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西部不再遙遠下(2)(1 / 3)

在第一屆烏洽會上,展示在中外客商們麵前的新疆令他們驚羨不已:新疆存:它5400多公裏的漫長邊境線上有與8個國家接壤的20個邊境口岸,這為對外貿易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它的地卜。、地下資源十分豐富:未開墾荒地1.3億上,有人說它是中國的最後塊農耕儲備地;在目前世界上發現的50多種礦藏中,新疆占了40多種,而目儲景豐富;新疆的能源資源尤為引人矚目,大然氣儲量有一:7多億噸,煤炭資源占全國的39%。

天山北坡已初步建立了比較齊今的石油工業體係,克拉瑪依成為西部最重要的石油基地。沿大山北坡,一些新興的城市I上在崛起:烏魯木齊、克拉瑪依、石河子、奎屯、昌占、五家渠……

還有滿布天山南北的廣闊草原、森林資源,以及享譽國內外的瓜果和畜產品……

旅遊資源當然不能忽略:,山、大漠,天池、哈納斯湖、高昌古國、樓蘭古城、羅布泊……

一條東起連雲港、西至荷蘭鹿特丹的新亞歐大陸橋橫貫整個新疆,加上便捷的々屮運輸,使交通不再成為製約新疆對外開放的障礙。

有遠見的中外企業家、財團不難掂量出新疆潛在的巨大商業利益,他們瞄準了這個新的投資地區。

然而,在立項簽約的最後一一刻,一些精明的企業家最終猶豫了。

當他們拿著手中的電話向外羿聯絡時,他們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通信障礙,有人詼諧地說在新疆打個閏外電話,撥得你滿頭大汗,仍然是“千呼萬喚出不來”。

落後的通信設施使新疆的投資環境大打折扣。

一位被東道主的熱情而感動的美國客商臨走時說出了自己的考察結論廣新疆的其他投資環境,資源優勢像磁鐵一樣吸引著我,可通訊聯絡跟不上,就無法把握市場。什麼時候這種現狀改變了,我會立即來的廠拒絕得合情合理。

東道主隻有把尷尬的微笑凝固在臉上。

僅此,新疆每年因通訊設施不完備而使洽談項目流產的不計其數。

有識之士發出慨歎,要使新疆經濟騰飛,必須打破製約它的瓶頸落後的通信設施。

實際上,自治區的決策者們也早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並開始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1992年9月,也就是第一屆烏洽會舉辦的那個月份,一個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倡導發起,獨聯體五國和我國郵電部代表關於興建亞歐陸地光纜的研討會在北京召開。這是一次並不引人注意的重要會議,《中央電視台》也隻是用簡短的畫麵報道此事,會後便悄無聲息了,然而,它就是後來引起舉世矚目的亞歐通信光纜工程的前奏。

1993年4月,亞歐光纜沿線口國的郵電部長們雲集烏魯木齊,正式簽署了《亞歐光纜建設協議》。

1993年口月,有關部門將亞歐光纜蘭烏通信工程正式定名為“9311”工程,承建資金將由澳大利業政府貸款並提供光纜設備。一次次商議,一項項協定都在向實質性方向推進著……

1994年3月,北京。

參加第八屆全M人大一次會議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代表顯得格外興奮,他們敏感地意識到,他們所關心的亞歐陸地光纜工程將在會議期間敲定了。

3月屮旬的天,李鵬總理興致勃勃地來到新疆廳聽取代表們的發言。當莩鵬總理詢問代表們還有什麼建議時,代表們關心地問:亞歐光纜蘭烏段工程什麼時候才能開通?

李鵬想了想說1995年底。

能不能再快些,能趕在1994年9月1日的洽洽會之前開通就好了,代表們說出了心中蘊藏已久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