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再好好想想你所寫的字及句子。它們對你來說有何意義?這些形象對你說了有關你生活上的事?

應用:繼續在這些形式轉喻中剝絲抽閩。

試著寫下是誰或是什麼造成形象所代表的那種情形。如:你在那捆毛線下可以寫著:“混亂”與“秩序”。

或是再祉上一張圖,顯示是誰或是什麼使你覺得糾纏不清。

看著麵前的形象,開始思考解開糾結的方法。我們相信你會發現答案就在你對形象的回應上。

或許在試著解開這個壓力糾纏的球體時——這個球很像諺語中的高帝結(GordianDnot)——你會大膽地去做亞曆山大大帝曾做的事:把結割掉!把害你動彈不得、糾纏不清的心理及生理問題線一一克服。

在“優先處理事件”纏住你前先為它們下定義將“暫時走離蜘蛛網”成為你每天的優先處理事件。

你的出走可以給你洞察力,這是你要了解自己糾纏的壓力時所需要的。它可以幫助你看出有時候你是蜘蛛,有時候你是網。它可以給你時間及空間來觀察那個結,並看出解開結的方法。

當你在出走時,問你自己:“有什麼需要完成的。”不用注意什麼需要“先”完成。先想出有哪些需要完成,再為它們定下優先次序。

這些日子,我們總是急急忙忙想要一次做完所有的事,一次知道所有的事,所以造成我們神經蹦得太緊,緊到已經快要崩潰了。

或許你的第一優先應該是先暫時停止——或延長——你的時間感。這樣你的壓力及擔優看起來就不人更緊迫。而且在那個輕鬆的“無時間”時刻裏,你可以做一些事情,而這些事情是你在與自己硬加的時間限製賽跑時所做不到的。

〔思維魔法25〕找一份令人滿意的工作連結:找工作可以是危機四伏的。這未必是因為新工作如同打擊犯罪一樣有身體上的危險,而是因為跟你一起工作的人會造成危險——對你的生命形成很大的壓力。

塞勒舉例:

我再也無法忍受了——竊盜——闖空門——躲警察——藏身跳蚤肆虐的廉價旅館,查理,你一定要辭掉聯邦調查局的工作在你決定接受新工作時,想想看這份工作能否培養你的創造力,讓你變得有創作天份。

發現:“保證滿意,否則你的一生可以重來!”沒有人會拒絕這樣的提議。

想想看,你可以嚐試過你會喜歡的日子。如果有哪一部份你不喜歡,你可以要求回到原先的生活——而且不問你任何的問題。

聽起來太好了,所以一定不好?或許。這裏有一個圈套,叫做“未知”。許多人都對於拿安全感與他們不確定的事情交換覺得不安。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會拿他們的一生來這樣做實驗,就像試穿新衣服一樣,一次一次的換人生。還是說大部分的人都會安於他們出生時就決定的一生,就像玩牌時接受別人發給他的牌一樣?

發明:微笑不止是一個快樂的表征。它是一個人內在世界的指標,特別的是它能夠顯示那個人的情緒。在很多情況,微笑是一個人本質的指紋。

觀察世界上的微笑:在家中時,觀察你跟空人及朋友的微笑;工作時,觀察你跟同事及員工的微笑;從一個微笑中看出所有的端倪。請注意每個人眼睛微笑或不微笑的方式。也注意一個微笑所傳達的鎮靜或緊張。你可以考慮以下的例子:

微笑的隱藏含意創造一個遊戲叫“微笑”。在遊戲中你借著微笑的傳達詮釋金字塔情緒。收集人類的照片圖書及雕塑——來自各時期及各文化——然後從讀出微笑傳達的想法中發明一個遊戲。把它加入我“微笑的隱藏含意”之列中。

應用:微笑可以顯示是否滿意,而且微笑可以說出一切。微笑是透露交換資訊的方式之一。不管你是在找工作或是在篩選新工作候選人,你一定會特別觀察微笑:注意自己的微笑,同時也注意別人的。從微笑中你可以知道你跟這位你要雇用你的人,想處時是否真的會覺得很自在、很舒服——或是跟他相處將是百分之百的痛苦及憤怒。微笑是溝通時沒有說出的訊息。

哄人式的微笑感興趣的微笑“我沒有把你當一回事”“我了解……大概吧!”

