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證綜指2001年6月1日~2003年6月10日的日K線走勢圖從股價高低中獲得優質股票的技巧在股市中,選股有很多方法。而現在編者提供給投資者的選股方法較為獨特,既與基本麵無關,又與技術麵無關,純粹是從股價高低這個角度來考慮的。當然,所選的股票不能是問題股,而是質地還是相對較好的那一類股票。

風險最小的選股方式,是選擇那些股價比其最高價已經跌去了大約90%的股票。一般來說,如果一個股票基本麵沒有什麼重大問題的話,股價跌掉90%,基本上就跌到位了,選擇這種股票下跌空間很小,但上升空間很大。比如,東軟股份(600718),2000年7月最高價到過53.59元,2005年7月最低價跌至5.33元,在這個價位附近買進獲利就非常大。

風險很小的選股方式,是選擇那些股價首次創曆史新低的股票。股價首次創曆史新低,日後往上回升的概率超過八成。因此,在股價首次創曆史新低(請注意:是股價第一次創曆史新低,而不是指第二次、第三次……)時買進風險很小,安全係數很大。比如,工大高新(600701),在1999年6月從24.58元見頂回落後,就一直延續下跌趨勢,在2002年1月首次跌破該股於1996年9月創下的曆史最低價6.50元後,股價就形成了觸底反彈的走勢,反彈的幅度達到了63.6%(從6.05元漲到9.90元)。

風險較小的選股方式,是選擇那些股價見底回升後,股價還處在曆史中間價以下的股票。曆史中間價計算方式是:(曆史最高價+曆史最低價)÷2.比如,上海貝嶺(600171)曆史最高價是40.5元,曆史最低價是4.9元,曆史中間價則是:(40.5元+4.9元)÷222.7元。2007年2月2日,該股股價為6.5元,顯然這個股價離它的曆史中間價還有相當大的距離,買進後預計上升空間很大。此外還有生益科技(600183)曆史最高價是28.1元,曆史最低價是3.4元;錦州港(600190)曆史最高價是19.78元,曆史最低價是3.19元,等等2007年年初時,這些股票的股價離曆史中間價都有很大的距離,買進風險也相對較小。

當然,上述選股方法純粹是從股價因素考慮的,但真的操作起來,還是應該結合個股的基本麵、技術麵因素進行綜合考慮,這樣獲勝的概率就更大。此外,該方法一般適合老股、不太適合新股,操作時還是要遵循“買進要謹慎”的原則,以分批買進為宜,這樣就能把風險降到最低限度。

投資白馬股時的技巧

投資者在投資股票是常常會遇到一種問題:白馬股能不能買。就產生了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可以馬上買進,買晚了成本就上去了;另一種觀點認為該股目前還處於盤勢,是上是下還難以判斷,因此不能買入。否則,買了後,萬一盤整後股價往下突破,那就被套住了。

(該股往後走勢見)看了走勢後,編者基本上同意第一種觀點。通常,選擇白馬股時,聚要股價有向上運行的跡象(更何況從看,該渡已創了新高,均線已這樣做的理形成多頭排列),股價上漲不離避就可以大膽買進。

由是:因為選擇白馬股不同予選擇熏馬股,兩者在操作上有很大的區別:

第一,選擇黑馬股或其他題材的股票,你在買進它時,首先要看大盤的顏色,如果大盤走勢很壞,個股走勢再好一般也隻能放棄(因為在很多情況下,它們會出現補跌),通常,隻有當整個股市回暖了,選擇個股才有勝算的把握;而選擇白馬股則不同,雖說大盤走勢不佳也會對其產生不利的影響,但總的來說其長期走勢與大盤走勢好壞關係不大。比如,2001年6月滬深股市見頂後,連跌5年,大盤指數跌去一半,個股普遍跌了百分之七、八十,但一些白馬股,如深萬科、鹽湖鉀肥等股價卻照漲不誤。因此,根據高手選股經驗,選白馬股建倉不需要過多考慮大盤走勢如何,說得絕對些,一旦大盤暴跌影響到白馬股出現深跌,此時正是天賜良機,是有心人逢低吸納的好機會。

下麵我們來看一個實例。鹽湖鉀肥(000792)是滬深股市著名的白馬股。該股從1997年上市後的10年裏,股價漲了30多倍。根據計算,該股經過曆年分紅送股,1997年上市日收盤價9.69元(實際成本已降為0.85元),截至2007年2月13日,該股收盤價為29.76元,股價上漲了3501%,10年裏漲了30多倍,這是何等高的收益?

