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梵誌品之二(1)(2 / 3)

心喜無垢如月盛滿謗毀已除

是謂梵誌

猶如月盛滿。清淨無瑕穢無有五翳。眾星圍繞放大光明靡所不照。彼比丘清淨行人。永除五翳無複五結。心得解脫諸覺道品。眾定正受而自圍繞。於中獨尊無有眾瑕。舍世八法毀譽已除。能具此行者故名為梵誌。是故說曰。心喜無垢如月盛滿謗毀已除是謂梵誌。

如月清明懸處虛空不染於欲

是謂梵誌

如秋時月不為五事所翳。清淨無瑕放大光明靡所不照。修行比丘亦複如是。不為淫怒癡五結所翳。能具此行者故名為梵誌。是故說曰如月清明懸處虛空不染於欲是謂梵誌。

避諍不諍犯而不慍惡來善待

是謂梵誌

彼入定人不起諍訟。禪定一意念待喜安。自守五行具足乃名為定。設有惡意來相向者恒以善待。是故說曰。避諍不諍犯而不慍惡來善待是謂梵誌。

解微妙慧辨道不道體行上義

是謂梵誌

諸有人聞籌量算計圖度萬物分別義趣。一一分明辨其道趣。可就知就可舍知舍體行上義。所謂上義者。滅盡泥洹是。能具足此法者故名為梵誌。是故說曰。解微妙慧辨道不道體行上義是謂梵誌。

諸在人間乞索自濟無我無著

不失梵行說智無崖是謂梵誌

或有貴族姓子。從四姓中出家學道。舍憍慢意去高就下不著榮冀。在在處處周旋往來。興有佛事恭奉三寶。若得衣食床臥具病瘦醫藥。便為咒願使彼施家世世受福。或以神足騰在虛空作十八變。施主見者莫不歡喜。便從受法皆得開悟。能具此行者故名為梵誌。是故說曰。諸在人間乞索自濟無我無著不失梵行說智無崖是謂梵誌。

若能棄欲去家舍愛以斷欲漏

是謂梵誌

如彼行人盡能斷欲。親近道門愛而不舍。或有梵誌未盡究竟。欲意未斷貪著五樂。雖稱梵誌不離於欲。諸有學人永滅欲漏不習恩愛。能具足此行者故名為梵誌。是故說曰。若能棄欲去家舍愛以斷欲漏是謂梵誌。

慈湣於人使不驚懼不害有益

是謂梵誌

眾行之要四等為本。恒當慈湣加被眾生。見有恐懼懷憂惱者便往恤化永處安隱無害於人興致供養。能具此行者名曰梵誌。是故說曰。慈湣於人使不驚懼不害有益是謂梵誌。

避怨不怨無所傷損去其邪僻

故曰梵誌

行人執意誌操不同。用心平等設見怨家視如赤子。慈心普等平均無二。猶若忍心如地平等如秤。[蜎-口+曰]飛蠕動蚑行喘息。視如己身念之如父念之如母念之如子念之如身而無有異。能具此眾行者名曰梵誌。是故說曰。避怨不怨無所傷損去其邪僻故曰梵誌。

於後於前及中無有無操無舍

是謂梵誌

猶如有人。於未來世不作眾惡行。已不作當不作。於過去世不作眾惡行。已作眾惡行。已不作當不作現不作。及其中間作眾惡行不作眾惡行。已不作當不作現不作。能舍此眾惡行者故名為梵誌。是故說曰。於後於前及中無有無操無舍是謂梵誌。

去淫怒癡憍慢諸惡針貫芥子

是謂梵誌

如彼行人欲為汙心。不得至於虛寂之道。除去憍慢諸不善法。便得漸進至泥洹境。猶若針貫芥子終不可得。彼心亦複如是。不為淫怒癡係所拘礙。能具此行者是謂梵誌。是故說曰。去淫怒癡憍慢諸惡針貫芥子是謂梵誌。

城以塹為固往來受其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