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龍櫛的生活環境
副龍櫛龍要吃高處的樹葉時,會把身體直立起來去咬食,在進食的過程中,它會利用它那非常敏銳的感覺隨時警惕著危險的來臨,當發現有肉食性恐龍準備對它發起進攻時,它會迅速奔跑起來。此外,副龍櫛龍的大尾巴能夠左右擺動,就像現在的槳一樣,所以它還可以依靠它這條靈活的大尾巴遊到安全的深水區,把進攻者甩在身後。此外,副龍櫛龍的皮膚顏色可能比較灰暗,這作為保護色,是它躲避其他肉食性恐龍襲擊的有效工具。
副龍櫛龍的求生手段
副龍櫛龍作為一種體型較大且不很機敏的植食性恐龍,即沒有可以作為武器的突起,也沒有遍布全身的甲殼,所以當危險來臨前,敏銳的聽覺和視覺可以及時發現敵人且發出警報通知同伴進入水中,以躲避食肉類的追捕。
副龍櫛龍的近親
青島龍體長約6.6米,它的骨架化石幾近完整。它的外貌與蘭伯龍等鴨嘴龍類並沒有很大的區別,其最獨特的特征在於它的頭部前方有一個細長的角,這個角從它的雙眼之間直直地向前伸出,樣子就像獨角獸的角一樣,據推測,這個角可能具有冷卻功能,也許還是抵抗外來侵略的裝備,但卻不能像其他有冠的鴨嘴龍那樣把自已的聲音擴大。有的古生物學家認為這塊骨骼是在複原過程中被擺錯了位置的鼻骨,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青島龍就屬於一種扁平頭顱的鴨嘴龍了。
恐龍名片
名稱:副龍櫛龍
時期:白堊紀末期
外形:長9-13米
屬目:鴨嘴龍類
分布:北美:美國
12、鸚鵡龍
鸚鵡龍即長著鸚鵡嘴的恐龍,最早的化石產自蒙古,在我國也有較廣的分布和生活在同時期鸚鵡龍、原角龍和三角龍一樣,都有一張類似鸚鵡的嘴,現在認為鸚鵡龍可能是大部分的龍類的祖先。
鸚鵡龍的外形
鸚鵡龍是一種小型恐龍,習慣兩足行走,已出土的鸚鵡龍化石個體長度大多約為100-200厘米,它的頭部呈方形,並長著一張像鸚鵡一樣的嘴,頭部呈方形的原因是它頭蓋骨的背後四周有骨脊,這些骨脊用來固定強有力的頜肌,使鸚鵡龍的喙部能用力地咬噬,所有角龍類恐龍無一例外的在頭蓋骨後側,擁有異狀突起,這是鸚鵡龍被認做角龍類始祖的原因,它的頸部比較短,而整個身體則長而較少肥厚,前肢較長,掌上有四指,第四指非常短小。前肢的這一結構極為適於握持樹枝,而後肢和尾都較短。
鸚鵡龍的頭部
在我國遼寧西部發現了鸚鵡龍的完整化石,鸚鵡龍的頭部較短,喙部彎曲,形態和功能部和現今的鸚鵡的喙部極為相似,這個厚而銳利的角質喙能和頰齒一起幫助鸚鵡龍咬斷和切碎植物的葉梗甚至堅果。在它上頜及下頜的每側各有7-9顆三葉狀的頰齒,牙齒質地光滑,齒冠較低,鸚鵡龍的顴骨兩側突出,鼻孔較小,前額位於鼻骨之下。此外,在鸚鵡龍的兩隻眼睛上方有塊突起的骨頭,即眼瞼骨,但這塊骨頭是不是具有同角龍的眼瞼骨一樣的功效,目前古生物學家還沒有一個定論。
鸚鵡龍的認定曆史
因為生有鸚鵡一樣的喙形嘴,所以被稱為鸚鵡龍,它靠後肢行走,曾一度被歸入禽龍科。現在則被認為是一種原始角龍科恐龍,它不像真正的角龍一樣長有角和飾裙,但頭骨頂部卻長著一道骨脊,使頜肌附著於頭骨上,兩頰也生有角狀突出物,鸚鵡嘴龍站立時及肩的高度約1米,壽命約10至15年。
鸚鵡龍的生活環境
