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勝叢林刺者。此名為色聲香味細滑法。更複有者何者為林刺。所謂林刺者。淫怒癡病最為根本。唯有諸佛世尊乃能除耳。設彼罵我解知無形。內自思惟身為苦器內外無主。分別此身何可貪樂。一病以發四百四病同時俱作。此名身之內患。所謂外患者。荊棘叢林誹謗之名毀形汙辱。或被撾打。如斯之類從外而至。或被蚖蛇毒害百足之蟲。此皆外事來逼其身。猶若泰山不用幻咒奇術之法所可移動。是以比丘欲得離眾苦之本。唯有真如四諦。彼比丘不知苦樂。所謂不知苦樂者。苦至不以為酸楚。樂到不以歡娛。是故說曰。以勝叢林刺及除罵詈者猶如憑泰山比丘不受苦。
不念今後世觀世如幻夢
比丘勝彼此如蛇脫故皮
猶若明行人。意知今世後世變易不停。是故說曰。不念今後世觀世如幻夢比丘勝彼此如蛇脫故皮。
能斷愛根本盡竭欲深泉
比丘勝彼此如蛇脫故皮
所以說此喻者。欲使行人知其深淺。料量正行皆順於法。爾時世尊訓以道德。恐後眾生不別愛本。是故演說知其出源是故說曰。能斷愛根本盡竭欲深泉比丘勝彼此如蛇脫故皮。略說其要欲怒癡憍慢亦複如是。著欲者說其欲。著嗔者說其嗔。著騃者說其騃。
能斷於五欲斷於欲根本
比丘勝彼此如蛇脫故皮
猶如有人身被五係。愁憂苦惱無複情意。後得蒙赦得免危厄。是以如來為喻。欲使後生審知明白是故說曰。能斷於五欲斷於欲根本比丘勝彼此如蛇脫故皮。
能斷於五結拔於愛欲刺
比丘勝彼此如蛇脫故皮
所謂五結者。貪欲結嗔恚結睡眠結調戲結疑結。覆蓋人心使不睹慧明。使人盲冥不睹光明。滅於智慧永斷諸趣。不得至於泥洹。是故說曰。能斷於五結拔於愛欲刺比丘勝彼此如蛇脫故皮。拔於愛欲刺者。刺有三義。欲刺恚刺無明刺。盡斷無餘更不複生。無起滅法見斷五蓋。是故說曰。拔於愛欲刺也。
諸有無家業又斷不善根
比丘勝彼此如蛇脫故皮
彼修行人執苦來久。修菩薩德終日不舍。舍家出學不貪世榮。是故說曰。諸有無家業又斷不善根比丘勝彼此如蛇脫故皮。
諸不有熱惱又斷不善根
比丘勝彼此如蛇脫故皮
所謂熱惱者。一者欲熱惱。二者嗔恚熱惱。三者愚癡熱惱。三熱惱中恚最為上。火所焚燒從欲界乃至初禪地。三毒熾火燒欲界至無色界。能滅此三毒界者。乃為第一無為之樂。是故說曰。諸不有熱惱又斷不善根比丘勝彼此如蛇脫故皮。
斷欲不遺餘如拔不牢固
比丘勝彼此如蛇脫故皮
人之著欲無不喪命。所以然者。皆由意斷心惑之所致。是以聖人先製淫欲。是故說曰。斷欲不遺餘如拔不牢固比丘勝彼此如蛇脫故皮。略說其要貪欲嗔恚愚癡憍慢亦複如是。
愛生而流溢猶蛇含毒藥
比丘勝彼此如蛇脫故皮
人隨愛意不自禁製。漸從欲界乃至三有。流轉五趣不離四生。所以論比丘勝彼此者。彼者六塵此者六情。比丘能滅彼此者。如蛇脫故皮。
諸有斷想觀內不造其心
比丘勝彼此如蛇脫故皮
觀有三觀。欲觀恚觀無明觀。能滅此者乃謂為道士。是故說曰。諸有斷想觀內不造其心比丘勝彼此如蛇脫故皮。
持戒謂比丘有空乃行禪
行者究其源無為最為樂
比丘執行以威儀為本。戒以檢形服以法衣。所行法則不違先聖。有空定意然後名為禪不舍假號。如彼行人受則信解分別其義。求於無為快樂之處。無有饑寒苦惱之患。是故說曰。持戒謂比丘有空乃行禪行者究其源無為最為樂也。
比丘憂忍憂分別床臥具
當念無放逸斷有愛無餘
比丘修行處。樂不以為歡。遭難不以為苦。利衰毀譽無增減心。在閑靜處一意端坐心不流馳。斷諸結使念無想著。是故說曰。比丘憂忍憂分別床臥具當念無放逸斷有愛無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