有人說,該股如此漲法即使想買它也沒有機會了。其實這樣想完全錯了。我們先看看鹽湖鉀肥的走勢,該股1997年9月4日上市,當天收盤價為9.69元,高出4.35元的發行價僅一倍多。作為一隻來自西部地區上市公司的股票,當時並不怎麼引人注目。之後,該股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又從9.69元跌至7.45元,在這之後的一年裏,它衝高到12.41元後又跌至7.53元。從該股月K線圖可以看出,該股10年來每一次衝高後都會有一個向下調整過程,有時調整幅度還很深。對有心的投資者來說,它每一次向下調整都是買進的良機。可以說,該股10年來就是在大家不知不覺中,以進二退一的方式漲了幾十倍,這讓長期持有它的投資者賺得缽滿盆滿。從該股走勢中,我們還可以發現一個現象,白馬股上漲與大盤走勢並沒有多大關係。比如,鹽湖鉀肥自2003年之後,全然不顧當時的熊市環境而大漲,2003年該股上漲了61%,2004年上漲了70%,2005年上漲了50%,2006年上漲了167%。

或許有人對鹽湖鉀肥這樣上漲有諸多疑問,以為股價上漲是人為炒上去的,漲得越高將來跌得也越慘。我們說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確實,對一些純粹靠概念炒上去的股票,因為它本來是沒有什麼投資價值的,從哪裏漲上去也會從哪裏跌回來,這樣的股票在滬深股市中並不少見,很多投資者都吃過它們的苦頭。但白馬股與其有本質差別,漲上去就漲上去了,它不會讓投資者坐過山車,即使回調,也是因為短期內漲幅過高進行一次技術性的修正而已,它不會把過去上漲的部分都跌掉(除非白馬股基本麵惡化,淪為劣馬),跌也隻是跌漲過頭的那一部分,而總體趨勢仍是向上的。

為何白馬股總體趨勢是向上的呢?因為它們的上漲都有實實在在的經營業績在支撐著。比如,我們仍以鹽湖鉀肥為例,該股10年裏股價漲了30多倍,如果你看了該公司的利潤增長情況,你就會感到該股這樣上漲是完全正常的,因為該公司的利潤增長率十分驚人。資料顯示,1996年該公司的淨利潤為3854.04萬元,但過了10年,2006年公司的淨利潤已經高達81192.92萬元,每股收益為1.0578元,lO年裏淨利潤增長了20多倍。從有關數據中我們了解到,從1996年至2006年,10年來該公司的淨利潤一直都是增長的,沒有一年下滑,特別是近3年公司進入高速增長階段,2004年的淨利潤比2003年增長了202.820K),2005年淨利潤比2004年增長了74.94%,2006ff:淨利潤又比上年增長了57.42%。從這個角度說,股價10年裏漲了30多倍,並不是炒出來的,而是公司創造出來的,因為公司的利潤增長了20多倍(再加上白馬股的未來前景被市場看好,其估值比一般股票要高,這樣10年裏股價上漲30多倍也不會讓人感到意外了)。我們如以該公司2006年每股收益1.0578元計算,截至2007年2月13日,該股當日的收盤價為29.76元,其市盈率為28.13倍。PEG(市盈率與複合增長率之比)為0.79,也就是複合增長率高於市盈率,估值完全屬於合理區域。由此可見,該股10年來的上漲是一種合情合理的上漲,這也是白馬股與沒有實際價值,僅憑概念炒上去的一些黑馬股的本質區別。前者漲上去就漲上去了,後者漲上去往往還要重新跌回原地。

