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戰鬥級驅逐艦(2 / 3)

艦載對海警戒雷達為SW.272型,安裝在前桅上,後桅上則安裝有AW.291型對空警戒雷達,MKⅤ型炮塔配有AR.275型炮瞄雷達。除火炮之外,“戰鬥”級還裝備2套四聯裝手工操縱魚雷發射管,發射8枚MKⅨ魚雷;4個深水炸彈投擲器和2條滑軌,攜帶60枚深彈。

1952年,英國海軍對“戰鬥”級驅逐艦的武器裝備進行了改裝,移走了100毫米火炮和雙聯裝博福斯40毫米火炮,換裝了5座博福斯MK7和MK2型單管STAAG機關炮,深水炸彈投擲器和滑軌也被1座單管反潛迫擊炮取代。這次改裝可能是因戰後防空作戰任務減弱所致。

“戰鬥”級驅逐艦的設計從一開始就頗受爭議,首先就是該艦的武器裝備。最初計劃裝備119毫米炮和少量掃雷器具,但在最後計劃起草時,海軍部決定所有艦艇均裝備114毫米炮,並且安裝足夠的掃雷器具。

114毫米火炮安裝在封閉式炮塔上,或許在今天這是主流,但在觀通設備並不先進的二戰時期,這種設計使火炮手變成了“瞎子”。批評者認為,主炮80度的仰角使艦艇在惡劣海況時,暴露的炮塔機械容易遭受海水侵蝕。

1942年,一座試驗炮塔安裝在“凶猛”號上進行測試,結果證明令人滿意,但也暴露出幾點不足,其中漏油等問題直到這些艦艇退役也沒有真正得到解決。是否在艦上裝備魚雷發射管也引起很大爭議,海軍建設部副部長認為一座炮塔就足夠了,不值得裝備魚雷發射管。

他的觀點沒有被采納,相反最後確定裝備2套四聯裝魚雷發射管。這位副部長又極力反對,認為這些裝備在狹窄海域執行反潛作戰太浪費了,但執行反艦作戰卻又太低了。盡管艦上裝備了各種各樣的火炮,皇家海軍的將軍們卻依然認為火炮火力不夠。

其次是艦上居住條件極其糟糕。艦員居住標準最初是按照每人21英寸的床鋪和24英寸的座位空間計劃的,這是建立在平時240人至288人、戰時338人的編製基礎之上的,但艦艇服役後平時的編製都在280人到290人之間,尤其是後來又增加新的設備後,使居住艙顯得過於擁擠,加之各種管道、水泵、其它機械等使這種狀況更加惡化。

艦上沒有洗衣房或幹洗設備,洗澡房設備極其簡陋,10至12人共用一個臉盆,60人共用一個噴頭,這些問題從未得到緩解。特別是居住艙位置設計上犯了致命錯誤,它太靠近魚雷發射管。

此外,艦上缺乏足夠的天氣控製式水冷卻設備,後來做了一些改進,但在炎熱天氣裏仍使艦員感覺特別不舒服。

盡管如此,“戰鬥”級驅逐艦外形大方美觀,是皇家海軍第一批裝備了穩定鰭的艦艇,航行時十分穩健,幾乎沒有什麼震動,並且具有良好的操縱性能,經得起海上風浪,被認為是皇家海軍具有經典戰列艦特點的最後艦艇。

“戰鬥”級驅逐艦經曆了國防費用增減的起起落落和國防政策改變的不同時期,並在20世紀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成為皇家海軍驅逐艦力量的核心。對於多數人來說,它們的確是“美麗的戰鬥級”。

短暫的作戰經曆

“戰鬥”級防空驅逐艦是戰火催生的產物,但由於姍姍來遲,基本上沒能接受二戰的洗禮。設計之初是為對付納粹德國的轟炸機,不過等到這些艦艇在1944年後逐步進入現役時,盟軍在歐洲已進入反攻階段,“戰鬥”級已派不上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