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觀察天象變化來定四時,叫做觀象授時。在沒有曆法的日子裏觀象授時是人們很長一個時期內使用的方法。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詩經》--這部最古老的民間詩歌總集,創作於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6世紀,反映了那個時代人們的思想感情、生活風貌和對自然現象的認識。“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是《詩經》中的一篇。
“火”是指天上的“大火”星。這是一顆紅色的亮星,位於天蠍星座中,是夏夜美麗的星座之一。據說它的名字叫做“閼伯”。他的兄弟叫做“實沈”。雖說他們是親兄弟,可是經常打架鬧氣,吵得一家人不得安寧。嚴峻的父親高辛氏下令把他們分開,讓他們永遠不得見麵。閼伯被遷往商丘,實沈被遷往大夏。後來他們都變成星星上了天。“閼伯”就是“大火”也叫商星;“實沈”就是參星,即現在冬夜的美麗星座獵戶座。他們一東一西,在天球上正好相對,永遠不會同時看到。唐代大詩人杜甫寫的“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的詩句,就是引用了這個典故。
“大火”是一顆著名顯眼的星星。殷代的先民早就學會了觀察它的出沒來決定農時季節,並且還專門設置了二個官職,名稱叫做“火正”的來負責這項工作。在殷代雖然有了粗疏的曆法,但根據“大火”星的出沒決定農時的老傳統還繼續傳下來。據現代天文學理論來推算,約在4000年之前的雨水節氣時,當太陽剛從西方地平線落下,“大火”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人們看到這種天象就得準備春耕播種,爭取這一年的好收成。而當盛夏已過,處暑節氣來到時,太陽剛從西方落下,“大火”星也已過了南天,很快向西方流去,不久天氣就要轉涼,得準備冬衣了。《詩經》上“七月”篇中的“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正是描寫的這一情景。
根據“大火”星在黃昏時的位置同季節之間的關係可以排出一個簡單的次序表。根據它就能預告季節的變化、農事的安排,具有類似曆法的性質。
月離於畢雨滂沱
在沒有曆法的日子裏,人們總是想從各種途徑得到啟示。冬季的大風雪何時會襲擊他們,必須事先得知以準備好燃料,及時找到庇護所;夏天的狂風暴雨會奪去他們可憐的收成,最好事前找到征兆;連綿的秋雨會使他們無法采集果實,應在陰雨到來之前盡量多摘些回來。這些與他們的生活休戚相關。在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和犧牲以後,原始人群終於在與大自然的搏鬥中,總結出一些規律,來幫助自己躲過難關。
“月離於畢,俾滂沱矣”,西周初年東征的戰士們成年累月奔波於荒郊野外。他們在滂沱大雨中行軍,適逢滿月剛剛經過畢宿不久。十五的月亮,正處於畢宿之中,這該是什麼時候呢?利用簡單的天文知識可以推斷,此時太陽正位於畢宿的對麵,即心宿附近,4000年前的秋分時刻正是這種天象,“月離於畢,雨滂沱”正是那個時代秋雨來到的寫照。
“月離於箕,風揚沙”,這是古人總結出來的又一條經驗規律。滿月在箕宿,正是4000年前春分後1個月左右,春天的大風揚起塵土,表明天氣轉暖,萬物複新。
大自然在變換著臉色,它給人類無窮的財富,也給人們帶來不測的災難。古人為了求得自己的生存和發展,不斷地在認識它,征服它,並把他們得到的知識傳授給下一代。累代相繼,人們在渡過了漫長的沒有曆法的時代之後,逐漸積累了有關年、月、日的知識,這些正是曆法得以產生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