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一所學校以一張你學校或孩子學校的照片取代那個煙鬥。在照片下寫著:“這不是一所學校。”這個形式轉喻想告訴你什麼?它引領你看到學校的什麼?或是看到什麼有關組成這所學校中老師、學生、職員及學生家長的因素?它在教育過程中促使了什麼新詮釋?

或許這個形式轉喻表示,學校並不隻是在某一個特定地方孩童學習、老師教導的大建築物,它是所有地方的所有建築物,在那裏所有願意敞開心靈學習的人,都可以在那裏學習以及教導別人自己已經學會的東西。

這不是一個夢再替換一次。將你的形式轉喻擴展到“夢”的概念。

想想關於“破碎”的夢這個觀點。哼……一個夢隻有在它是由一些易碎物質,如玻璃製造時才會破碎。想想你的夢、希望及計劃的彈性。想想看如果把它們像粘土或太妃糖一樣拉長然後對折會怎樣。如果你把它們想成為彈性,它們可能就不會那麼易碎了。

使你的夢能夠耐久、防碎、防震、防水。如果它們對你來說夠重要,你就會將它們形式轉喻,用世上可以最持久的東西來形容它們,如海洋、山脈及天空。

這不是一個承諾“破滅”的承諾?哼……

如果承諾是用鋼鐵製成的,它又怎麼會破得了?但如果這個承諾是裝甲的,那麼它就會很僵硬,僵硬的承諾在某種物理或心理改變時會破滅或斷裂。承諾的僵硬會產生憤怒並因此打破。

跟一般物質一樣。承諾也很容易因溫度而產生變化。它們會因加熱(興奮及熱誠造成)而膨脹,因冷卻(淡漠造成)而收縮。應該有什麼可以用來處理這種持續的膨脹及收縮。

把你的承諾想成一道鐵橋。想一想橋的接縫處,跟互相交錯握著的雙手很像。接縫處就是為了讓夏天時可以熱脹,冬天可以冷縮而設計的。你的承諾也可以有那樣的彈性嗎?

實際點,我們來考慮一下替代方案。想像你已經承諾你的配偶要改變你的生活——如此你才可以與對方過著平和且相互成長的日子,然後你也可以得到類似的承諾。

剛開始,你覺得你快樂地妥協。你們倆都承諾對對盡量地體貼、關心及善於觀察。剛開始幾個禮拜你們真的處得很好,一點也不勉強或容忍地與對方互相配合。

可是不久,承諾破滅,要維持對彼此的體貼變得愈來愈困難。不管為了什麼理由,你原來的熱情已經冷卻,日複一日,你愈來愈不滿於現狀,“可是我承諾過了。”你告訴自己。現在承諾全然束縛了你,因為它是“鐵”一般的事實。逐漸地,這個承諾變成是將你倆分開的憤怒源頭。

這是個常見的情節,在這裏承諾被視為一個僵硬的事情,一個障礙——一個無法自然授受,讓情緒可以脹縮的空間。

應用:借著將形式轉喻膨脹得內容愈來愈多來做一個形式轉喻。在你體內及你周圍尋找幻像及吊詭。打破你的假設,從中學習。

這不是一位士兵這不是一位站在知識邊緣想著:“下一步是什麼?”的美國士兵。這不是一個在邊緣的家庭。這不是一個站在未來邊緣,茫然望向無知的國家。

這是你跟我,而我們正是世界文明的一部份,我們不知道是不是應該往生命中下一步耀然一跳。

在任何時刻後麵,我們每個人都是那個翹起的手指,等著放鬆一彈。將我們彈向我們的命運。

〔思維魔法23〕

從複雜中看出簡樸

連結:部份包含全部。最上頭小金字塔的五個角正反映出整個大金字塔的五個角。

讓金字塔代表你的生活。它可能如同在此所顯現的,以四方底為基,也可能是上下倒反,以頂碰地,也可能是以任何一個三角麵著地。不管是以什麼樣的位置擺放,小金字塔總是以同樣的形狀一個接一個,最後形成如馬賽克的整個大金字塔。

請好好想一下,我們為那個小金字塔五個角所附上的標纖:自我、家庭、朋友、社區以及人際關係——這些都是在其他組成你生活上大大小小片段裏一再出現的。

“反複還簡”(simplexity)是我們為“減少複雜,變為簡樸”的行動所取的名字。請特別注意:金字塔上的所有部分都有相同的形式。這股想要簡化的衝動似乎是所有天才都會有的。

發現:當生活愈過愈複雜時,我們可以在複雜中找到簡樸。隻要我們願意而且已經有了心理準備,我們就可以清除那些使我們分心的東西,使我們看到生活的真正核心。例如,你可以試著平衡你的思考、感覺及作為的極端。試著了解你生活各部份與你整個生活的關係。

平衡極端的行為

即使是調適得最良好、最完全的人也會有極端的時候:當他們的快樂突然被悲傷或是被家中或工作上日常、普通的問題打亂平衡時。

發明:首先,將你知道會影響你生活的因素(如健康、家庭、教育、環境、食物)列出一個單子來。將這些因素畫出來或做個拚貼,利用形式轉喻來代表它們。用金字塔的形式將它們組織起來。你可以以它們在這個金字塔的位置來強調它們的重要性及影響力。

在組織的同時,隨時提醒自己,這個金字塔的每個部分是如何影響你整個的生活。

接下來,想想看你是如何平衡這些因素的。利用翹翹板的形象,你如何在生活上簡單事物與複雜事物間取得平衡?你問題的嚴重性多久就會使你的世界失去平衡?

應用:探索你的生活與金字塔及翹翹板之間關連的意義。再次開始這個形式轉喻的過程:你可以根據這些連結有一個發現嗎?

你可以試著修飾這個翹翹的形式轉喻,如此可以探索得更深刻些。如果翹翹板的一端代表目前你正在做的事情,而另一端代表你為了準備未來而在做的事,這個“不平衡”的形式轉喻對你的生活有何意義?什麼是你目前正在做而且可以平衡你未來的事?那麼什麼又是會造成“不平衡”所以你不該去做的事?

平衡目前與未來是什麼意思?平衡目前與過去又是什麼意思?過去或是未來在你心中所占的份量太重以致於妨礙了所有你目前正在進行的活動嗎?

你可以考慮把你意識的重量轉移,如此目前與未來能夠更加得到公平的均衡。

注意:當你改變這個形式轉喻的任何細節時,等於也改變了它的含意以及你的詮釋。以“工作”代替“目前”,以“家庭”代替“未來”,再來重新試試看。

〔思維魔法24〕

切斷壓力線

連結:你常常被你糾纏成球的問題所困住嗎?你為自己製造多少個糾纏不清的情況?有多少糾纏不清的情形是由於別人要幫你解決問題時所造成?你如何解套?

發現:“自作自受”是句既真實又令人生氣的成語。而且如果我們不作也表達出來時,我們常常會因此得到我們所沒要求的。

我們將許多的壓力放在身上——有些是在我們糾纏的綱上抓到的,有些是我們選擇摧帶的——這些壓力壓在身上就像鐵球及鐵練。

發明:收集顯示糾纏形象的東西:如一碗麵、一捆毛線、蜘蛛網、貓窩、矛盾。

在每個形象下麵,寫一個字或句子表示你的生活中類似那個形象的觀點。例如,如果你對未來感到不確定,你就可以在那碗麵的下麵寫著:“我對未來的計劃:立刻全方位進行。”或是如果你對你的工作覺得不安,你可以在蜘蛛網下寫類似這樣的句子:複雜性增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