鸚鵡龍生活在低窪的湖泊或河岸地區,以岸邊柔嫩多汁的植物為主食,它用堅固而銳利的角質喙切斷植物的根部,再用頰齒咀嚼並吞食,鸚鵡龍的牙齒並不是很發達,所以有古生物學家推測,鸚鵡龍可能會吞下一些石頭作胃石或是在其消化係統內共生著特殊的細菌或產生特殊的酶,幫助其消化。
鸚鵡龍在進化史上的地位
鸚鵡龍從分類上,與後來的角龍類物種的親緣關係較近,但在構造上明顯要比那些物種原始,而且出現在地球上的曆史也要久遠一些,因此古生物學家認為鸚鵡龍是有角恐龍的祖先。角龍類中的明星如地球上最大頭骨之一的雄角龍,令霸王龍也會生畏的戟龍等,雖然鸚鵡龍隻存在了400萬年就因為肉食類恐龍的迅速崛起而消亡,但其後係親屬一直延續到了白堊紀末期的恐龍大滅絕。
恐龍名片
名稱:鸚鵡龍
時期:白堊紀早期
外形:長2米
屬目:角龍類
分布:亞洲:中國,蒙古
13、原角龍
原角龍可以說是最為人們了解的恐龍之一,骨骼化石、恐龍蛋化石向我們揭示了原角龍的生活。由於原角龍還與在北美洲發現的角龍有著許多的共同特征,所以古生物學家認為北美洲的角龍是由生活在亞洲的原角龍進化而來的。
原角龍的長相
他們發現的小型角龍被認為是“最早有角的動物”,因而起名為“原角龍”。原角龍全身長2米,體重200千克左右。這種恐龍跟盛行在白堊紀早期的鸚鵡嘴龍很相似,喙嘴像鸚鵡的一樣。它是從兩腳步行的鳥臀類進化而來的,根據是它的前肢和後腳的長度不一樣,前肢特別短。
原角龍的頸盾
古生物學家通過對原角龍頸盾的解剖發現,這種骨質褶連接的作用主要是為了使從頭骨後部到下頜上的強大的肌肉組織附著其上,這組肌肉叫作顳肌,能帶動上下頜完成咬噬和咀嚼作用,因此,原角龍以及後來出現的各種角龍類恐龍,都可能具有比其他草食性恐龍強大得多的咀嚼能力,此外,原角龍的頸盾還可以作為支配頭部運動的頸部肌肉的附著點,這部分肌肉位於頸盾之後,當然,頸盾的存在也保護了致命的頸免受肉食性恐龍的進攻,因此它也是一種保護器官。
原角龍的生活環境
原角龍居住氣候幹燥,環境惡劣的沙丘地區,這些地區的植物葉子堅韌耐旱,為此原角龍進化出了大而有力的頜部和尖銳的喙部為適應生活,它也許會成群地生活在一起,雄性原角龍之間會進行撞頭爭鬥,勝利者就成為了群體的頭領。為了繁殖下一代,雌性原角龍在沙中產卵,使卵排成幾個同心圓圈的形狀,很像現代的龜類下蛋那樣,然後再用沙蓋著,借太陽的熱量孵化。
原角龍的巢穴
大約60年前,美國的安東裏斯博士率領的化石考察隊成功地從蒙古的戈壁沙漠的火焰山崖找到許多小型角龍的骨骼和蛋的化石。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在原角龍蛋巢的附近發現了一種被打破頭的另一種恐龍化石,給它取名為“竊蛋龍”。竊蛋龍全身長2米左右,跟兩腳行走的蜥腳類的善於奔跑的鴕鳥同類。竊蛋龍,顧名思議,就是“喜歡吃角龍蛋”。從發掘現場的情況來看,竊蛋龍一定是在偷蛋的時候原角龍的父母發現後,被其尖利的喙嘴咬傷頭部,最後因傷勢過重而死亡的。實際上竊蛋龍的下巴似鉗子一樣硬實,足以撞破大恐龍蛋而偷食之。
原角龍的成長
