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內心可能並不知道這個道理,但他們現實裏所謂“重男輕女”的行為,是本能裏基於男孩的性別劣勢而采取的對子女投資的最優化策略,也就是親代培養的最優策略。
可能有人會問,那“窮養男兒富養女”這種被廣為推崇的教育方式怎麼說呢?這不是相悖的嗎?這一點其實跟我前麵說的完全不衝突。“窮養男兒”本質上是說要培養兒子的上進心,讓男孩發奮圖強擁有更多財富,以便有更好的條件成家,並沒有說不疼愛男孩;而“富養女”意思是說,要增長女兒的見識,不讓女孩被男人的甜言蜜語或者一點兒小恩小惠騙倒,其中隱含的本意還是希望女孩能嫁到經濟條件更好的家庭。
因為父母“重男輕女”而感到委屈的女孩們還可以試著這麼想一想,如果自己父母對自己投資很多,娘家很有錢,而嫁過去的婆家卻條件不太好,那麼自己一定會有很多不平衡和怨氣,那麼這段婚姻也更難長久;反之,自己父母對自己不夠偏愛,嫁過去的婆家條件更好,你會更容易感到滿足和產生感恩的心,這段婚姻就會更美滿。
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女孩的一輩子,隻有前麵1/3是在娘家,後麵2/3都是在婆家,大家是希望先苦後甜,還是反過來先甜後苦呢?
因此,我想跟大家說的是,女孩們要體諒自己的父母,父母做的事情很多都是有道理的,我們更要意識到作為女孩,自己是有先天的性別優勢的,同時要理解男孩的性別劣勢。因為如果父母對男孩沒有悉心培養,那麼他長大以後是難以找到老婆的。有個網友開玩笑地說,女孩可以“拎包入住”,話糙理不糙,的確女孩在任何時候隻要願意嫁,一定可以找到一個依靠的。
說回開篇的那位女心理專家。錄完節目之後,在台下我找到那位心理專家,和她聊了聊,說我的看法後,她馬上就想通了,整個人的狀態一下子就快樂明亮起來了,她告訴我,她特別感謝我,終於幫她把多年的心結打開了。
我也很開心能夠啟發她讓她認識到了自己的性別優勢。她漂亮、學曆高,這麼優秀的一個女人卻一直獨身未婚,難免太可惜了。經過這一次,真心祝福她能有一個好姻緣、好歸宿。
在本書印刷前,很欣喜地聽聞這位心理專家結婚了,衷心祝福她!
性別二態性對兩性關係的影響
斯坦福大學生物學、神經學、神經外科教授羅伯特·沙波斯奇(Robert Sapolsky)在他的《從生物學看人類行為》這門課程中曾探討了這樣一個問題:性別的二態性。
有兩個族群,一個族群裏,雄性比雌性體型大,兩性體型有很大差異。我們將這個族群稱為族群A。
另一個族群裏,雄性和雌性的骨架同樣大,雄雌之間的體型差距不大,稱之為族群B。
這兩個族群裏,雄性物種有怎樣的不同呢?
第一,侵略性。族群A,兩性體型差異大,因此具有侵略性;而族群B中,兩性體型相當,雄性的侵略性小。
第二,繁殖成功率。
族群A裏,雄性的侵略性使繁殖成功率產生很大的差別,95%的繁殖是由5%的雄性完成的,雄性之間繁殖成功率有非常大的差異;而族群B裏,所有的雄性一生都有一到兩個孩子。
第三,親職行為。族群A裏,雄性從來不照顧孩子們;而在族群B裏,雄性和雌性為撫養孩子付出的一樣多。
第四,雙胞胎比例。族群A中,雄性不會照顧後代,沒有把精力花在親職行為上,因此雌性是個單親媽媽,如果她生了對雙胞胎,絕對沒有足夠的精力以及足夠的能力撫養兩個孩子。這樣的種群中出現雙胞胎的概率和人類生雙胞胎的概率基本相同,約為1%。
而族群B中,很容易出現雙胞胎,因為這個族群中的雌性不是單親媽媽,有父親有母親,能夠較好的照顧後代。
第五,預期壽命。族群A中雄性花大量精力鍛煉肌肉,而鍛煉肌肉需要消耗很多熱量,並且更容易饑餓。這些雄性有更多的對循環係統不利的睾丸激素,而且由於具有侵略性,這個種群的雄性更容易受傷。因此,體型上兩性差異大的種群A,兩性在壽命上也會有很大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