,鋸齒狀的銳利牙齒以及雙鉸頜部。它的頭部從頭頂往口鼻部逐漸變細,它的鼻孔非常大,埃雷拉龍的下頜骨處有個具有彈性的關節,這點與後來的某些獸腳類恐龍相似,當他的口張開時這個類節能使它的頜都由前並部分擴到後半部分更能夠牢牢地咬住獵物。現存的某些蜥蜴也有類似這樣的頭部結構,這樣有助於它們製服獵物,所以,當其他動物遇到埃雷拉龍時,最好的辦法就是逃跑,否則他們一定會成為埃雷拉龍的美食。
埃雷拉龍的生活形態
埃雷拉龍也是肉食性恐龍,比它小的恐龍或蜻蜓等昆蟲都會是他的食物,它經常到河邊去尋找獵物,它的尖銳的牙齒和鋒利的爪子都是極好的捕食工具,獲取獵物之後它為了避開其他掠食者他會迅猛離開,而小埃雷拉龍會以動物的屍體為食。
埃雷拉龍的近親
古生物學家在研究過埃雷拉龍的骨盆結構之後,還發現了另外一些恐龍,而他在巴西南部發現的十字龍等,而這些恐龍極有可能是埃雷拉龍的親屬。另外,美國亞利桑那州發現的欽迪龍也被認為和埃雷拉龍有親戚關係,這些都證實了恐龍同源說,因為有不少肉食性恐龍都和埃雷拉龍有相同之處,這些發現為古生學家猜測這些最早恐龍的樣貌提供了有利條件。
埃雷拉龍骨骼的出土
在一次偶然的情況下,一位叫埃雷拉的阿根廷農民發現了埃雷拉的第一塊化石,恐龍也因此而命名,到1988年才發現了具完整的埃雷拉龍化石這是既第一塊化石發現之後的30年才發現的。這次出土了一具較完整的埃雷拉龍骨骼化石,還有一些較零碎片。
恐龍名片
名稱:埃雷拉龍
時期:三疊紀末期
外形:長5米、重300千克
屬目:獸腳類
分布:南美:阿根廷
13、腔骨龍
腔骨龍生活在2.25億年前的北美洲,是一種小型的肉食性恐龍。從外形上推測,他與現今。瘦長的大型鳥類類似。它用短小的前肢攀爬、掠食,用強壯的後肢行走。它腔骨的骨頭是空心的所以行動性高。它捕食小而多肉的動物。
腔骨龍的外形
腔骨龍整個頭部狹小,像鸛鳥的一樣,嘴巴尖頜部長著牙齒。頸部呈S形,前肢相對較短,有三個帶爪的手指修長,有據推測它的皮膚上可能長有鱗片。腔骨的體形像鳥,但與鳥類的最大區別是,它有牙齒,掌都帶爪,它用後腿奔跑,體態輕盈,奔跑時前肢向胸部靠隆,尾巴則保持身體平衡。
腔骨龍的生活方式
腔骨龍是一種小型肉食性恐龍。它的骨骼輕巧,行動敏捷,非常適應捕獵生活。把主要以捕捉小型哺乳動物為食,但它也可能會襲擊大型的草食性恐龍,除此之外,腔骨龍作為早期的肉食性恐龍,其臀部和關節的特殊構造使它能夠用後肢站立並保持平衡,他行動輕巧,反應機敏,這十分有利於他的生存,它不需要太多的水分,腔骨龍隻需要很少的水分就可以生存,而且它們常會進行小群體活動,很像今天的野狼。
腔骨龍的骨架
腔骨龍骨架的有些部分和現代鳥類是相同的,它的骨頭相當輕,四肢骨骼是空的,而且像紙一樣薄。它的骶骨,骨盆骼,踝骨以及蹠骨都愈合在一起,所以和當時其他的爬行類不一樣的是,他跑的很快,停止時身體筆直。
腔骨龍的生活
有人在挖掘一具腔骨龍化石時,在體內發現了一具小型的腔骨龍骨骼,最初,古生物學家認為腔骨龍可能是體內生了,但後來發現這此骨頭不定過於淩亂,而且體積過大,不可能源自於胚胎,所以現在普遍認為這可能是食物缺乏,不得以他們隻能身自相殘殺以弱小的同類為食,當麵臨長期幹旱的時候,腔骨龍便開始同類相殘,吃食弱小同類。
腔骨龍的排泄方式
經研究表明腔骨龍不需要排尿,現今鳥類和哺乳類不同。鳥類以尿酸的形式把氮物質排出來,而哺乳類通過一種稱為尿素化學物,把含氮的排泄物排出來。目前,普遍認為鳥類是恐龍的後裔,所以很可能恐龍在進化成鳥類之前就已紀有了這種能力。而且,這樣的能力顯然在幹燥的三疊紀時期是非常有利於生存的,所以,古生物學家推測生活在三疊紀時期的腔骨龍和鳥類一樣以尿酸的形式排出氮物質。
