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2 / 2)

陸宣公奏議末數卷論稅事,極盡纖悉。是他都理會來,此便是經濟之學。

問:「陸宣公既貶,避謗,闔戶不著書,祇為古今集驗」曰:「此亦未是。豈無聖經賢傳可以玩索,可以討論?終不成和這個也不得理會!」

或問:「維州事,溫公以德裕所言為利,僧孺所言為義,如何?」曰:「德裕所言雖以利害言,然意卻全在為國;僧孺所言雖義,然意卻全濟其己私。且德裕既受其降矣,雖義有未安,也須別做置處。乃縛送悉怛謀,使之恣其殺戮,果何為也!」

牛僧孺何緣去結得個杜牧之,後為渠作墓誌。今通鑒所載維州等,有些事好底皆是。

說者謂陽城居諫職,與屠沽出沒。果然,則豈能使其君聽其言哉!若楊綰用,而大臣損音樂,減騶禦,則人豈可不有以養素自重耶?銑。

方伯謨雲:「使甘露之禍成,唐必亡無疑。」壽昌。

唐租、庸、調,大抵改新法度。是世界一齊更新之初,方做得。如漢衰魏代,隻是漢舊物事。晉代魏,亦隻用這個。以至六朝相代,亦是遞相祖述,弊法卒亦變更不得。直到得元魏北齊後周居中原時,中原生靈死於兵寇幾盡,所以宇文泰蘇綽出來,便做得租、庸、調,故隋唐因之。

唐六典載唐官製甚詳。古禮自秦漢已失。北周宇文泰及蘇綽有意複古,官製頗詳盡。如租、庸、調、府兵之類,皆是蘇綽之製,唐遂因之。唐之東宮官甚詳。某以前上封事,亦言欲複太子官屬,如唐之舊。

因論唐府兵之製,曰:「永嘉諸公以為兵、農之分,反自唐府兵始,卻是如此。蓋府兵家出一人,以戰以戍,並分番入衛,則此一人便不複為農矣。」

唐口分是八分,世業是二分。有口則有口分,有家則有世業。古人想亦似此樣。義剛錄雲:「唐口分是二分,世業是八分。有口則有口分,寡婦皆無過十二」雲雲。

唐節度使收稅,皆入其家,所以節度富。

「杜佑可謂有意於世務者。」問理道要訣。曰:「是一個非古是今之書。」理道要訣亦是杜佑書。是一個通典節要。

朱梁不久而滅,無人為他藏掩得,故諸惡一切發見。若更稍久,必掩得一半。

後唐莊宗善音律,好寵伶優。其卒也,得鷹坊人善友,斂樂器而焚之。所謂「君以此始,必以此終」,豈欺我哉!壽昌。

周世宗天資高,於人才中尋得個王樸來用,不數年間,做了許多事業。且如禮、樂、律、曆等事,想他見都會得,故能用其說,成其事。又如本朝太祖,直是明達。故當時創法立度,其節拍一一都是,蓋緣都曉得許多道理故也。一本此下雲:「所謂神聖,其臣莫及。趙普輩皆不及之。」

問:「世宗果賢主否?」曰:「看來也是好。」問:「當時也曾製禮作樂。」曰:「隻是四年之間,煞做了事。」問:「今刑統亦是他所作?」曰:「開寶通禮當時做不曾成,後來太祖足成了。而今一邊征伐,一邊製禮作樂,自無害事,自是有人來與他做。今人鄉一邊,便不對那一邊;才理會征伐,便將禮樂做閑慢了。世宗胸懷又較大。」

五代時甚麼樣!周世宗一出便收三關,是王樸死後事。模樣世宗未死時,須先取了燕冀,則雲中河東皆在其內矣。本朝收河東,契丹常以重兵援其後。契丹嫌劉氏不援,始取之。

周世宗亦可謂有天下之量,纔見元稹均田圖,便慨然有意。

周世宗大均天下之田。元稹均田圖世未之見。

周世宗規模雖大,然性迫,無甚寬大氣象。做好事亦做教顯顯地,都無些含洪之意,亦是數短而然。

晉悼公幼年聰慧似周世宗。隻是世宗卻得太祖接續他做將去。雖不是一家人,以公天下言之,畢竟是得人接續,所做許多規模不枉卻。且如周武帝一時也自做得好,隻是後嗣便如此弱了。後來雖得一個隋文帝,終是甚不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