投資者這裏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無論是因大盤走勢不好而引發白馬股出現暴跌,還是因市場熱點不在白馬股上,至使其出現深幅回調,應該意識到這都是買進的良機。不過,這樣的操作方式並不適合失寵的黑馬股。因為有很多靠概念炒上去的黑馬股本來就沒有什麼投資價值(編者按:靠概念炒作的股票,一般隻有投機價值,而沒有什麼投資價值),在大勢向好時,其概念得到市場認同時,它會受到一些人狂熱追棒,股價漲了又漲,但一旦在大盤走勢嚴峻或其概念過時,不再成為市場熱點而被市場冷落的情況下~會跌了再跌,低了再低,向它的真正價值回歸(雖說有時因為跌幅過深,會出現技術性反彈,但這樣的機會一般人很難把握)。比如,一些在牛市中靠題材炒上去的個股曾經風光一時,股價高時達到過四五十元,但一旦炒高後被市場拋棄就會跌跌不休,跌去百分之~A-I-,當時有的投資者認為它股價低了,買進後再來個腰斬。這樣的情況在過去經常見到,可以說屢見不鮮。更糟糕的是,它們當中有的基本麵出現了嚴重問題,如達爾曼、托普軟件、科利華等一批昔Et風頭十足的大黑馬,最後被勒令退市了,投資者就會全部輸光。一想到這種嚴重後果,就讓人有一種不寒而栗的感覺。第二,我們知道選股要看個股的基本麵,雖然,白馬股的基本麵也存在繼續向好或向壞(變質)的問題,但識別白馬股變好變壞,比識別其他股票變好變壞相對容易得多,這是因為白馬股的基本麵好壞主要看它的經營業績,可通過財務報表查閱,一看就能明了;但要了解題材股的基本麵就太難了,看經營業績不是主要的,看題材真假才是主要的,而題材虛虛實實是很難捉摸的。比如,某一個股票經營業績很差,被市場冷落在一旁,後來它有了實質性的資產注入、資產重組等題材,那麼這個股票基本麵就開始向好了,就會演變成黑馬,但是,如果後來因某種原因,資產注入、資產重組都取消了,那麼這個股票的基本麵又開始變壞了,所有這些往往都是在暗箱中操作,外麵人是不會知道的。還有一種情況,某個股票的基本麵從來就沒有變好過,所有的利好消息、所有的題材都是莊家憑空製造的,而局外人一直蒙在鼓裏。所以,對普通投資者而言,如無高超的市場分析能力,看不懂盤麵走勢,要想識別題材股的基本麵好壞幾乎是不可能的。這也就是說,題材股什麼時候基本麵開始向好,要變成黑馬股了,什麼時候基本麵開始向壞,黑馬要變成劣馬了,普通投資者是無法知道的。因為股市裏信息是非常不透明的,除了炒作該股的主力和極少數知情人之外,局外人是很難把握的,所以,上當受騙是常有的事,這樣的事例在滬深股市中舉不勝舉。

正因為白馬股信息比較透明,因此投資者選白馬股時隻要盯住其經營業績(尤其是主營業務)就不會出大問題,隻要其經營業績繼續向好,就可以積極地逢低吸納,而不必過分看重技術走勢。即使要從技術麵上對它把關,防止所選的白馬股因基本麵突然變壞使投資遭受重大損失,當事人也隻要用半年線(120日均線)、年線(250日均線)就可以鎖定風險了。比如,白馬股的股價出現調整,股價隻要守住年線就可以繼續看好,守住半年線就可以積極看好。曆史經驗已反複證明,對真正的白馬股堅持逢低吸納,將來必定會有豐厚的回報。

萬科A(000002)2005年7月1日~2006年3月28日的日K線走勢圖收盤價線走勢圖買賣點的定位技巧在下麵的7-21的圖示中,我們將看到一張某時刻的分時走勢圖。也許很多的投資者在學習了前麵的內容後,會很容易地找到A、B兩個賣點和C、D兩個買點,事實上對於這些賣點、買點還是有很多運用技巧需要注意的。

這是2006年7月27日~2006年11月6日上證指數60分鍾收盤價線走勢圖,大家隻要先在①、②兩個低點處畫一條直線,再以③高點為定點畫一條與之平等的直線,此時你就可以清晰地看出,當時的上證指數60分鍾收盤價線走勢正運行在一個上升通道裏。

上證指數2006年7月27日~2006年11月6日的60分鍾收盤價線走勢圖根據上升通道的原理,在收盤價線觸及或接近上軌線或下軌線的地方,即可作為短期賣點或買點,這樣就很容易確定A、B兩處就是短期賣點,C、D兩處就是短期買點。

