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殲-7戰鬥機(3 / 3)

GB型則是2004年開始接替殲-7EB型飛機成為中國八一飛行表演隊的新坐駕,同樣采用藍白表演塗裝,擁有跟G型一樣的整體式風檔和特技飛行需要的裝備,還首次安裝了編隊飛機燈和拉煙盒。

殲-7GM型於2005年6月15日在天津楊村機場為外國駐華武官團進行了首次公開表演。由於殲七係列己於2006年停產,中國八一飛行表演隊大慨於2009年左右需要換裝新飛機,目前正在高教-9和練-15高級教練機,還有FC-1和殲-10型戰鬥機當中挑選後繼機,以目前中國國情分析以高教-9和殲-10的機會較高。

殲教-7型

由於殲-7係列還有改良自殲-7的殲8係列的飛行特性跟之前的教練機殲教5和殲教6相差很遠,飛行員培訓困難,空軍急需新的教練機,後來決定在殲-7的基礎上發展新一代教練機。

1979年2月從埃及購買的米格-21UC型雙座教練機樣機運抵中國,隨即決定以此社基礎參照仿製。本來準備在成都飛機製造廠仿製,後來決定把仿製任務交給貴州011基地,正式命名為殲擊教練機七型飛機,簡稱殲教7。

1979年5月米格-21UC型樣機由成都運抵貴州安順的011基地雙陽飛機製造廠。1981年1月4日國防部批準了殲教7型的設計指標:極速205M、實用升限17300米、最大航程1000公裏、正常起飛重量7700千克、最大最飛重量8500千克,最大外掛能力1300千克。

殲教7是以殲-7Ⅱ型為基礎,改裝米格-21UC型的前後座倉和加大型背鰭,機腹由單腹鰭改為雙腹鰭,機身側兩塊減速板改為機底一塊,把翼根處的30毫米機炮取消並改裝機底掛架以容納可拆掉的半埋式雙管23毫米機炮,其餘飛機結構和機載設備盡量用回殲-7Ⅱ型的。

1981年殲教7的設計工作全麵展開,但由於殲教7飛機沒列入國家計劃,經費不足,研製進步緩慢,011基地先後自籌資金2300萬元填補缺口。

1983年殲教7終於被列入國家重點研究項目,研究速度才加快起來。到1983年3月殲教7的全部設計圖紙完成,工廠隨即開始5架原型機的零件製造。

1985年4月9日01號原型機組裝完成,隨後用於靜力試驗的02號原型機也完成組裝,6月12日完成整機靜力試驗,7月5日01號原型機首飛成功,11月8日01、04、05號原型機轉飛到西安閻良飛行試驗院進行國家鑒定試飛,1987年8月11日完成全部試飛科目。

1987年11月13日通過設計定型,1988年2月4日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正式批準殲教7飛機定型,開始小批量生產。由於殲教7是以高空高速型構型的殲-7為基礎,所以低空機動性差,降落速度快,後座飛行員視野差,後座飛行員需要使用潛望鏡降落。

殲教-7A型

隨著改良型的殲-7和殲8陸續加入空軍服役,殲教7的航電設備跟部隊服役飛機出現落差,1994年2月空軍提出要求,貴州飛機設計所開始對殲教7飛機進行改進設計,並名命為殲教7A型。飛機加裝了抬頭顯示器和視頻係統、空中管製係統、新型飛行紀錄儀、座倉蓋天線及新型供氧設備。

此外還對機身和機載設備進行改進工作,改善了飛機的維護性。1995年5月24日殲教7A型首飛成功,1996年12月7日通過設計定型審查,隨後開始生產並交付部隊使用。

殲-7ⅡK型

殲-7ⅡK型為殲-7ⅡH型的基礎軍援緬甸的版本,對外稱為F-7BK,使用了殲-7M型的機翼和渦噴7乙C型發動機,但沒有使用殲-7M型的進口設備。1990年首批交機殲-7ⅡK型10架和殲教7K型2架,到1999年為止交機殲-7ⅡK型58架和殲教7K型14架。

殲-7BS型/GS型

殲-7BS型是在殲-7ⅡK型基礎上進一步簡化機載設備以降低成本以出口到斯裏蘭卡,發動機為渦噴7乙Ⅳ型,對外稱為F-7BS。1991年10月交付4架殲-7BS型和1架殲教7BS型。另外斯裏蘭卡於2007年再跟中國購買4架殲-7GS型,除小部分航電設備根據要求修改後其餘跟國內使用的殲-7G型一樣。

殲-7ⅡN型

殲-7ⅡN型是殲-7Ⅱ型基礎上出口津巴布韋的改良型,對外稱F-7BN。采用殲-7M型的機翼、發動機和燃油係統,能夠使用法製R550魔術導彈,但其他航電使用中國國產貨以降低成本。1987年交機8架,與之前軍援的4架殲-7Ⅱ出口型一起服役。1991年津巴布韋再次進口兩架殲教7Z型飛機以自行訓練飛行員。