那裏有人認為,原角龍在貝林格海峽與大陸接鄰的時候,就是經過這裏過渡到新大陸美洲的。到那裏不久,軀體逐漸變大,從而誕生了三角龍及其他各種角龍。果真如此的話,“原角龍”一名就名副其實了。由於原角龍的一係列代表其從出生到成年各個生長階段的個體化石的發現數量很多,所以原角龍的各個發育階段都得到了詳細的研究,雄性原角龍和雌性原角龍在成長過程中會發生很大的變化,主要表現在它們的頸盾和口鼻部上,在幼年時期,雄性和雌性原角龍的頸盾和口鼻部長得基本相同,看不出任何差別,等到成年時期,雄性原角龍的口鼻部比較厚實,頸盾比較寬,還擁有比較大型的頰骨;而雌性原角龍的頸盾則相對比較窄,口鼻部也較小。
恐龍名片
名稱:原角龍
時期:白堊紀晚期
外形:長1.8米、重180千克
屬目:角龍類
分布:亞洲:中國,蒙古
14、尖角龍
尖角龍差不多和一頭亞洲大象一樣長,而高矮則和一個成年人差不多,它的身體非常粗壯,再加上鼻骨上方的一個尖角,使它看起來就像一隻大犀牛,隻是它的頸部有一個犀牛所沒有的骨質頸盾。尖角龍的頸盾有可能色彩亮麗,可以在繁殖季節來吸引異性。
尖角龍的長相
尖角龍的頭比較厚重,它的頭上隻有一個角,頸盾較大,在頸盾的周圍有骨質的棘刺,而頸盾的上方還長著兩個往前下彎的骨質長鉤。它的頭部還有兩根小眉角,位置在眼睛上方。尖角龍頸部和肩部很強壯,可承受巨大頭部的重量,它習慣四足行走,其四肢就像四根柱子,前肢比後肢略短,尖角龍是尾部構造使它的尾巴並不是與地麵保持水平狀態,而是斜向下方。
尖角龍的頸部
尖角龍的頭和頸盾和身體比起來顯得非常巨大笨重,它的骨骼要承受非常在的壓力,即使隻是輕輕晃動一下頭部,對尖角龍來說,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尖角龍必須具有很強壯的頸部和肩部,不然它的骨骼很容易在活動時被壓碎,古生物學家發現,尖角龍的頸椎都緊鎖在一起,有著極強的抗壓性。不過,從尖角龍的頸盾骨骼來看,它的頸盾是有開口的,這減輕了巨大頸盾的重量,也減少了頸部和肩部的壓力。
尖角龍的近親
厚鼻龍也是角龍的一種,全長6米,它的頭上有厚厚的骨墊,長在鼻孔和眼睛的上方,雄性厚鼻龍之間可能利用這塊骨墊來進行互推。雖然它的鼻子上沒有角,但頭後有大大的頸盾,頸盾上方還生有兩隻小角,從外貌上看,它與那些典型的角龍已沒有太大區別,它和尖角龍一樣生活在加拿大的艾伯塔省地區,並且它可能也像尖角龍一樣過著遷徙的生活。
尖角龍的食物
尖角龍作為植食性動物,恐龍的生活方式很可能就像現今牛和羊的生活方式--整天在趴食和咀嚼植性食物。他們用角質的喙來咬斷植物,將其送到嘴裏,用牙齒把這些植物嚼爛,磨碎。接接,這些食物便進入腹腔中容量巨大的胃。
尖角龍的生活環境
尖角龍生活在蜿蜒的河流與沼澤,森林旁邊,它強而有力的頜部能夠嚼食森林中堅韌的植物,而胃中的胃石能把植物磨成糨糊方便腸胃吸收。與尖角龍生活在同一地區的還有恐怖的肉食性恐龍--暴龍。當尖角龍遇到暴龍的襲擊時,它的頸盾能夠保護它最薄弱的脖子部位,而頭上的尖角則是它最好的防禦武器,這個尖角可以深深地插入到襲擊者的體內。
恐龍名片
名稱:尖角龍
時期:白堊紀末期
外形:長6米、重2.7噸
屬目:角龍類
分布:北美:加拿大
15、戟龍
白堊紀結束時,北美洲大陸正值角龍種類的興旺時期,出現頭戴像多餘的頂飾的角龍。最典型的一咱就是全身長6米左右,體重2噸以上的戟龍。戟龍因其頸部具有美麗的盾狀環形裝飾物而得名,它的盾狀飾物周邊伸出六個大小不一的長角,可以驚嚇敵人,也可以吸引異性的注意,此外,其鼻子上還長有頗具有防禦或攻擊敵人功能的尖角,強壯威武的雄性戟龍的頸盾上的角可能會極為壯觀美麗,而雌性的角則可能並不發達。