一般來說,一個上升通道形成後,它都會延續一段時期,因此,投資者隻要按照上升通道的規則進行操作,獲勝的概率就很大。有人問,如果股指跌破上升通道如何操作呢?這裏有兩種方法可供選擇:第一種方法是,當股指第一次跌破上升通道時,可逢低適量買進,在股指回升到上升通道之內,再加倉買進。為什麼這樣操作呢?因為考慮到第一次跌破上升通道,以假跌破居多。所以,如果你是激進型投資者,首次跌破上升通道就是一個很好的買進機會(編者按:這裏是指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跌破另當別論,因為第二次、第三次跌破下跌的概率要比第一次大得多)。當然,這種方法不適用於穩健型投資者。因為,雖然說股指(股價)首次跌破上升通道以假跌破居多,不過也有真跌破的,盡管出現次數較少,但它畢竟發生過。因此,我們認為激進型投資者願意多冒些風險,股指(股價)首次跌破上升通道時可選擇買進,但穩健型投資者希望少冒些風險,股指(股價)首次跌破上升通道時就不能買進。作為穩健型投資者可選擇第二種方法進行操作,這種方法是:股指(股價)首次跌破上升通道時(見箭頭E所指的畫圈處)可采取觀望的態度,等股指(股價)重新回到上升通道裏再買進(見箭頭F所指處)。

另外,大家要注意的是,在股指(股價)跌破上升通道之後,或是一路跌下去,或是經過反抽確認跌破上升通道有效後,又跌了下去,遇到這兩種情況,不論激進型投資者還是穩進型投資者都應順勢而為,原來準備打算買進的就不能買進,手裏有籌碼的則要趕緊拋掉,止損離場。這也是根據上升通道操作的一個原則,這個原則應時刻牢記,是千萬不可疏忽、忘記的。

依據周K線把握股價走勢時的運用技巧

現在一些投資者作股票投資時越來越理性。在進行技術分析的時候,他們主要通過K線來分析股價走勢,因為周K線信號要比日K線信號真實、可靠,同時它又比月K線信號反應靈敏,便於投資者及時抓住投資機會,規避市場風險。如下所示,這是兩張周K線走勢圖,我們可以從其中總結出有規律性的東西。

(該股往後走勢見)(該股往後走勢見)專家認為的後市可以看好,的後市不容樂觀。在操作上,對應采取中線做多的策略,激進型投資者現在就可以買進,穩健型投資者可等股價再次抬高時跟進;對應采取逢高出局的策略,穩健型投資者現在就應該止盈或止損離場,激進型投資者可以暫時持股,看下一步走勢後再說,如發現股市有掉頭跡象,應立即退出。

從表麵上看,似乎很難判斷、的走勢誰好誰壞。因為中的個股已創了近期新高;而中的個股,底部的低點在抬高,上周的收盤價(15.17元)已高於前一個高點的最高價(15.10元),這樣也算創了新高。的缺陷是方該股創新高後,走勢疲軟,形成了陰多陽少的K線格局,表明該股有向下回落的跡象;的缺陷是上周股價創新高時拉下一根比較長的上影線,不過,這根上影線是主力在試盤呢,還是上檔壓力所致,這就不清楚了。但不管怎麼說,該股主力還在,做多的力量占據了優勢。因此,僅從表麵現象看,是分析不出、誰優誰劣的。

但是如果我們撇開表麵現象,抓住其中一些關鍵性的東西進行分析,就能真正看出誰好誰壞了。那麼,這些關鍵性的東西是什麼呢?簡言之,就是“創新高站穩”、“成交量放大”、“30周均線向上”、“MACD走到O軸上”。老股民經我們這樣一講,或許心裏就有數了。但新股民可能還不清楚,這裏我們就把話講的明白些。所謂要抓住一些關鍵性的東西,就是指投資者在分析周K線走勢圖,評價一個股票創新高後可能會出現什麼變化時,一定要緊緊抓住以下四個方麵,即:一看股價創新高後能不能站穩腳跟;二看30周均線是在向上移動還是在向下移動;三是創新高時成交量是不是在明顯的放大;四看MACD是在O軸之上運行還是在O軸之下運行。

依據周K線中線買入操作示意圖這四個方麵我們畫成示意圖(見、)進行表述,就更加清楚了。比如,我們從中可以看出,對理想型的圖形可以積極的看多、做多。但理想型圖形有嚴格標準,即股價創新高時必須得到成交量的支持,而且這種創新高是有效創新高,不是什麼曇花一現式的創新高,與此同時,30周均線開始向上移動,MACD回到了0軸之上運行。也隻有到這個時候,投資者才能對它積極看多、做多,操作起來才有較高的勝算率。否則,上麵幾個條件缺少了一個,投資者對其後市能不能向好就要打一個問號,缺少的條件越多,就越不能輕易對其看多、做多。相反這時應該保持一份警惕,如發現股價創新高後有掉頭跡象,即應馬上逢高出局。

