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連年高速增長的GDP裏有多少是這般“交通事故”給製造出來的呢?
在中國的高速增長裏,對於百姓來說,最獲益的是GDP,還是“國民幸福總值”?
中國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司長許憲春先生不久前如是的感慨——
“在注重財富的積累方麵,西方國家很值得我們借鑒。它們的GDP增長率不高,但是財富積累很快。我到歐洲去,看到那裏的百年老屋保存完好,使用自如,並且越老越值錢。反觀我們,曆史文化遺產很多都得不到好的保護。新蓋的樓也是,蓋之前缺少科學的規劃設計,不注重質量,過上10年20年看著不順眼了、過時了,推掉了事。我們的情況與西方國家正相反,GDP增長率很高,但是財富損失得也快,缺乏積累財富的觀念。”(見《南風窗》2003年12月上)
2002下半年,朱基總理在多個場合講到,他有“恐高症”,擔心GDP增長不顧效益和質量的話,中國將會產生虛熱,最後釀成風險和危機。
與此同時,時尚文化、媚世文化、偽劣文化,正在以愈來愈大的麵積、愈來愈精美的包裝,遮蔽著中國不無沉重、不無悲壯的現實。長期以來在大量的報章雜誌、電視電影上,人們很少或很難聽到來自中西部地區或是社會上弱勢群體的聲音,到處是華麗而又甜膩得幾乎能夠粘牢飛蟲的文字、音符、影象,隨時可見脅肩謅笑、錦上添花的姿態心態。
它們走馬燈似地製造一個又一個眩目的時尚與風波,它們編織並自我陶醉於時下的一個物阜民豐、弦歌不綴的“康乾盛世”;
它們百般逢迎的,歸納起來大概是三種人:一是權勢豪門、明星大腕,二是新的白領階層,三是所謂的“小資”,或曰新時代的“才子佳人”。
總之,你隻要去布滿了明星與美女頭像的報亭看看,或回到家裏,打開被韓、台、港的言情劇與戲說、偽說的宮廷戲戧得一塌糊塗的電視頻道,你就會承認我的一個基本判斷——
當今的許多媒體不過著眼於在中國一小部分人富起來之後,又怎樣讓這小部分人先閑起來。
或者說,它們已經樂嗬嗬地被大麵積“綁架”了,被國內少量的經濟發達地區所“綁架”,被中國先富起來或正在富起來的人們所“綁架”,被花花綠綠的人民幣、美金、歐元、港幣所“綁架”,已成階下囚的趙安便是一個極端的例子。
為此,很長時間裏,中國現實的聲音都遭扭曲,我找不到在一個不久前才從田裏拔腳上岸的國家生活的感覺,許多西方人找不到在一個“第三世界”國家旅遊的感覺。更遑論去發現畢竟有半數以上的六、七億中國人從一個苦難的年代裏走出來的半點痕跡……
靠恒河沙數、諛詞如花的報章雜誌、電視電影堆不出河清海晏的太平盛世;
靠對曆史的遺忘,亦抹殺不去迄今為止中國在本質上依舊行走在自五四運動以來追求民主與科學的艱難進程中。
其實,曆史從來不會是綠蔭下的一口陷阱,或者,蓄謀成為我們的敵人;
即使曆史的某些篇章,如1957,如1966-1976,可能會因其荒誕與殘忍,讓今人難以置信,或者讓存有高貴良知的人們深感羞恥,但正如馬克思曾經說過的那樣:羞恥是一種內向的憤怒……如果全民族都真正感到了羞恥,那它就會像一頭準備向前撲去而先往後退縮的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