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樂品(1)(3 / 3)

若人心樂禪亦複樂不起

亦樂四意止並及七覺意

及彼四神足賢聖八品道

若人心樂禪亦複樂不起者。彼修行人所以樂禪者。欲於無餘泥洹界而取滅度。不起不滅。是故說曰若人心樂禪亦複樂不起也。亦樂四意止並及七覺意者。止結不起謂之意止。有所覺寤故謂覺意。是故說曰亦樂四意止並及七覺意也。及彼四神足賢聖八品道者。夫神足法亦斷結使。於現法中快樂無為賢聖八品道。於現法中亦斷結使快樂善利。是故說曰及彼四神足賢聖八品道也。

善樂於揣食善樂攝法服

善樂於經行樂處於山藪

善樂於揣食善樂攝法服者。如彼行人。以獲斷一切之智。分別食想意不染著。起於食想食。若好若醜意無是非。法服齊整不違先聖所製服飾。是故說曰善樂於揣食善樂攝法服也。善樂於經行樂處於山藪。如佛契經所說。夫經行之人獲五功德。雲何為五。一者堪任遠行。二者多力。三者所可食啖自然消化。四者無病。五者經行之人速得禪定。習道之人得真如四諦微妙之法。聞法意寤。即入深山無人之處禪定習道。即於無餘泥洹界而般泥洹。是故說曰善樂於經行善樂於山藪也。

以逮安樂處現法而無為

以越諸恐懼超世諸染著

以逮安樂處現法而無為者。如彼修行之人。於有餘泥洹界真法自娛樂。漸漸乃至滅盡泥洹界。是故說曰以逮安樂處現法而無為也。以越諸恐懼超世諸染著者。以見道跡越諸苦難。超世諸染著行過三界。為眾祐福田。是故說曰以越諸恐懼超世諸染著也。

善樂於念待善觀於諸法

善哉世無害育養眾生類

世無欲愛樂越諸染著意

能滅己憍慢此名第一樂

如來降神來適王家。觀世非常萬物如幻。舍世王位深山學道積年苦行。坐樹王下成等正覺。七日七夜觀樹不眴。如來爾時即從坐起。詣文鱗龍王所。至彼宮殿而說斯偈。龍聞此偈心開意解。眼目得開睹如來形。愴然揮淚自鄙宿釁。是故說曰。

善樂於念待善觀於諸法

善哉世無害育養眾生類

世無愛欲樂越諸染著意

能滅己憍慢此名第一樂

耆老持戒樂有信成就樂

分別義趣樂不造眾惡樂

耆老持戒樂者。夫學道之人。年雖耆艾不辭勞苦中有退心。雖複年盛目睹世榮而複懈怠。道之在心不問老少。唯在剛烈乃至於道耳。信心以存何往不克。是故說曰耆老持戒樂也。有信成就樂者。人有信心四事難動。正使化作佛形現諸光相。欲來詭調者不能使心移轉。是故說曰有信成就樂者也。分別義趣樂者。人之辯才皆由宿行。億千萬劫乃獲其辯。雖出言教分別諸義。一一所趣不失次緒。從一句義演至百千。終不吐出粗獷之言。是故說曰分別義趣樂也。不造眾惡樂者。夫人無惡則生天上人中受福。是故說曰不造眾惡樂也。

世有父母樂眾聚和亦樂

世有沙門樂靜誌樂亦然

世有父母樂眾聚和亦樂者。如佛契經所說。父母恩重不可得記。若使孝子欲報其恩。右肩負父左肩負母。從生至長周行天地經百千劫。亦不能報父母一日之恩。何以故。皆由父母長養五陰敷張六情使睹光明。推燥居濕隨時扶侍。是以孝子雖欲報恩。百千分未獲其一。是故說曰世有父母樂眾聚和亦樂也。世有沙門樂靜誌樂亦然者。出家學道斷諸恩愛離棄家業。恒行三業不失其操。複為百千群生所見愛念。隨時供養供給所須。出家梵誌勤身苦體求斷縛著。所行清淨不造惡本是故說曰世有沙門樂靜誌樂亦然也。

諸佛興出樂說法堪受樂

眾僧和亦樂和則常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