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目標激勵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大到人生理想的追求,小到某一具體行為的實現,在學習上也一樣。目標一經確定,學生往往就把它作為行為方向和行為尺度的舵,有著積極的導向作用。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因人而宜,為每個學生製定適合其發展的目標,用目標激勵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5)榜樣激勵
榜樣是無聲的教育,樹立先進的榜樣,對學生的激勵作用不可低估。而榜樣可以是多方麵的,可以用周恩來總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雄心壯誌來激勵學生,也可以用魯迅先生在三味書屋刻苦學習的事例來鼓勵學生,更可以用發生在學生們身邊的無數感人的故事來教育和激勵學生。教師平時應多注意收集這方麵的信息,因勢利導,樹立先進典型,進行大力宣傳,這樣就會大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當然,教學激勵不僅要有恰當的內容,而且還要有靈活地表達。激勵可以是正麵的激勵,也可以是十分得體的反麵激勵。可以這麼說,抓住時機、采用恰當的形式、從關心學生發展的角度出發對學生的得體的激勵是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強大動力。
教學優化,創造自主空間
提高教學效果和節省時間消耗是教學最優化的標準。優化教學過程,就必須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思想。隻有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來,才能達到教學最優化的標準。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承認學習可能性差異的客觀存在,懂得如何去發現和發展學生的潛力,選擇恰當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從而追求教學過程的最優化。
(1)構建新的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學思想指導下,圍繞教學活動的某一主題,形成相對穩定的係統化、理論化的教學規範。教學模式必須以學生為中心,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和可推廣性,要因地製宜,創造性地選用,這樣才能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2)精心設計教學過程
教學設計一定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律,教學目標製定要適宜,重點、難點要突破,訓練要做到深入淺出,化難為易;要給學生創造獨立的空間和展現才華的機會,精講巧練,培養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意識。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還要特別注意把提問的權力還給學生,並讓學生提一些更富批判性和創造性的問題,多關注現實和世界、社會和人生,對課堂提問要允許學生有錯誤,循循善誘,引導學生發現錯誤,使學生在錯誤中走向成功。
(3)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
教師應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和知識基礎,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具體指導,尊重不同層次學生提出的與眾不同的疑問、見解,肯定不同認知、答案的價值;要采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教會學生善於學習,具有獨立獲取知識的自學能力,而且還應把現代教育技術等多種教學手段運用到教學上來。
(4)優化作業設計
作業如果過於繁瑣和機械,其危害是顯而易見的,最直接的危害,則是增加學生的負擔,抑製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教師在作業設計時應變繁瑣為簡明,變機械為靈活,變封閉為開放,變枯燥為生動。這樣不但能鞏固知識,增長才幹,還能使學生感到學習也是有用和有趣的。
總之,我們在教學實踐中,應切實轉變教育觀念,重視人的發展性和主體性,采用正確的方法和策略,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真正促進每個學生健康、主動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