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環境道德觀念(1 / 1)

12.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環境道德觀念

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關係到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環境保護,教育為本,學校教育是實施環境教育的主渠道。

中學生雖然對環境和環境保護工作有了一定的認識和理解,但碰到具體環境行為時,往往是“隻有心動,沒有行動”,不能真正做到知行統一。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我國當前中小學開展的環境教育多集中在環境知識教育和環境危機教育上,缺乏必要、深入和係統的環境道德教育引導,因而對學生的教育實效是十分有限的。學校的德育隻在課堂上傳授,缺乏與內容相關的具體情境,學生沒有情感體驗,就無法對講述的內容產生觸動,更不會將學到的知識升華為自己的理想信念,支配自己的道德行為。要使環境教育富有成效,需要引導學生走進生活、走進社會。

(1)開展研究性學習,培養中學生環境道德,符合道德教育的一般規律。

道德認知理論把人的道德形成過程分為4個階段: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意誌和道德行為。如何把認知通過情感上升到意誌落實到行動上,最有效的途徑是實踐。正是基於此,可以采用研究性學習方式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讓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在活動中去體驗、去感受。組織學生到水泥廠、磚瓦廠、膨潤土廠、活性炭廠附近實地考察,測定附近河水的酸堿度。當同學們看到汙濁的河水、工廠上空滾滾濃煙和排出的汙水,看到廠子周圍樹木枯黃,公路上厚厚的塵埃,深深體會到環境汙染問題的嚴重性,意識到每個人身上肩負的責任。有的學生在日記中寫到:“看到冰溪河的汙染情況,不禁使人十分擔心,難道玉山的母親河就這樣被蹂躪嗎?每一個有責任感的人都會為此不安。我們年輕人更有責任從點點滴滴做起,從日常小事做起,為努力改善環境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為此,同學們在全校師生中發起倡議,要求保護環境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如不能隨地吐痰、不亂丟垃圾、隨時關燈和水龍頭、節約使用練習本、拒絕使用一次性用品等。實踐不僅加深了學生對環境問題的認識,而且在具體的情境裏喚起學生熱愛家園、愛護環境的情感,激發學生關心和愛護環境的社會責任感,並把對環境的責任落實到行動上,達到知、情、意、行的統一。

(2)開展研究性學習,培養中學生環境道德,符合中學生的心理特征。

中學生具有特定心理特征,他們邏輯思維的辯證性有了很大發展,對比較複雜的問題會要求自己從理論上加以分析和概括,還會要求自己把學到的一些理論知識應用於實際。他們不滿足於接受現成的結論,而希望有機會讓他們獨立地觀察、分析,並願意花較多時間和精力去閱讀資料、調查研究,以證明自己觀點的正確性。

例如“關愛地球,拒絕一次性用品”的課題組成員,他們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家庭、社區、餐館、學校食堂及同學對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情況,通過實驗法了解塑料製品的降解情況和對環境的巨大破壞,學生們自己尋找事情的原因,自己去探究解決的方法。通過這些親曆性的活動,使學生在探究中認識到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以及與自身利益的關聯性,並意識到環境保護不僅是國家、企業的行為,而且每個人的生活行為習慣都會影響到環境的改善。

在環境教育中,采用研究性學習的形式,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得一定的環境科學知識和技能,同時能使學生通過親身發現環境問題諸要素的內在因果關係,產生解決問題的積極主動的動機及良好技能,增強對身邊環境的關注和保護環境的責任感。

(3)開展研究性學習,培養中學生環境道德,符合中學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客觀要求。

研究性學習發揮了學生作為認識主體的能動作用,擺脫了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有利於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從而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了科學態度和科學道德,全麵提高學生素質。在課題研究中,老師幾乎不給任何框框,每一步都讓學生自己走,從製定研究計劃到問卷設計、外出調查、資料整理、撰寫論文,都是學生邊思考、邊實踐。

自從參加環境道德研究活動以來,同學們學到了許多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在活動中,他們進行了垃圾分類、環保漫畫、綠色希望工程等宣傳活動及校外的環保考察和交流活動,逐漸改變了同學們對環保的態度,從環保的門外漢變成了熱心的環保小衛士。多次的環保講座、實踐,使學生了解了酸雨的成因,了解了農藥汙染,更了解了冰溪河的昨天、今天與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