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潛移默化地進行科學興趣的培養

強調利用語文課中的科學知識培養小學生的科學意識和科學精神,但不能把語文課上成科學課,依然要上出語文課的個性來。例如《植物媽媽有辦法》是一首兒童詩,以形象的比喻和擬人的手法介紹了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識字和理解比喻句的含義是主要的教學任務,植物種子的傳播方式則不必單獨提出來細講。

(2)恰當地把握住分寸

利用科學知識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和探究精神,要會“利用”文章。教師巧作點撥,激起學生的興趣之後要適可而止,不可大講其中的科技原理。如第三冊的歸類識字,介紹了播種機、插秧機、抽水機、聯合收割機、脫粒機、揚場機等農業機械,教師隻須在對比中引導學生知道機器收種要比人力快得多,讓學生產生“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朦朧意識即可。

(3)要善於設疑並恰當地存疑

如教學《動物過冬》這一課時,可設疑:課文裏的小動物是怎樣過冬的呢?讓學生帶著問題來學習全文,在語言訓練的同時獲取有關動物過冬的科學知識。學了全文後,可適當存疑:你們還知道哪些動物是怎樣過冬的呢?讓學生帶著疑問去閱讀有關的課外讀物,這樣既拓展了他們的閱讀量,又豐富了其科學知識。

又如《鳥的天堂》教育學生要保護益鳥,教師就可存疑:那麼,害鳥或害獸是否就可以任意捕殺呢?學生通過課外大量地搜集有關資料後,可進行一次討論,讓他們明白“地球上的一切生物,我們都有理由保護起來,因為這樣才可保持生態的平衡”這一道理。

在培養學生科學意識的教學過程中,也有不容樂觀的問題存在。這就是一些教師以傳統的觀念為指導,重視語言文字基本功的訓練,輕視科學意識的培養。即使為完成教材規定的教學任務,作些科普知識的介紹,也並沒有自覺的行為意識。另一方麵,也有一些教師意識到了培養學生的現代科學意識是具有戰略意義的大事,但由於知識老化,在高新科技方麵仍是“科盲”,做起來力不從心,也隻好搪塞過去。兩者都是令人遺憾的。因而,語文教學又向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接受高新科技知識的繼續教育,承擔起利用語文培養學生科學意識的曆史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