殲-7MP型/P型/PG型

巴基斯坦於1983年殲-7ⅡA型試飛時已對殲-7M型飛機表示興趣,並研究以此替代服役中的殲6型飛機。1983年12月巴基斯坦派出兩名飛行員到中國試飛殲-7ⅡA型,中國於1984年6月9日派出殲-7ⅡA型和殲-7M型各一架到巴基斯坦試飛,並跟巴基斯坦空軍的殲6、強5、幻影5及F-16進行模擬對抗,反來提出采購55架的意向。由於巴基斯坦方麵要求大量改進,直到1985年才簽下首批20架的訂單,稱為殲-7MP型,對外稱F-7P。

殲-7MP型主要為殲-7M型基礎上安裝巴方要永的航電設備,座倉增加後視鏡,儀表版調整,改裝英國的零零彈射椅,使用西方武器並同時使用四枚對空導彈的能力和維護性改良。

1988年7月26日20架殲-7MP型交機。殲-7MP型茵機後於1987年底決定增購40架,並提出一些改良要求。新一批飛機主要改良了部入機載設備和使用國產零零彈射椅。1989年9月開始殲-7P型開始交機,巴基斯坦同時訂購的殲教7P型則1991年起開始交機15架。

1991年美國取消了巴基斯坦的F-16後續訂單,於是1993年巴基斯坦空軍再次訂購32架殲-7P型以填補戰力空隙。另外1993年巴基斯坦軍方又選中了意大利Grifo-7雷達升級殲-7MP/P型機隊。

1997年中巴雙方又開始談判進口以殲-7MG型為基礎的新飛機,經多年談判後中巴兩國於2001年6月23日簽訂合同,引進殲-7PG型戰鬥機和殲教7PG型戰鬥教練機,最終進口了57架殲-7PG型和9架殲教7PG型飛機。殲-7PG型跟殲-7MG型周樣使用帶前後機動襟翼的雙三角翼和整體式風檔,但左右翼根各一門30毫米機炮,雷達最後選用了意大利Grifo-7。

殲-7MB型/BG型

殲-7MB型是在殲-7M型基礎上出口孟加拉的機型,基本上跟殲-7M型相如,但使用渦噴7C型發動機。1989年4月簽訂14架購機合同,同年10月交機。後來孟加拉空軍又購買了9架殲教7BB型。2006年孟加拉空軍再次購買12架以殲-7MG型型成基礎的殲-7BG型和4架殲教7BG型,以填補把MiG-29賣掉後的戰力空隙。

殲-7MG型

由於殲-7M型的熱賣,當1993年5月殲-7E型設計定型後,成都飛機工業公司馬上計劃以殲-7E型飛機的技術改進殲-7M型飛機,並跟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公司及貴州黎陽發動機公司合資改裝了一架飛機,稱為殲-7MG型。殲-7MG型尚未改裝完就參加了1996年珠海航空展,並引起多國的興趣。1998年改裝完成的殲-7MG型飛機在珠海航空展上進行了飛行表演。

事實上殲-7MG型飛機並沒有真正出口,隻是改裝了成都飛機工業公司的三架自用飛機。其中0143號飛機是殲-7M型的原型機,負責航電係統測試,而0142及0144號飛機則改裝了雙三角翼。殲-7MG型飛機後來成為了巴基斯坦的殲-7PG型、孟加拉的殲-7BG型、納米比亞的殲-7NM型、尼日利亞的殲-7NI型和斯裏蘭卡的殲-7GS型的研發基礎。

殲-7N型

殲-7N型為出口伊朗的殲-7M型飛機。1990年底至1991年初其交機30架,此外讓文付了數架殲教7BI和殲教-7N型飛機。據說後來因伊朗不滿中國的售後服務,不但不再訂購並把大部份飛機賣掉,其中已知的有賣給坦桑尼亞兩架、蘇丹27架。

殲-7NI型

殲-7NI型為以殲-7MG型為基礎,出口到尼日利亞的飛機。盡管已於2005年跟中國訂購了12架殲-7NI型飛機,但由於資金問題這批飛機2007年才開始生產。

殲-7NM型

殲-7NM型為以殲-7MG型為基礎,出口到納米比亞的飛機。2005年8月跟中國訂購了12架殲-7NM型和2架殲教-7NG型飛機,殲-7NM型飛機於同年交機,而殲教-7NG型飛機肮在2006年10月23日交機。

總述

從殲-7的改進改型來看,該機最突出的改進是近距格鬥能力的大幅提升。全部殲-7係列已於2006年停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