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少年英雄

隋朝末年,出現了一位曆史上著名的農民起義軍領袖——少年杜伏威。

杜伏威是山東章丘人,家境貧困,從小就失去父母,成為無依無靠的孤兒,隻得給地主家放羊。

當時隋煬帝為了要去揚州遊玩,強迫一百多萬民工去修築運河,弄得千家萬戶無家可歸,四處逃亡。一天,有一大群災民逃到章丘來了,杜伏威眼看著許多人快要餓死,就把他放的羊宰了一隻,給大家吃。這下闖禍了,地主勾結官府,派差役來抓杜伏威去坐牢。

災民們得到消息,就帶著杜伏威一起逃了。可是能逃到哪裏去呢?橫在大家麵前的是一條絕路!眾人都在愁眉苦臉,杜伏威對大家說:“活路隻有一條,大家齊心造官府的反!”

誰也不願白白等死,都覺得他說的對,當場就推舉他當首領,帶領大家造反。不久,他們和淮南幾支起義軍會合起來,一連打了幾個勝仗,聲勢越來越大。這就驚動了隋煬帝,急忙命令江南的留守校尉宋顥領兵前去圍剿。

杜伏威得到消息,知道難敵宋顥的精兵,就將起義軍掩藏在一大片蘆葦蕩裏,各各布置了任務,約定了聯絡暗號,自己帶了幾個人在蘆蕩外等候隋兵。

這天中午,遠處揚起了一塵土,敵人來了。不一會,宋顥帶領大隊人馬來到,他一看麵前幾個衣衫襤褸的起義兵,為首的竟是個孩子,知道就是杜伏威,就大聲命令他們投降。誰知他們一轉身就鑽進蘆蕩不見了。宋顥哪裏肯放過,就帶領軍隊跟進蘆蕩搜索。不但不見人影,自己連東南西北都分辨不出,隻得盲目亂竄,許多人陷進了泥灘。

這時站在一片高丘上的杜伏威,看到隋軍都進了蘆蕩,就發出暗號,命令埋伏在上風處的起義兵點火。他指揮起義軍在蘆蕩外圍守候。

一時間蘆蕩變成一片火海,火海中人喊馬嘶。大部分隋兵都被燒死,少數僥幸逃出來的,大都做了俘虜。宋顥本人也不知道下落。

這一場大勝,使杜伏威聲威大震,大大鼓舞了各地起義軍的鬥誌,終於將隋王朝摧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