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新教師管理課堂紀律的方法
新老師的管理方法
作為新教師,上好一節課除了要充分備好課外,控製好課堂紀律非常重要。如果課堂紀律亂糟糟的,備課備得再充分,教學效果也不如人意。搞好課堂紀律,提高教學水平、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至關重要。
但是,新老師在經驗有限,教學水平尚有待提高的情況下,應該怎樣控製好課堂紀律呢?經過一年半來的教學摸索,我得出以下方法:
(1)樹立教師威信。剛任課時,學生和老師都處於一種相互觀察期,這時候的課堂紀律問題不大。但很快就會有第一個吃螃蟹的勇敢者出來挑戰新教師的權威,這時新教師一定要冷靜處理,因為其他的學生都在看老師會如何處理。處理得好,雖然不能一勞永逸,但對於樹立威信很有幫助。處理不好,學生可能群起圍攻,新教師就要疲於應付。對待老師,學生的趨向是欺弱怕強,所以新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扮演硬朗的角色。這可從細節作起,例如聲音要響亮,表情比較嚴肅等。
對於公然挑戰權威者,新教師不可軟弱、逃避,並且一開始就要敢於正視、教育,體現自己的原則。否則等到學生都欺到頭上才發難,已經很難再扭轉不利局勢了。但是這要求新教師要盡快了解學生的情況。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大部分學生外強中幹,大聲斥責有立竿見影之效;但有些學生自尊心特別強,如果屢次公開批評,有可能導致師生的對立。對於這樣的學生要多鼓勵多表揚,就算是批評了課後也要及時安撫;對於特別難對付的學生,不要在課堂上與其對峙,一者教師沒風度,二者容易使自己下不了台。暫且冷淡處理,待下課後將其叫到辦公室慢慢教育,必要時候還可聯係家長共同做思想工作。
(2)教師要有愛心。當然,新教師如果一味硬朗,學生可能口服而心不服。所以還應該多關心學生,以愛感化學生,以情打動學生。平時上課善於察言觀色,發現學生不認真聽課,可先找學生了解情況。有時學生不認真聽課,是由於某段時期思想出現問題或是情緒比較低落。
如果學生真有問題,能解決的幫忙解決,不能的再向班主任反映。就算明知學生沒有問題的,也可找學生談談,讓他知道老師很關心他重視他。對於關心重視自己的老師,學生就算是不想聽也會給麵子。
此外,還可利用課餘時間和學生多溝通多接觸。和學生溝通最好是在教室裏,辦公室裏的師生對話容易給學生造成壓力。上完課不要馬上離開,在教室裏多呆一兩分鍾,就課堂內外的話題聊聊,這樣使師生關係融洽,也有利於搞好課堂紀律。
除了多關心學生還要多關心所任教班級的事務。由於分工的不同,任課老師不是班主任,對於班裏的事務關注較少。但是從搞好課堂紀律的角度出發,新教師作為任課老師這一點應該要做好。我所教的某個班級,桌椅總是擺放不整齊。
上課時第一件事就是要求他們做好這些事,班裏麵得了榮譽及時鼓勵,出現問題提出建議或幫忙解決。學生感覺得到老師不是隻關心所任教科目的成績,對自己班級也很關心,情感上就願意接近老師、配合老師。這個班有幾個學生確實比較愛講話,但是很多時候不用我出聲其他的學生會馬上幫忙製止。
(3)學生要學會尊重他人。新教師在控製課堂紀律時普遍遇到的問題是“一放就亂”。根據課改精神,課堂必須注重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互動的過程中,難免會人多口雜,而一些愛講話的學生也往往趁機搗亂。如果不加以製止,這種現象極可能愈演愈烈,課堂紀律放了就收不回來。針對這種情況,新教師要在平時就培養學生尊重他人的意識和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