戟龍的外貌
戟龍名字的意思是“帶有圓釘的恐龍”,這是因為保護戟龍頭部的骨牌,跟同類相比顯得較小,不過邊上帶有結節,從頂飾的左右兩側還長出有6隻似圓釘的角,它有一個無齒的喙部,但這個喙部像鸚鵡嘴一樣彎曲,能切割采食那些低冠植物的樹葉,戟龍鼻骨上方的角很長,兩眼上方略有突起,頸盾多皺,上部邊緣長著長長的尖刺,如同又增加了許多角,側邊也有尖刺,但要短得多,它的腳趾向外撇,這樣能使自已站得很穩,並容易支撐身體的重量。
戟龍的武器
有人認為當雄戟龍左右擺動圓釘時,能起到吸引雌戟龍注意的作用,是具有特別意義的頭頂飾。這些尖角足以威懾到想襲擊它的肉食性恐龍,令它們知難而退。不過如果要進行真正的格鬥的話,這些頸盾上的尖角的力量是微不足道,戟龍真正的武器還中它鼻骨上的那個尖角,這個鼻角能給來襲的大型肉食性恐龍毀滅性的打擊,它可以刺透肉食性恐龍裸露的皮肉,並留下一個深深的圓狀的傷口。
戟龍的生活環境
現在的雄鹿之間為了爭奪一群母鹿會相互用角推擠,這種情況也極有可能出現在戟龍的生活中,因為有幾具戟龍的化石骨架顯示,這樣的打鬥確實曾經出現過,在求偶的過程中,當兩隻恐龍頸盾上的長釘卡在一起後,它們會互相推擠,直到決出勝利的一方。
戟龍的頭骨
所有角龍類恐龍都有相似的骨架,不過每一種角龍都有自己獨特的角與皺殼。從戟龍的骨架可以看出,與他的身體相比,他的頭是相當巨大的。由於角龍的種類不同,他們的鼻子和額頭上角的長度是有差別的,骨質皺殼上空洞是為了減輕皺殼的重量,如果皺殼上沒有空洞,那麼角龍一定會因為頭部太重而抬不起頭來。
戟龍的四肢
角龍類恐龍的前後肢的骨骼粗壯,像柱子一般,與現代大象的腿很相似。一隻角龍看上去像頭犀牛,而他的大小卻是犀牛的四五倍。
恐龍名片
名稱:戟龍
時期:白堊紀末期
外形:長5.5米、重2.7噸
屬目:角龍類
分布:北美:加拿大,美國
16、三角龍
三角龍是已知最大型的角龍類,而且它在角龍類中出現時間最晚,數量也最多,它的身軀很龐大,光頭部長度就等於一個人的高度,體重則與一頭亞洲象相當,三角龍具有一個寬大的頸盾,頭上長有兩個長的眉角和一個較短的鼻角,看起來似乎驍勇好戰,但其實它們一種溫馴的草食性恐龍,那些尖角隻不過是它的防禦工具。
三角龍的長相
最著名的角龍類恐龍要數三角龍。它的鼻子上長有典型的角龍鼻角,這種角和犀牛的角相似。他還長著另外兩隻更大的眉角--分別長在兩隻眼睛的上方。當三角龍低下頭來(這是迎敵的準備)麵對他的死敵霸王龍時,如果霸王龍居然不識時務,膽敢上前發起正麵攻擊,他必將遭到重創。
三角龍的頭部
三角龍的臉部呈扁長型,它的口鼻部也很長,眉角比鼻角長。三角龍的頭後長著一塊長長的骨質頸盾,頸盾上長有皮膚。頸盾上的邊像排列著鑽石狀的骨釘。這個巨大的皺殼可用保護三角龍那肉乎乎的脖子,使他免遭獵食者的襲擊。三角龍的頸盾顏色可能是華麗多彩的,這樣既可以在當時的自然環境中形成保護色,又可以像孔雀尾部一樣作為求偶工具,三角龍頭部尖角與頸盾的結合使它擁有完善的攻防機器,但這也讓其腦袋十分沉重,估計有將近300千克。
三角龍的近親
尖角龍是三角龍的近親,尖角龍頭後的頸盾,由一塊寬寬的環形骨頭組成,骨質盾中有兩個鏤空的大洞,這兩個大洞很可能由肌肉填充,上麵覆蓋著皮膚,硬頸盾的後部邊緣排列著不大的釘刺。另外,還有兩隻尖角頭從頂盾的頂端彎垂下來。
