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西部不再遙遠下(3)(1 / 3)

——步兵X閉。全閉4月1日進駐施工地點,4月4日開工。參加施。丁人員1586名(幹部146人,戰十1440人)。施工線路遇大小石山32座,河流32條,沼澤地23處,公路五條,遇岩石地段22公裏,混膠凝地段38.7公裏,鹽堿鈣地段46公裏,沙礫石地段71.4公裏,鬆土地段3.3公裏。日施工時間12小時以上,最長達17小時,上人均開挖纜溝55米,遭8級以上大風襲擊18次,寒流2次。損耗十字鎬1612把……動用車台次1500次,消耗油料88噸,爆破4萬餘次,使用了火索5萬米……

——步兵x團,4月9日山下……

——步兵x團,3月30日山上開工……

看完那些枯燥的數字,雷師長走出屋子,下了樓,上了一輛隨時等候在那見的北京213吉苦,向施工點馳去。

作為一名50多歲的全師“第一把手”,雷師長完全可以坐在辦公室裏“遙控”指揮,可他偏要來到第一線和施工宮兵們一起摸爬滾打,他相信在最困難的場合領導的榜樣力量是無窮的。在他的帶動下,師黨委規定,參加這次施工的師領導不少刺米,團正職不少於50米,團副職不少於60米,營職不少於80米,連職不少於120米。各級幹部以身作則的模範行動,像無聲的命令,極大地調動了全師官兵的施工積極性。

雷師長在800裏施工現場馬不停蹄地跑著,檢查,指導,噓寒問暖,排憂解難……一個月時間,車上的裏程表增加了13000公裏,按平均每天400公裏和時速80公裏算,他每天將有5至6個小時顛簸在性能不好的車子上。

哈密決戰,該師某團1500名官兵,為搶在友鄰部隊前頭,搶在駱駝圈子令人聞之卻步的風暴前頭,扯下自己的床單、枕巾,剪個洞罩住頭鑽進8級大風裏,跪在地上施工,鏖戰兩天兩夜,攻下艱難的五公裏令過往的老百姓為之動容。雷光銀得知後趕來,步行80裏路,與該團沿線1500名官兵每一個人握了一次手,道了一盧謝。

紅軍師官兵敢打敢拚的精神感動了新疆軍區政委潘兆民中將,他走一路感歎一路:戰士們太可愛了!他想為戰士們做些什麼,可是在這茫茫戈壁灘上,還能做什麼呢?他掏出香煙,給身邊的戰士一人遞上一支……戰士們的眼睛濕潤了……

經過一個多月的奮戰,光纜工程提前完成。援建官兵每人每天完成國家定額施工任務的2.5倍,提前42天完成土工作業任務,共完成1778萬個勞動上,比設計多30萬個,開挖回填土石方250萬立方米。國家郵電部與總參通信部全程檢查後,認為工程達到“優質、髙速、安全、低耗”的標準,稱費“廣大指戰員創造了西方發達國家用先進機械工具在同等條件下也難以達到的高速度、高質量,創造了中外通信建設史上的奇跡”。

包括新疆某紅軍師在內的蘭州軍區參加施工的官兵向國家和軍隊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1994年8月25日,蘭烏通信光纜全線開通。3月在北京的約定沒有食言。

這一天,蘭州軍區的幾位將軍格外興奮,他們在休息室裏撥通了遠在天山博格達峰下某紅軍團一個連隊的電話,接電話的是戰土王軍,他在電話裏說首長好像就在我們連裏一樣,聲音清楚極了。”

這就是光纜通信。

1994年9月1日,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第三屆對外貿易洽談會隆重開幕了。

客商雲集,遊人如織。

大街小巷,車站廣場,繁華的鬧市,幽靜的公園,除了隨處可見的鮮花、彩球、彩帶,還出現了一個個引人注目的精巧電話亭,構成了烏魯木齊街頭的一道新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