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第二塊血跡(1)(3 / 3)

首相從長沙發椅上站了起來。

“這個我也想到了。”

“為了便於調查,我們假設信是女仆或男仆拿走的……”

“他們在我家很多年了,十分可靠。”

“你們睡在二樓,沒有直接通到樓外的門,如果有外人走過就會被發現。那麼肯定是內賊,可這個內賊把信件交給誰了呢?交給一個國際間諜或是國際特務,我對這些人很熟悉。他們中有三個可算得上頭子了。他們中如果有一個人失蹤了,我們就有一點兒線索了。”

崔洛尼·候普先生問:“他為什麼一定要出走呢?就不會給各國駐倫敦大使館?”

“這種可能性很小。這些特務是獨立完成任務的。他們和大使館一般是不和的。”

首相點點頭。

“福爾摩斯先生,你說的有理,他一定會親自把它交給總部。我們還要處理別的事情,有了什麼新情況,會告訴你的,並希望你也把調查的結果告訴我們。”

兩位政治家離開了。

客人走後,我朋友思考了好一會兒。打開晨報,我讀起了一件昨天夜裏發生的凶殺案。此時,福爾摩斯歎息一聲,站了起來。

他說:“現在我們需要弄清是誰拿走了這封信。這些人的眼裏隻有錢,我們有英國財政部撐腰。如果他肯賣,我們就買,無論開價多少。這個偷信人,肯定是看看每一家買主誰給的錢多就賣給誰。而能冒這種險的人,隻有三個:奧勃爾斯坦、拉若澤和艾秋阿多·盧卡斯。我要分頭找他們。”

我看了我手中的晨報一眼。

“艾秋阿多·盧卡斯?是高道爾芬街的那一位嗎?”

“是的。”

“你見不到他了。”

“為什麼?”

“他昨晚在家裏被殺害了。”

他驚異地從我的手中搶過了報紙。下麵就是剛才我讀過的那段報紙:

威斯敏斯特教堂謀殺案

高道爾芬街十六號,昨天晚上發生一起謀殺案。這是一條位於泰晤士河和威斯敏斯特教堂之間的寂靜的街道,艾秋阿多·盧卡斯先生在十六號樓房住了許多年。盧卡斯先生,三十四歲,至今未婚,家中有一名女管家和一名男仆。女管家住在閣樓上,很早就睡覺了。男仆外出探親,當晚也不在家中。晚上十點以後,盧卡斯先生一個人在家中,到了十一點四十五分,巡邏經過這條街的巴瑞特警察,看到十六號的門是半關的。他敲了敲門,無人回答。看到前麵的屋子有燈光,他便走進過道又敲門,還是沒有聲響。於是他推門進去,隻見屋裏亂七八糟,一把椅子倒在屋子正中央。椅子旁邊倒著房主人,一隻手抓著椅子腿,心髒被一把刀子刺中,他當時已經死了。殺人的刀子是一把印度匕首。屋內沒有丟失貴重物品。艾秋阿多·盧卡斯先生的眾多朋友一定會為他的死亡而感到悲傷的。

“華生,你對此事怎麼看?”

“純屬巧合。”

“巧合!我剛才所說的三個人中他嫌疑最大了,正在此刻,他卻死了。華生,這兩件事一定有關係。把它們的關係找出來是現在必須做的。”

“現在警察一定什麼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