三角龍的防禦策略
麵臨外來的攻擊,一群角龍類恐龍也許會他們的幼崽圍在中間,形成一個保護圈,他們頭朝圈外,豎起頸盾,角尖向前。這時對於像霸王龍這樣的獵食者來說,這些角龍就成了他們凶險的挑戰者。
三角的發現者
當我們打開有關恐龍的權威書籍以及年鑒時都會發現,三角龍的發現一欄中填著“1889年,馬什(Marsh)”。其實第一塊三角龍的骨骼化石是由美國著名的化石采集者約翰·貝爾·赫琪爾在美國懷俄明州發現的,隻不過因為當時他一直為馬什工作,搜集到的化石都歸馬什,所以三角龍的發出現者就定為馬什了。
恐龍名片
名稱:三角龍
時期:白堊紀末期
外形:長9米、重5.4噸
屬目:角龍類
分布:北美:加拿大,美國
17、棱背龍
在肉食性恐龍橫行的侏羅紀早期,棱背龍作為一類身體較小,身手不機敏的植食恐龍,棱背龍進化出一身護甲來保護自己免遭獵殺。已被認作為甲龍類的祖先。
棱背龍的長相
棱背龍習慣於四足行走,整個身體的最高點在臀部。棱背龍的四肢很健壯,承受著全身的重量,前肢略短於後肢,前肢的掌部寬大且強健,並生有蹄狀爪,後肢的掌部較長,有三根長趾和一根短趾,趾頭可能有肉墊,身體趨向於與地水平,使外力能很好的分散,也使自己較柔軟的腹部得以很好的保護。棱背龍的頭部較小,而頸部則相對較長,它的全身長有數排骨質突起,也許這些骨質突起上還覆有角質層,它保護著棱背龍身體和各部位不受侵犯。
棱背龍的甲衣
從棱背龍的皮膚印痕化石上可以看出,其外皮上覆蓋著一排排的骨質突起,在這些骨質突起,有這些骨質突起之間又有許多圓形的小粒鱗片,它的頸部和背上還有一些低平的小型骨板,像是劍龍骨板的雛形,另外,棱背龍的腹部也都覆蓋著鱗片,這種防護措施把它全身保護得很好,這個時期的肉食性恐龍雖然分布廣泛,但也無法傷害到棱背龍。
棱背龍的生活環境
棱背龍生活的地區曾經是茂密的森林,它用窄喙切剪下樹上的嫩葉和多汁的果實,然後通過上下頜的簡單運動咀嚼食物。它身上厚厚的甲板,以及甲板上均勻密布的一排排尖刺,使那些想吃它的恐龍不那麼容易傷害到它。
棱背龍的進化地位
棱背龍及其親戚小盾龍是早期的覆甲類龍,由於對環境的適應使之體形變得寵大,速度遲緩,如後期有名的劍龍和甲龍,其身上所覆的小型骨板和骨釘也進化的越來越大。
棱背龍的近親
小盾龍和棱背龍都屬於早期的鳥臀目恐龍,它們與甲龍和劍龍的祖先血緣關係相近,小盾龍全長1.2米,尾巴長0.7米,臀部高約0.3米,它四肢均衡,體形小巧,不僅靈活善跑,身上還有輕型裝甲,從頭顱到尾尖有一排鋸齒般的背脊,整個背部及身體兩側有多排平行骨突。在遇到敵害襲擊時,它會立即蜷起身體,使骨甲朝外,形成一個刺球,讓那些肉食懷恐龍無從下口。
恐龍名片
名稱:棱背龍
時期:侏羅紀早期
外形:長4米
屬目:甲龍類
分布:北美:美國歐洲:英國亞洲:中國
18、劍龍
劍龍的尾巴上長有釘刺,背上排著兩行甲板。他是名氣最大的恐龍之一。它的身長與非洲大象差不多,頭部卻小得出奇,是現在已知恐龍中頭部相對最小的,所以,劍龍應該是一種不太聰明的恐龍。
劍龍的外形
劍龍在外形上最大的特征就是,從它的頸部沿背脊直至尾巴中部,排列著兩排三角形的板塊,它尾巴的尖端還有骨釘,這些骨釘有1.2米長,骨板的骨釘都是它的自衛武器。劍龍的前肢比後肢短,所以它的全身明顯前傾,臀部的位置非常高而肩部卻非常低平,劍龍的前肢上有五個指,而後肢隻有三個腳趾,前肢和後肢的部分指(趾)頭上長著蹄狀的指(趾)甲。
