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而言,就是嚴格要求學生遵守發言紀律,有秩序地發言,不隨意插嘴和打斷別人的發言。操作時按照年齡特點,初一舉手發言。隻要教師鼓勵得好,剛上中學的學生還是愛舉手發言的。初二、初三的學生積極性較差一點,可用點名或輪流發言的方式。全班討論時,則要求新教師能眼觀四路耳聽八方,一發現有不符要求的苗頭就要及時處理。

尤其是剛任課的時候,更要如此。久而久之,學生自自然然就形成了尊重他人的意識並強化為習慣。而學生一旦形成了這樣的習慣,課堂紀律就有保證。

(4)管好紀律差的學生。一個班級,總有紀律差的學生,先從紀律最差的同學抓起,以點帶麵,可以促進全班紀律好轉。學生不守紀律的原因很多。比如學習目的不明確,基礎薄弱,對學習不感興趣;上課聽不懂,自製力差等,都可能產生一時或長期的不守紀律。這些原因在學生身上也許幾種並存,但必有一種在起主導作用。對待這些學生,不能嫌棄、疏遠,而要尊重、親近,用愛心與真情感化他們。在課堂上要更多的關注他們,會多給他們提問。

有時候,要搜集一些美文、名言警句、勵誌故事等讓這部分同學朗讀,既提高了學生朗讀能力,也提高了他們的課堂注意力,如果朗讀得好,就給他們表揚,讓他們有成就感。另外我還用家訪的形式,與家長緊密聯係,共同配合才能轉化這些學生。

(5)明確課堂的要求。要結合本班情況製定班級學習製度、紀律要求等。有了目標,學生自我約束有方向,自我管理就有章可循。比如把課堂常規紀律要求分幾個環節。課前要把學習用品放在指定的位置,預備鈴響後要迅速進入教室,安靜坐好;上課專心聽講,要說話先舉手,課堂上的一切行為都要符合常規要求。

表揚是課堂管理的常用策略,對學生細微的進步都要加以表揚。既要口頭表揚,又要設計紀律評比的大表格,讓學生在課堂裏得到的紅花或紅星,及時貼上去,評選遵紀之星、禮貌之星、學習之星、使學生學有榜樣,趕有勁頭。記住,千萬別使用罰站作為懲罰。

(6)正確運用注意規律。在教學中當課堂秩序出現問題時,故意停止講課比責備學生要好,這樣做可以把學生的注意吸引到教師的講授方麵。責備學生,反而會使其他學生的注意轉移到違反紀律的人身上,分散學生的注意。在開始講課時,要說明學習它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學生對學習目的認識越清楚,他們就越能努力。以有意注意來對待他們必須學習的任務。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正確運用注意規律,既要估計客觀條件,從有效地組織教學內容和改進教學方法著手,使學生對教學本身發生濃厚興趣;同時又要考慮到人的主觀因素,嚴格要求學生,教育學生以頑強的意誌去克服困難,這樣教學質量才有保證。

(7)靈活回答學生的提問。提問,不僅是教學的需要,也是控製好課堂紀律的需要。如果是教學需要,提問肯定要精心設計,而在課堂上如果紀律出現問題,也可隨機提問。對於愛走神的學生,提問是提醒;愛講話的學生,提問是警告;愛睡覺的學生,提問是懲罰。利用好提問,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教學鞏固課堂紀律。學生的回答正確的要給予肯定、表揚,但要暗示其專心聽講。

對於回答不知道或者回答不正確的,不要輕易放過學生,否則達不到警告或懲罰的目的。對策是可以循循善誘,從更容易理解的角度提問,或是給予提示,讓每一個站起來的學生都要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