依據周K線逢高賣出操作示意圖

如果我們懂得了在進行周K線分析時,隻有抓住那些關鍵性的東西才能對行情作出正確研判的道理,那麼,對的後市自然就應該看好了,而對的後市也就不應該看好了。

說白了,我們看好的後市,是因為該股創新高時成交量明顯放大,30周均線開始向上移動,MACD也回到了0軸之上。目前該股K線陰多陽少,但並沒有破壞該股的上升格局,雖然它創新高後出現了回抽,但這個回抽的價格仍在合理範圍之內。如不出意外,估計回抽後,股價不久就會返身向上。所以,投資者看了後,應該對其采取中線做多的策略,及時抓住難得的投資良機。

中青旅(600138)2005年2月~2007年2月的周K線走勢圖那麼,看淡的後市又有什麼依據呢?我們從中看出,該股在創新高時拉出了較長的上影線,這至少說明該股創新高並不流暢,這就使人們有理由懷疑這次創新高是假的。另外,更使人擔憂的是,該股30周均線在向下移動,MACD也在0軸之下運行,創新高時又沒有放很大的量。種種跡象表明,目前該股走的是一輪反彈行情,現在反彈行情已盡尾聲。根據這個判斷,我們認為對該股應該采取逢高出局的策略,投資者如不及時撤退,就存在著很大的風險。

氯堿化工(600618)2001年11月~2003年11月的周K線走勢圖怎樣抓住股價上升的投資機會股票下跌容易上漲難。在股票市場中,從K線中找到一些可靠性較強的下跌信號很容易,但要找到一些可靠性較強的上漲信號就沒有那麼容易了。在中很多的投資者都沒有分析出股價上升的基本走勢,致使大好的投資機會從我們的眼皮底下溜走。

某股票走勢圖這種K線組合叫“上升三部曲”。上升三部曲在低位出現,隱含著主力強力做多的意願。如不出意外,在上升三部曲出現之後,股價都會形成一輪較大的升勢。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在低位抓住上升三部曲,往往也就抓住了一隻潛力股。但遺憾的是,上升三部曲在低位出現時,很多人都不認識它,以至錯過了一個很好的投資機會。在過去,我們總以為不懂K線的人不認識它,懂K線的人會認識它,但我們後來發現一些懂K線的投資者在它出現時,也把它疏漏了。這是怎麼回事呢?經過調查,我們才弄清原因,原來標準的上升三部曲形與實戰中出現的上升三部曲圖形有較大的差異。一些投資者隻記住了標準的上升三部曲圖形,麵對變化了的上升三部曲圖形就不認識了。

某股票走勢圖為了便於進一步深入分析,我們先來回顧一下,標準的上升三部曲圖形究竟有哪些特征?傳統的K線理論在描繪上升三部曲圖形特征時是這樣說的:①它出現在上漲途中;②由大小不等的5根K線組成;③先拉出一根大陽線或中陽線,接著連續出現3根小陰線,但都沒有跌破前麵的開盤價,隨後出現一根大陽線或中陽線,其走勢有點類似英文字母“N”。

上升三部曲示意圖我們知道,K線理論是從國外引進的,經典K線理論對上升三部曲的解釋,經過前人無數次反複推敲,自然不會有什麼原則性錯誤,要說錯誤,錯就錯在一些投資者過於機械地看待和理解K線理論了。比如,K線知識告訴我們,上升三部曲圖形中左右兩邊的兩根大陽線夾著3根小陰線,但這樣的圖形在現實中很難找到。如果我們在現實中看到兩根大陽線中間夾著很多陰線,或者是一連串的陰多陽少的K線,那是否屬上升三部曲呢?一些人看著就犯糊塗了。但以後的事實證明,這些人都看錯了。那麼,為什麼會看錯呢?因為他們隻是機械地記住了標準的上升三部曲的圖形,而淡忘了上升三部曲圖形所表現出來的真正含義。上升三部曲的真實含義是:主力發動行情前先拉出一根大陽線進行試盤,接著就連拉小陰線,或者以陰多陽少的方式進行壓盤,以此來洗清浮籌,正當一些投機客紛紛看淡時,此時主力會突然發力,再度拉出一根大陽線,宣告一輪震倉洗盤暫告一個段落,接下去就要發動向上攻勢了。可見,投資者在了解上升三部曲的真實含義後,對一些變化後的上升三部曲圖形就能慧眼識寶,不會看走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