自大的微笑萬事通式的微笑“我比你聰明。”“我知道你要說什麼。”

苦笑愛心的微笑“我實在找不到“我尊敬你以可以微笑的事。”及你所說的話。”

〔思維魔法26〕拆卸你腦中的牆連結:隨著我們的學習及成長,我們學會區分我們的各種生活經驗、知識有感覺。我們將它們分門別類,這樣我們可以組織它們,接近它們。

這些區隔形成了我們腦內牆的磚瓦與灰泥。不管是在解剖學上或是在心理學上我們都在及中築了迷陣。

這些牆及迷陣可以變成心理障礙,那正是心智成長過程中無法順利的主因。它們是我們現代世界的一個反射:這是個過份劃分的世界,用分類的牆將我們的知識領域分隔成零碎、分裂、沒有連結的混沌狀況。

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在我們腦中的迷陣徘徊,想要知道該開哪一扇門,以及為什麼要選擇那一扇門。在哪一個房間我們會發現自己正在尋覓的東西?哪一個房間有答案?

我們是如何高築這些牆或障礙,使我們的心智局限在小盒子裏?我們原本生來就有完整的感官,我們的心智那時並沒有阻礙我們觀點的那些牆。我們與生俱來的想像力原是打雷加閃電的精彩。生命應是驚人,而不是或人如迷陣。

腦力激湯到底是何時停止的?牆是何時築起的?何時我們才忽然注意到自己已無法再看、再聽、再嚐、再聞、再觸摸、再感覺、再想像我們的世界?

發現:想像力是偉大的鏟平器,它可以像推土機一樣鏟平、拆除掉我們工整、分門別類的牆。

當你不平衡時,建築用水準儀上的“泡泡”就會一直往下滑到工具的一頭。舉例來說,如果你全然住在你自己想像的世界裏,你可能會發現與世界的相處愈來愈難。你跟那些堅持實際想法的人有很大的溝通問題。

那就好像你踏出——或浮出——心理障礙及心理區隔的世界,去看看你身處何處,以及接下來你將往何處。當你將重心幾乎都放在你的想像力及好奇心上時,你暫時失去平衡的舉動,是你可以送給自己最有威力的經驗。

做你自己心智的建築師及建造者發明:夢想——想像那些不可能、不可信或僅僅是尚未實現的事情——是讓你的想像踩平你心理牆的一個方法。

想像一個“單一空間”——一個夠大、可以讓每個人有自己個人宇宙的空間就像馬丁路德金、甘地、佛祖,以及他們之前的夢想家一樣,我們也有一個夢。

在我們的夢裏,各種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的人都在一起工作。他們有開放的心靈,願意跟別人分享他們的見解、資源、遠景以及承諾。

我們的人類都團結一致一起追求一個更大的目的,而且我們也全部與地球上的生態造成連結。隻有當我們了解大家的共通性,我們才能以一個個體(小我)及一整個社會(大我),互相溝通以及茁壯得更好。

在我們的夢裏,人們互相分享所有的東西:知識以及專長,食物以及衣服,愛心及友誼。

人類史上頭一次人們真正互相幫助,因為他們覺得助人比不助人要好的多,也因為他們知道除非每個人都把自己想成一群人、一個人種、一個民族,他們才能以一個種類生存。

在我們的夢裏,政府與銀行合作,銀行與公司合作,公司與社會及家庭合作——而不是居高臨下以“父母”自居。另外父母也與子女使用,而子女也借著觀察這所有的團體的互動而學到相互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