恐龍名片
名稱:腔骨龍
時期:三疊紀末期
外形:長2.5-3米、重27千克
屬目:獸腳類
分布:北美:美國
14、雙脊龍
雙脊龍又名雙冠龍,是生存於侏羅紀早期的肉食性恐龍。它身長6米,站立時頭部離地約2.4米,可以說是一種體形修長的大型恐龍。雙脊龍頭頂上長有兩片大大的骨冠。由於雙脊龍的遺骸相當多,因此它很有名。
雙脊龍的體形
雙脊龍的體形相對“苗條”很多,所以它行動起來非常靈活,它的頭部比較短,頸部也比較短,但卻很強壯,它的牙齒都比較長,而且它嘴部的前端特別狹窄,柔軟而靈活,這就有利於他將食物從細縫中街出來,它的前肢短小,後肢卻很發達,奔跑起來也較快。
雙脊龍的身體構造
雙脊龍的整個身體骨架極細,它的頭上有兩塊骨脊,呈平行狀態,頭骨上的眶前窗比眼眶要大,它的下頜骨比較狹長,上下頜都長著尖利的牙齒,下頜的牙齒比上頜的短小,短小的前肢掌部長有四根指頭,指頭都能彎曲,而它的前三根指上都有利爪,雙脊龍的後肢比較長,其中蹠骨就占了很大的比例,它的後肢掌部長著三根朝前的腳趾,趾尖都朝前長著十分銳利的爪子。
雙脊在的雙冠
雙脊龍頭上的頭冠既圓又薄。有的古生物學家認為,它的冠是雄性雙脊龍爭鬥的工具,當雄性雙脊龍發生對峙時,頭冠較小的一方可能會不戰而退,頭冠大的勝利者就能在群居中占有地盤,並取得和雌恐龍交配的特權,但據考證,雙脊龍的頭冠外麵或許會有豔麗的色彩,就像公雞的雞冠一樣,是吸必引異性的工具。且說法不一樣,但都和雙脊龍的異性有關。
雙脊龍的生活形態
雙脊龍的後肢發達,並且後肢掌部還長有利爪,這有利於奔跑,並能夠飛速地追逐草食性恐龍,比如全力衝刺追逐小型、稍具防禦能力的鳥腳類恐龍,或者體形較大、較為笨重的蜥腳類恐龍,如大椎龍等。雙脊龍發現獵物之後,要麼用咬,要麼同時揮動腳趾和手上的利爪來爪住獵物。
雙脊龍的骨骼的發現
1942年在美國的亞利桑那州的北部發現了雙脊龍的第一具骨骼化石,起初古生物學家威爾斯推測是斑龍的遺骸,到1970年他將這次發現命名為雙脊龍,意思就是有兩個頭冠的恐龍,後來,古生物學家在我國雲南省也發現了雙脊龍的化石。
恐龍名片
名稱:雙脊龍
時期:侏羅紀早期
外形:長6米、重500千克
屬目:獸腳類
分布:北美:美國亞洲:中國
15、冰脊龍
冰脊龍是在由南極州發現的,也是第一種被紀錄的南極洲恐龍。當時的南極洲大陸雖然還沒漂移到現在南極的位置,氣候也比現在溫暖得多,但還是具有寒冷的冬天和每年6個月的漫漫長夜,那時的冰脊龍必須習慣這樣的生活。
冰脊龍的體形
冰脊龍是兩足行走的肉食性恐龍,它的牙齒呈鋸齒形,並生有利爪,冰脊龍外形上最大的特征就是它頭頂上突出的奇特骨質結構,有如點綴頭頂的小山峰,它的名字就是這樣得來的,但冰脊龍的體形是胖是瘦,目前並沒有定論,現在生活在南極洲的企鵝等生物,都有厚厚的皮下脂肪用以保暖,而侏羅紀時期,同樣生活在南極洲的冰脊龍如果皮下也長有厚厚脂肪的話,則可能會影響到其獵食的速度和敏捷程度。
冰脊龍的頭冠
在冰脊龍眼睛前方,有一個橫在頭顱上的冠這個冠的角是向上的,冠的兩側還各有兩個小角錐,由於頭冠很薄,因而古生物學家推測它的頭冠應該不具有防禦的功能,而是用來在交配季節進行展示,以吸引異性的,如果是這樣的話,頭冠可能是五彩繽紛的,也許還有血管或神經,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就根據他的環境來確定頭冠的顏色。
