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指導學生提高自主學習意識(2 / 3)

興趣培養,喚醒自主意識

興趣是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內部動力,是影響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直接原因。“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如果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就會引起學習動機,推動學生學習,並在學習過程中產生一種積極的情緒狀態,鼓舞學生認真而愉快地學習。怎樣才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其學習情趣呢?

(1)創設懸念,激發興趣

亞裏斯多德說過:“思維自疑問和驚奇開始”。任何一個學生的好奇心都是很強的,教師若能抓住兒童這個特點,根據教材內容,創設懸念,設置疑點,往往能創造出誘人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柳葉兒》一文時,可以這樣進行設計的:一走進教室,我就揮著手中的柳枝說:“同學們,這是一條帶著柳葉的柳枝,在這柳葉兒身上發生了什麼故事?你們想知道嗎?”學生們的眼睛一下子盯住了我手中的柳枝和柳葉。在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後,我就從這封信入手開始進行教學,結果整堂課師生配合默契,教學效果良好。

(2)不斷創新,培養情趣一門學科都有其特點,教師隻要善於挖掘,總能找到學生感興趣的東西。要增強教學內容的新穎性和多樣性,並針對學生心理,精心設計富有情趣的教學過程,不斷改進教學方法,變換講課方式,還可以運用表演形式、競答比賽形式、遊戲形式以及多媒體教學,將枯燥的知識趣味化,從而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習情趣,啟迪學生的思維。如在教學《皇帝新裝》一文時,就可以采用課本劇加競賽的形式,讓學生在課堂上加以表演,這樣整堂課下來,學生不僅能積極、主動參與,而且教學任務也得以完成。

(3)體驗成功,享受樂趣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求知欲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在探究活動中經過培養而發展起來的,它是好奇心發展為興趣的過渡環節,也是興趣賴以產生和形成的內部基礎。因此,激發並極大地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是發展學生興趣的核心。我們在教學中應為每個學生提供展示才能的機會,及時表揚和鼓勵,讓學生享受成功的樂趣。

此外,我們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時,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教師要由激情,感情要投入,那種照本宣科、人雲亦雲的講解,學生隻會懨懨欲睡。

其次,教師應理解學生的天性,尊重學生的人格,不能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扼殺孩子的創造性。

再次,要激發全體學生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信心激勵,激發自主力量

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激勵是激發人的動機、調動人的積極性的重要手段,也是心理教育的重要原則。行為科學的實驗也證明:一個人在沒有受到刺激的情況下,他的能力僅能發揮到20—30%,如果受到充分地激勵,能力就可能發揮到80—90%,這充分說明運用激勵機製是促進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重要舉措。激勵的形式有很多種,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語言激勵

我們在教學中,不要輕易否定學生的成果,這樣會給學生的心理帶來不安全感和怕受批判、緊張的情緒,容易抑製學習的積極性。任何時候,教師都應及時鼓勵學生:“你真了不起!”“你真不簡單!”“看,我們的學生多偉大!”即使學生做得不夠好,你也可以說:“你做到這一步確實不容易,你已經努力了。”自信心是創造力的要素之一,教師這種激勵性的語言無疑會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有利於調動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期望激勵每一個學生都是具有獨立人格的個體,他們都渴望得到別人的注意。實踐證明:如果教師能夠準確地把握每位學生的認知特征和人格特征,形成恰如其分的期望,那麼這種期望就會產生巨大的力量,激發學生內在的潛能,並轉化為積極實踐的動力。

(3)情感激勵

學生的學習活動需要認知和情感共同參與。有研究表明:學生的學習情緒良好,大腦皮層就會處於積極思維狀態,就易於激發思維力、想象力和創新力。所以我們應和學生建立真誠的友誼,用自己的真情點燃學生心中的聖火,用真情溫暖每一位學生。真誠,無私坦蕩的微笑,激起的是學生樂觀、自信、善良和友好的品性,以及由此而點燃的積極樂觀的進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