劍龍的頭部
劍龍的頭部非常狹長,而且很扁。它長著一個像鳥嘴一樣的尖喙,喙部有角質層覆蓋,喙的前部沒有牙齒,但喙的兩側有些小牙,這些頰齒的牙冠前後有鋸齒邊緣,這種結構能夠幫助劍龍將吃進的食物進行充分的咀嚼。古生物學家對劍龍的頭部研究後發現,劍龍的大腦隻有一個核桃般大小,由此可推知,劍龍是一種很笨的恐龍。
劍龍的骨板
排在劍龍類恐龍背上巨大原骨質甲板也許不是用來防衛的,因為它們似乎起不到什麼保護作用。有些科學家認為,這些甲板可能是用來調控體溫的。化石證據表明,這些甲板上可能覆蓋著皮膚,並分布著血管網。早上較冷的時候,劍龍會側向太陽站立,讓這些甲板對著太陽,通過上麵的皮膚、血管來吸收陽光的熱量,使身體暖和起來。如果恐龍感覺太熱了,他便會從陽光下走開,到陰涼的地方去乘涼。
劍龍的尾巴
劍龍尾巴上的釘刺是他還擊敵人的武器,這幾乎是確定無疑的。通過揮舞這帶刺的尾巴,劍龍會給他的主要勁敵--異龍以可怕的致命打擊,這打擊要是碰上了異龍的肚腹,一下子就能讓它肚破腸開。
劍龍的生活形態
劍龍是一種身軀龐大的四足行走的草食性恐龍,有化石證據顯示,它生活在平原上,以群體遊牧的方式和其他草食性恐龍一同生活。雄性劍龍在互相競爭時可能會拿它們背後的骨板相互炫耀,但是到現在為止,沒有發現骨板如何連接到身體上的,猜測骨板並不是來防禦,帶有尖針的尾部是禦敵的利器。
恐龍名片
名稱:劍龍
時期:侏羅紀中期到白堊紀早期
外形:身9米、重2噸
屬目:劍龍類
分布:北美:美國
19、釘狀龍
在東州的坦桑尼亞一帶,生活著一種劍龍的遠親,他的個子隻有一般劍龍的一半左右,他身上的骨板不同於劍龍,呈釘狀遍布全身,釘狀龍最著名的地方就是其疑似“副腦”的組織。
釘狀龍的長相
不同於劍龍的骨板,釘狀龍的釘狀龍刺由中部開始,骨刺逐漸變窄、變尖。其雙肩兩側還額外長著一對向下的利刺,就像現在的豪豬一樣,釘狀龍用這些骨刺作為自已防身的武器。不過,與之完全相反的是,分布在它頸部上的骨板則細小而狀如樹葉,其外形的其他方麵,則與劍龍十分相似。
釘狀龍的神經係統
與其他和自己身體大小差不多的動物相比,恐龍的大腦裏顯得非常小。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科學家認為恐龍不是特別聰明的動物的原因。人們大都認為劍龍是一種特別笨的恐龍。劍龍的體重超過今天最大的大象的體重,可他的大腦卻小得可憐,隻有核桃那麼大。如果把劍龍與今天的哺乳動物對比,他的大腦隻有小貓的大腦那麼大。關於釘狀龍“副腦”的發現,讓一些古生物學家認為,釘狀龍有兩個腦部,一個位於頭部,而一個則位於期臂部,頭部的腦為“主腦”,而臂部的腦為“副腦”,兩個腦子相互配合,才使釘狀龍等劍龍類能夠存活這麼長時間。持此觀點的古生物學家還以釘狀龍兩節尾椎骨之間的空洞為模板做了一個副腦的模型。不過,後來經過不斷研究證實,釘狀龍臂部這個所謂的“副腦”隻不過是其後肢和尾巴間的神經中轉站。
釘狀龍的近親
肯氏龍的骨骼構造與劍龍的相似,隻是小了許多。肯氏龍的頸部和背脊前麵的一小部分長有小塊甲板,而他脊背上的大部分武裝有釘刺。
釘狀龍的生活狀態