冰脊龍的生活方式
冰脊龍是第一個被發現生活在南極的肉食性恐龍,古生物學家並沒確定是長期居位還是季節居住的。冰脊龍化石在南極洲被發掘是一項重大的進展,過去人們一直認為恐龍是冷血動物,但生活在南極的冰脊龍的發現則可作為恐龍有可能是溫血動物是一個證據,因為它如果要在南極度過長達6個月的冬季,就必須維持足夠高的體溫以免被凍僵,如果他是冷血動物那他無法適應南極的環境。
冰脊龍的生活
冰脊龍的化石是1994年由古生物學家哈默·希克森在南極洲發現的,哈默通過檢測某些特定岩石的磁化粒子,測得了當地在古生物時代的緯度,他發現那時候的南極洲還沒有移到高緯度地區,而通過檢測土地結冰時所形成的化石與沉積物結構,則又得知當地在古生生時期已經具有季節性寒冷氣候,但是冰脊龍曾生活在南極,這也說明當時的南極較之現在而言,應該有豐富的植被,而且比現在要暖和得多。不然,冰脊龍可能無法在那裏生活。
冰脊龍的命名
冰脊龍的學名意是“擁有冰凍頂冠的恐龍”,故其又稱為凍角龍,而且因為脊龍的頭冠看起來像雞冠,所以也有人把它稱為“雞冠龍”。冰脊龍除了這些名字以外,它還有一個名字叫作:“埃爾維斯龍”:因為它的頭冠年起來很像貓王埃爾維斯·普雷斯利的發型。
恐龍名片
名稱:冰脊龍
時期:侏羅紀早期
外形:長6米、重300千克
屬目:獸腳類
分布:南極洲
16、斑龍
科學家最早描述命名的恐龍是斑龍,他身體龐大站立時有3米高,他也種極其殘的肉食恐龍。經常利用掌上和是上的利爪對其他動物進行攻擊,和扭椎龍一樣,斑龍也生存於侏羅紀中期,它的化石在幾個國這都有發現,但都不完整。
斑龍的體形
斑龍可能比扭椎龍更長也更壯,頭部長近1米,它還有厚實的頸部,前肢短而健壯,後肢有力,古生物學家根椐發現的斑龍足跡的兩足間距推算,認為斑龍的後肢長應該近兩米,它的“手指”和“腳趾”上長著尖利的爪,有了強有力的武器。他會捕食更大的食草恐龍,已發現的斑龍遺骸非常破碎,裏麵可能還混雜著其它獸腳類骨骼的破片,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完整的斑龍骨骼,因此許多細節都隻是揣測。
斑龍的頜部
斑龍的頭部很大,上下頜有力,牙齒彎曲,像切牛排的餐刀一樣,頂端有鋸齒,用於咬食新鮮的獵物。我們對於斑龍頜部的這些了解全來自於第一塊出土的斑龍下頜骨化石,其上長著巨大的彎曲牙齒,由此可見,斑龍一定長著又長又深又大的頭部,從化石上推測舊牙脫露就會有新牙長出。
斑龍的生活形態
依斑龍的走步距離判斷,其行進速度約為7千米/小時。但當它發現溫和蜥腳類草食性恐龍,就會迅速奔跑,就會改走為跑,它的腳趾不再朝內彎縮,反而伸張開來,其骨骼、肌腱與肌肉瞬間發生變化,正是由於這個變化,其後肢及腳趾才能立刻調整,並出現一足置於另一足前方的敏捷跑姿,同時尾巴也會舉起來以保持身體平衡,但斑龍的體形不適宜進行長時間的追蹤奔跑。
斑龍的腳印
人們曾在英國劍橋附近一個灰石坑中發現了許多恐龍足印化石,經研究推測是斑龍的足跡,這種恐龍並非是行動遲緩趔趄搖擺的動物,根椐解剖結構推斷,它競跑時最高時速將近30千米,應該算上是一種行動敏捷的動物,開始出現足跡可能是姿勢搖擺,後來逐漸順暢,高速的競跑足印,好像這隻恐龍相準了目標,正追逐某隻草食性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