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李晟教女孝公婆

李晟(shènɡ)是唐朝的一個大官,官至太尉、中書令。他有個女兒,嫁給一個姓崔的官員,按當時的習慣家人都稱她為崔氏。

一次李晟過生日,大清早,崔氏就趕回家來為父親祝壽。酒宴剛剛開始,一杯酒還沒喝完,崔家的一個使女就急匆匆地走了進來,湊在崔氏的身邊耳語了一陣。崔氏聽完微皺眉頭,尋思了一會,揮了揮手,使女便風風火火地走了。

酒宴繼續進行,正當眾人酒興正濃的時候,那使女又急急忙忙地轉回來,向崔氏嘀咕了好一陣,好像很為難。崔氏很不耐煩地又把使女打發走了。

李晟是個細心的人,他在高高興興接受客人和晚輩敬酒的時候,觀察到了女兒這邊的動靜。找了一個機會,他把女兒招呼到自己的身邊,輕聲地問:“怎麼,家裏有什麼事吧?”

“沒什麼,大家在給您祝壽,爹爹就不要分心了。”崔氏搖了搖頭,毫不介意地說。

“不要瞞爹爹了,你家裏一定有什麼事,快跟我說來!”

“我的婆婆昨天夜裏犯了病,今天還有些不舒服。女兒怕掃宴會的酒興,再說婆母的病也不太重,就沒有回去,已打發下邊的人去服侍了,若有什麼情況會及時告訴我的……”崔氏如實地回著話,語氣還是那樣淡淡的。

看到女兒這樣漫不經心地對待婆婆的病,李晟很生氣,就嚴肅地說:“你作為人家的兒媳婦,婆婆鬧病,你怎麼能不去服侍照料,卻跑來為我過生日呢!”

“你過生日,女兒不在也是不孝敬啊!況且滿朝文武都在,女兒於席間離開,也不禮貌啊!”女兒委曲地辯解道。

“在家敬父母,出嫁孝公婆。祝壽和服伺病人哪個更急啊?你聽說婆母生病便急忙離去,客人隻會誇李家的女兒有教養。相反,不回去別人倒會說閑話,因為爸爸的官職高啊!”說完,便讓家人備車,送女兒回家,去照料婆母。

崔氏走後,李晟想到女兒剛才的態度與自己過去教育不夠有關,心裏很不安。酒宴一撤,李晟便急忙趕到女兒家,問候親家的病情,並且為女兒今天的失禮,再三表示歉意。

親家母被感動得流下熱淚,因兒媳失禮而生的怨氣,一下子全消失了。

李晟嚴格地要求自己,教育女兒孝敬公婆,受到滿朝文武的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