釘狀龍的窄窄的頭蓋骨後部有一塊狹小的空間,是來容納大腦的。釘狀龍嘴巴的前部不長牙齒,而是長有用來撕咬食物的角質緣。他的口腔後部長有細小的牙齒用來咀嚼吃到的那些柔軟植物,釘狀龍的四肢都十分粗壯,他們共同支撐身體的重量。寬闊的脊柱和肋骨一起載著背上沉重的甲板和釘狀刺。這些情況說明,劍龍是不適合進行快速奔跑的。
釘狀龍的發現
最早的釘狀龍化石是在20世紀初,由德國的化石考察探險家詹尼西和他的助手湯巴利在坦桑尼亞發現的。他們當時所挖掘的骨骼中包括了數百具淩亂而殘缺的釘狀龍骨架化石,單是股骨就達70根以上。他們後來將多達數千箱的釘狀龍及其他恐龍化石返回德國並進行研究,不過其中許多骨骼化石在二戰中被戰火毀掉了。
恐龍名片
名稱:釘狀龍
時期:侏羅紀末期
外形:身4.9米、重1噸
屬目:劍龍類
分布:非洲:坦桑尼亞
20、沱江龍
沱江龍是中國恐龍的“明星”,很像是劍龍的中國版。1974年,人們在四川自貢市五家壩發掘到了亞洲有史以來第一具完整的劍龍類骨架化石,古生物學家將其命名為“沱江龍”。沱江龍是種性情溫和的草食性恐龍,不過的遇到敵人時,它也會用它尾巴上的骨釘給敵人以狠狠在回擊,它與同時代生活在北美洲的劍龍有著極其密切的親緣關係。
沱江龍的長相
沱江龍比劍龍小一些,約有6米長。沱江龍的甲板小,像柵欄一樣排在背和他尾巴上。釘刺的形狀與劍龍尾巴上釘刺的形狀相似。沱江龍像所有的劍龍類恐龍一樣,具有一個小而扁的頭部,嘴的前半部分沒有牙齒,但後半部有一些小型的頰齒。從脖子、背脊到尾部,它身上生長著至少15對骨板,頸部的圓形骨板到了背後部就變為長三角形狀了,這些骨板比劍龍的骨板要尖利,其功能是用於防禦來犯之敵。沱江龍短而健的尾巴末端,還有兩對向上揚起的骨釘。它可以用尾猛力抽打所有敢於靠近的肉食性敵人。
沱江龍的尾部
沱江龍像劍龍類中的其他恐龍一樣,尾巴末端都長有向外突起的四根細長的呈圓錐形的骨釘。這些成對的的骨釘顯然是所有的劍龍類成員防禦敵人的主要武器。沱江龍的體型較大,行動緩慢而又不太聰明,所以當它遇到攻擊時,可能隻能站在原地用這條長著尖刺的尾巴去擊打敵人。
沱江龍的生活形態
沱江龍經常在灌木叢中穿行,尋找從肥沃的河穀土壤中生長出來的茂密藏類和蘇鐵植物作為自己的食物。當找到摘取時,它會依靠後肢站立起來,把前肢搭在樹幹上,用嘴去搞取植物。進食時,沱江龍先用角質喙的頰齒將植物磨成糊狀吞咽下去。它的消化係統比較發達,能很快地吸收食物中的營養成分。沱江龍很大一部分時間都花在找食物和消化食物上了。
沱江龍的鄰居
峨嵋龍骨骼化石是和第一具沱江龍骨骼化石同時發現的。他體長12-14米,高5-6米。它的脖子很長,最長的頸椎是最長脊椎的3倍,生活在內陸湖泊邊緣,牙齒粗大,前緣有鋸齒以植物為食,喜群體生活,迄今一共發現四種不同恐龍:榮縣峨嵋龍,金溪峨嵋龍,天府峨嵋龍,羅泉峨嵋龍。
沱江龍的出處
1974年,重慶博物館在四川貢附近的五家壩進行了係統的挖掘工作,一共清理出重達10噸的骨骼化石。這些標本經過我國古生物學家研究,其中部分化石被複原出了四具恐龍骨架,基中有一具就是沱江龍的骨架,這具骨架是亞洲有史以來所發掘到的第一具完整的劍龍類骨架。
恐龍名片
名稱:峨嵋龍
時期:侏羅紀末期
外形:身7米、重1噸
屬目:劍龍類
分布:亞洲:中國
21、蜥結龍
