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艱苦之行(2 / 2)

六載舂粟

唐道亮。趙州欒城人。入封龍山。誦經為業。山侶三十。亮一身既同眾務。日別舂粟以五鬥為度。六載之中曾無廢惰。徒跣三年。六時隨眾。後之講律。聲被東夏。聽徒八百。成講學士者四十餘人。

不作不食

唐百丈海禪師。住百丈山絕頂。每日力作以償其供。或勸止之。則曰我無德以勞人。眾不忍。藏其作具。因不食。遂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語。

贊曰。德如百丈而猶曰不欲以無德勞人。況我輩乎。或謂住持者宜弘法利生。雖日享千金役百夫何病焉。而瑣事力作。非所謂知大體。噫。百丈建叢林。立清規。為萬世師法。豈慮不及此。今若是。凡以愧天下之涼於德而豐於祿者也。

萬裏決疑

唐大隨禪師。有僧問。劫火洞然。這箇壞也不壞。答雲壞。僧雲恁麼則隨他去也。答雲隨他去。其僧疑之。尋師參扣。遍歷山川至於萬裏。

贊曰。古人為毫釐礙膺不肯自瞞。必求決擇痛快而後已。何復以途路為勞。所謂一句隨他語。千山走衲僧者。正指此也。今俾尋師訪道。則跬步而攢眉。逐利趨名。則萬裏而輕舉。行八旬過百邑。遐哉高風。不可覩已。

躬自役作

宋慕喆。臨川人。號喆侍者。住大溈。眾二千指。齋罷必會大眾茶。每放參躬自役作。使令者在側如路人。夜禮拜視殿廡燈火。倦則以帔蒙首假寐三聖堂而已。

卑己苦躬

唐僧藏。遇仁祠則禮。逢碩德則禮。僧俗施拜俯僂而走。當眾務也屈己猶臧獲焉。見人故衣潛加浣濯。或與縫紉。至炎暑夜。脫衣入草莾中。蚊蚋虻蛭唼嚙流血而恒念彌陀佛號。雖巧曆者不能筭數矣。

贊曰。溫陵有言。苦身而作。安坐而食。曲躬而禮。逆立而受。苟非有己利之德。為害非細。此老其免夫。

刻苦事眾

宋雲居簡禪師。初謁膺禪師。與語三日。大奇之。而誡令刻苦事眾。於是躬操井臼司樵爨。徧掌寺務不妨商略古今。眾莫有知者。

行不辭勞

宋圓照本禪師。師永安昇公。昇道價重叢林。歸者如雲。本敝衣垢麵操井臼典炊爨以給之。夜則入室參道。昇曰。頭陁荷眾良苦。亦疲勞乎。本曰。若捨一法不名滿足菩提。必欲此生親證。其敢言勞。

贊曰。掌眾務而不礙商略古今。典炊爨而不妨入室參道。今沙門袖手受供曰吾辦道者也。彼行務者也。是何其與古異也。

常行乞食

(劉)宋道法。燉煌人。專精禪業。後遊成都。王休之費鑑之請主興樂香積二剎。訓眾有法。常行分衛。不受別請。不預僧食。乞食所得。減施蟲鳥。夜則脫衣露坐以飼蚊蚋。後入定見彌勒佛臍中放光照燭三途果報。於是深加篤勵。常坐不臥。元徽二年於定中滅度。

總論

聖王之相傳也曰無逸。佛氏之相戒也曰慎勿放逸。故求法者為法而忘軀。利眾者為眾而忘己。今少年十指不點水。百事不幹懷。擎鉢則曰臂酸。持箒則曰腰痛。蚤夜勤修則曰吾體弱多病。或詰之則又曰愚者用力智者用心。愚修福智修慧。噫。果若而言。非但迦葉以頭陁愚。六祖以碓磨愚。而不捨穿針之福。將無佛亦愚耶。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