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惲代英善於讀書致用

惲代英(1895—1931),又名邃軒,字子毅,筆名代英、但一、天逸等。原籍江蘇武進,出生於湖北武昌。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早期青年運動領導人之一。

惲代英幼年時就十分用功學習。在家塾裏讀了不少線裝書,母親陳葆雲就是他的啟蒙教師。陳氏出身於仕宦之家,頗有舊學根底,經常教育惲代英學習唐宋詞詩。惲代英在武昌北路高等小學堂讀書時,因為勤奮好學、聰慧睿智、文才出眾,被國文老師譽為“男奇兒”。

辛亥革命前,14歲的惲代英隨父母去鄂西北老河口。他在父母指導下,在家讀書。通讀了《古文觀止》、《戰國策》、《飲冰室文集》等書。其中梁啟超的《飲冰室文集》最使他感興趣,他從中受到了西洋新學和民主主義思想的熏陶。尚未成年的惲代英,在讀書學習的同時,還堅持寫日記,反省自悟,堅持從各方麵來鍛煉自己。

1913年,惲代英18歲時,考入武昌中華大學文科學習。他讀書非常勤奮,為了尋求改造社會、改造中國的真理,他廢寢忘食地學習著,廣泛地涉獵各個學科的書籍,如中外古今的曆史、哲學、文學等著作。他特別注意對社會實際問題的研究,注意將革命理論與革命實踐結合起來。並開始為上海的一些報刊寫稿。“五·四”前文為《東方雜誌》、《新青年》雜誌等刊物撰寫文章數十篇。在這些文章裏,抨擊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積極倡導民主與科學,提倡民權思想,對勞苦大眾表示了極大的同情。

1917年,為了救國濟世,惲代英又和他的摯友黃負生、梁紹文、冼震等籌辦成立了互助社,出版了內部刊物《互助》。互助社的社員們,經常在一起座談讀書體會,介紹個人思想修養方麵的心得,開展對國家大事、社會問題自由的、熱烈的討論。惲代英還在互助社裏提出了“夫智仁勇三者,一貫之德也,研究以廣其誌,實行以增其勇,於以求仁”的道德標準,製定了“不談人過失,不失信,不惡待人,不作無益事,不浪費,不輕狂,不染惡嗜好,不驕矜”的戒約八則,注意德、智、體的全麵培育,建立了良好的學風,對於形成學人的良好道德素質和作學問的修養,發生了深遠的影響。互助社的許多成員後來成為“五·四”運動的骨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