蜥結龍學名的意思是“有護盾的蜥蜴”,它生活在白堊紀早期的今北美洲地區,是甲龍類恐龍中較早出現的,也是最原始的成員之一。蜥結龍性情溫和跑速相對較慢,它背部長滿了肌質甲片,身體兩側有尖刺,這些護甲可以保護他們自身安全。蜥結龍的頭部比較小,它的口鼻也很窄小。蜥結龍的頸部兩則長著骨刺,從肩部到尾巴末端的兩側也分布著三角形的骨板。它的背上布滿了突起的骨質,蜥結龍的四肢十分粗壯,像柱子一樣支撐著它全身的重量,而尾巴則逐漸變細,末端並不具備尾錘。
蜥結龍的堅甲
蜥結龍全身都披有骨板,這些堅甲形狀各不同。相對而言,它的堅甲比埃德蒙頓甲龍的堅甲要原始一些。它頸部兩側隻有向外突出、尖銳的骨釘,而不是像埃德蒙頓龍的頸部那樣擁有橫鋪著的三排骨板。它背後上的骨板呈結瘤狀排列著,並且成排排列,有點類似現在的犰狳骨板。
蜥結龍的近親
林龍身長約4米,生活在白堊紀早期,它的化石目前隻發現於英國,它是最早被發現的恐龍之一,也是恐龍世界中第三個被研究的恐龍,林龍從頸部到尾部的兩側布滿了釘狀的棘刺,前半背部分棘刺比背後的後半部分的棘刺要大。此外,它的背部中間布滿了大小不等而且突出於皮肢之上的卵圓形骨甲。它的這身裝備能使他免遭絕大多數的天敵襲擊,隻有極少的野獸能夠攻破這些防禦。
蜥結龍的生活方式
蜥結龍四肢均衡,但體形較大,可能不善於奔跑,不過它身上的輕型裝甲,從頭顱到尾尖排列著鋸齒般的背後脊,以及整個背後部及身體兩側的多排平行骨突為它提供了保護。在遇到敵害襲擊時,它會立即蜷起身體,使骨甲朝外,像棱背龍一樣,形成一個刺球,就像今天的刺蝟。它的骨甲無疑就是“保護傘”蜥結龍和其他的甲龍類恐龍一樣,都是不具備攻擊性、身軀龐大的草食性恐龍。進食時,它也習慣於用嘴喙去切取低處的植物。
結節龍科
甲龍亞目總共分為兩個科:甲龍科和結龍科。這類恐龍的體表覆蓋著堅硬的鎧甲,其防禦能力相當可觀,它們可能愛吃低處柔軟的植物。結節龍科的恐龍有大有小,但都是四足行走的動物。它們取代了曾在侏羅紀時代盛極一時的劍龍類,繁盛於白堊紀時代。
恐龍名片
名稱:蜥結龍
時期:白堊紀早期
外形:身7.6米、重2.7噸
屬目:甲龍類
分布:北美:美國
22、敏迷龍
敏迷龍的骨骼化石是在1964年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敏迷交叉路口附近發現的。不過完整的骨骼是1900年在昆士蘭發現的,它是南半球發現的第一條甲龍。
敏迷龍的長相
敏迷龍的頭像箱子,前端有角狀的喙嘴,從側麵看則與烏龜的頭有點類似。敏迷龍的身體甲片以保護它自己;它的背部有瘤狀物的鱗甲保護背部與兩側上方,它頜部的骨甲大,腹部骨甲小,它臂部上的骨板扁平且尖銳,四肢上也長有鱗甲,就連尾巴長有兩排呈三角形的骨板。
敏迷龍的骨架
目前為止,古生物學家隻發現過兩具敏迷龍的骨架化石,1964年發現較為完整的骨骼化石。經科學家研究發現敏迷龍頭部的前至後漸寬,嘴上有排列著骨板。
敏迷龍的生活方式
敏迷龍是草食性恐龍,習慣四足行走,其前肢和後肢幾乎一樣長,所以當它四肢著地時,整個背部基本保持水平狀態。在敏迷龍遇到肉食性恐龍時,它身體上覆蓋著的那層堅甲能使它減少受攻擊的危險,而且即使肉食性恐龍把它打倒在地上,去咬食它時,他要考慮一下牙齒因此而被敏迷龍的堅甲碰斷的可能性。不過,敏迷龍可能采取逃避的方式來作消極反抗,這點可能是敏迷龍在生活形態上最顯著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