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2 / 3)

合注。尚有八穢。一。田宅園林。二。種植生種。三。貯積穀帛。四。畜養人僕。五。養繫禽獸。六。錢寶貴物。七。氈褥釜鑊。八。象金飾牀。及諸重物此是性遮二業。然惟販色毒藥二事。兼有性罪。餘但遮罪。又今時養鷹。多為捕獵。此亦性罪。或屬損害眾生戒攝也。毒藥且就和合時結輕。若害物時。隨結殺罪。調鷹亦爾出家五眾全犯。在家除販色調鷹毒藥三種。其餘如法自活。不犯。又善生經雲。若優婆塞須田作者不求淨水。及陸種處。得失意罪。亦可攝屬此戒。淨水者。謂無蟲水。陸種者。陸生穀麥等。不須用水。致傷蟲也開遮者。出家人或偶用占相呪術工巧。隨機誘物。令入佛道。非希利心。亦復無犯。呪術是治病救難所用。故大小兩乘。亦通有之果報者。緇門警訓雲。今時講學。專務利名。不恥五邪。多畜八穢。日用所資。無非穢物。箱囊所積。並是犯財。慢法欺心。自貽伊戚。誰知報逐心成。豈信果由因結。現見袈裟離體。當來鐵葉纏身。為人則生處貧窮。衣裳垢穢。為畜則墮於不淨。毛羽腥臊(雲雲)。

○第三十不敬好時戒

疏。三齋六齋。盡是鬼神得力之日。此日修善。福過餘日。而今於好時虧慢更犯。隨所犯事隨篇結罪。此時此日。不應不知。加一戒。一雲。七眾俱製。皆應敬時。二雲。但製在家。年三長齋。月六齋。本為在家。出家盡壽持齋。不論節時。

發隱。年三月者。正五九也。毗沙門天王分鎮南瞻部洲之月也。月六日者。初八。二十三。天王使者。十四。二十九。天王太子。月望。月晦。天王自身。遞相巡狩之日也。老較善惡。良在於斯。故雲鬼神得力也。好時不知。忽慢之甚。故加一戒。又此戒本在家所持。出家盡壽持齋。何分月日。

合注。此戒合標作經理白衣戒。

若佛子。以惡心故。自身謗三寶。詐現親附。口便說空。行在有中。經理白衣。為白衣通致男女。交會婬色。作諸縛著。於六齋日。年三長齋月。作殺生劫盜破齋犯戒者。犯輕垢罪。

合注。佛製在家男女。不論但三歸者。受五戒者。受菩薩戒者。遇六齋日。悉應一晝夜受持八戒齋法。以不非時食。正名為齋。以不殺等八戒。共助成之。故名八關戒齋。謂以八戒及齋。關閉情欲。作出世正因也。正五九為年三長齋月。亦應盡此一月。受持齋法如上。此戒舊名不敬好時。今觀經文語勢。似從出家人邊結過。故易科為經理白衣。大意謂出家人法。宜誘誨白衣。令得解脫。令持齋戒。而反說空行有。為其經理。乃至六齋三齋好時。不能使其作福修善。反令作殺盜等事。豈非以身謗三寶乎此是遮業。但從經理白衣結罪。所雲殺生劫盜破齋犯戒。自是俗人之事。非出家人教其為之。但既有通致男女等事。未免為殺盜等而作遠緣。故推極於此。而顯其不應耳。若實教其殺生劫盜兼得性業。自屬殺盜戒攝出家五眾全犯。一切時中。不得經理白衣也。在家二眾。已受菩薩戒。不敬好時。亦犯。善生經雲。若優婆塞。一月之中。不能六日受持八戒。供養三寶。得失意罪也。若殺生劫盜破齋犯戒。自隨事別結惟遮不開果報者。經理白衣。亦屬邪命。如前說。又不敬好時。則諸天愁憂。能招災異。敬好時。則諸天歡喜。護國降祥。

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製戒品中廣明。

合注。此總結第三段十戒也。

○第三十一不行救贖戒

疏。見有賣佛菩薩形像不救贖。損辱之甚。非大士行。應隨力救贖。不者犯罪。故製。七眾同犯。大小乘不全共。菩薩應贖。聲聞見父母不贖。犯第七聚。經像不見製。

佛言。佛子。佛滅度後。於惡世中。若見外道。一切惡人。劫賊。賣佛菩薩父母形像。及賣經律。販賣比邱比邱尼。亦賣發菩提心菩薩道人。或為官使。與一切人作奴婢者。而菩薩見是事已。應生慈悲心。方便救護。處處教化取物。贖佛菩薩形像。及比邱比邱尼。發心菩薩。一切經律。若不贖者。犯輕垢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