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了這些,鄔咲博內心不由一陣激動。她決定抓住“速率差”進行攻關突破,並向輔導自己的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的創造發明老師葛智偉和盤托出了自己的想法。葛老師肯定了她的設想並有針對性地作了些分析,指導鄔咲博閱讀汽車構造與維修方麵的書籍。
有了老師的支持,鄔咲博更是充滿了信心。她先想,國外有沒有這方麵的好經驗可供學習參考的呢?可後來了解到,國外為防止司機誤踩油門發明了一種“全智能無人駕駛汽車”,顯然對我國目前是不適用的。於是,為了找出切合實際的解決措施,她邊學習,邊查資料、做調查,乘公共汽車時站在司機背後看怎樣操作,乘出租車時坐在司機邊上觀察司機腳的動作。
在葛老師的指導下,經過反複的思考、試驗和改講,鄔咲博終於找到了防止司機誤踩油門的好辦法:將油門踏板與刹車係統有機地結合起來,提出了“人腦出錯+電腦糾錯=行車安全”的新型理念。她在油門上裝了一個能分辨腳踏速度的裝置,這種裝置利用紅外探測組在油門踏板的杆運動行程上快速采樣,送至主要有微電腦芯片組成的中央控製器進行迅速判斷。如果判斷為誤踩油門,電磁閥會打開刹車係統,刹住車輪,同時斷開汽車發動機的點火線路,從而防止因誤踩而產生重大車禍;如果判斷為司機正常操作,則中央控製器不發指令、不作幹涉,就像沒有該裝置一樣。
就這樣,“汽車司機急刹車時誤踩油門控製裝置”的模型創製成功了。
由於目前國內外還沒有同類技術和產品,其市場潛力十分巨大。僅以我國汽車擁有量的20%比例配備本發明估算,市場價值可達60多億元。
2000年5月,鄔咲博將發明的總體設想寫成論文交由國家科技部和通用汽車公司聯合舉辦的“全國首屆ITS智能交通係統設計大賽”組委會,成為唯一被允許破格參賽的中學生。同月,鄔咲博又寫信給上海市市長徐匡迪院士談了自己的設想,8月15日,上汽集團總公司技術質量部回函認為這一發明“富有創意,基本原理正確。它將改變目前傳統製動係統方式,同時要進行技術上、經濟上的可行性研究,有大量工作要做……”
鄔咲博的發明裝置以其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榮獲了2000年12月上海市第十屆青少年發明創造比賽一等獎。2001年8月,鄔咲博又參加了由國家教育部、香港周凱旋基金會、中國科協共同舉辦的“明天小小科學家”評選活動,成為全國5名一等獎獲得者之一。有專家感歎:幾百年來在汽車上動個螺絲也不容易,現在居然中學生能發明出這樣的裝置,真是了不起。一位評委賽後見到鄔咲博,第一句話就是:“你快點去申請專利吧!”
能夠取得今天的成績,鄔咲博付出了許多。多年來,她一直在科技之海中盡情遨遊。從1998年到現在這短短的三年中,鄔咲博累計在車模、船模、發明等項目上獲獎達23次。她深知,這一切都離不開從事科技教育工作的舅舅的引路,更不能忘記的是葛老師的悉心指導,而自己今後的道路還很長,還要繼續不斷加油,才能報答大家的關懷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