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殲-14

新聞來源

歐美情報界沒想到中國4代戰機進展如此之快!比預計時間大大提前!

據香港商報4月25日報導,中國已研製出第4代戰機,正在加緊訓練駕駛員。

報導引述消息人士透露,中國第4代戰機經過多年研製,目前已進入收成階段,中國會先進行內部小範圍試飛。

消息人士說,為配合新機,中國早已密鑼緊鼓地訓練新戰機機師,其中包括擁有殲10表演隊的空軍第24師。

首飛

中國空軍副司令何為榮2009年11月8日曾透露,第4代戰機即將進行首飛,之後進入試飛階段,根據現有情況,8到10年後即可裝備部隊。

消息人士說,中國第4代戰機比第3代戰機的技術優勢呈現前所未有的代差,可媲美美製F-22,具備隱形、超音速巡航、超機動性、短距起飛等特性。此機一出,將大幅提升中國空軍實力,拉近和歐美國家差距。

空軍副司令員何為榮透露8年後裝備部隊,外媒命名殲14,稱其是鴨式布局。

據美國國防情報局預測,中國第四代戰機未來幾年將實現首飛,但要實現批量部署仍需大概10年時間。中國第四代噴氣式戰機將於2017年列裝,這比美國情報機構所推測的時間提前了數年,但國防情報局仍就堅持自己的觀點。

美國國防情報局發言人唐納德·布萊克表示:“我們相信中國第四代戰機將於未來幾年內首飛。不過,我們也相信,到人民解放軍開始批量實戰部署第四代戰機仍需要大約10年的時間。”而中國人民解放軍副司令何為榮中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實際上解放軍的新型噴氣式戰鬥機很快便可以舉行試飛。

何為榮指出,首架第四代噴氣式戰機有望於2017年部署。他的這一言論重燃了五角大樓內部有關是否繼續生產美國最先進噴氣機F-22戰機的爭論。盡管目前在產F-22戰機的數量超過了187架,但實際上今年初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已下令關閉該型戰機的生產線。另據軍事分析家透露,一旦中國第四代戰機於2017年列裝,就會使解放軍的噴氣戰機力量超過英國、法國以及西歐其他國家。

報道稱,布萊克在回答美方有關中國第四代戰機的預測是否存在錯誤時表示:“近年來,美國情報機構已多次提醒各國注意中國第四代戰機的發展情況。情報機構的推測給出的是中國第四代戰機可能會列裝時間範圍。而且,何為榮中將所說的時間也與美國情報機構推測的時間大體一致。”

報道稱,美國目前正在大批部署F-35戰機,但與同為第四代戰機的F-22相比,F-35缺失了一些性能及裝備,如超音速巡航、一種能夠延長航時的推進係統,以及發射遠程武器和在燃料未耗盡時撤離的能力。

政治影響

漢和平可夫打賭:若中國四代機8年內首飛停辦漢和中國空軍負責人近期關於不久將試飛四代機的表態嚇壞了東京和華盛頓、莫斯科的航空專家。另外中國軍方人員聲稱四代機可以在“一兩年之內”試飛。最新的中國媒體卻引述空軍官員的話更正聲稱“四代機”是指J10改良型。並且聲稱俄羅斯也把蘇-35稱作“四代機”。

美式四代機、俄式五代機的界定國際上是擁有統一標準的。俄美稱呼不同。西方稱作四代機、俄羅斯稱作五代機。平可夫稱不存在“中國特色的四代機”。J10就是不折不扣的三代機再怎麼改,也是俄式的四代機、歐美式三代機,今後加裝AESA雷達,就變成俄式4+代機、再為J10追加推力矢量噴管,就變成俄式4++代機。這是典型的國際化分標準。因此蘇-35在俄空軍的定義是4++代機,而不是西方稱呼的四代機,也不是俄式五代機。平可夫認為中國空軍在偷換概念。

標準的俄式五代機、美式四代機指必須使用低可探測性複合材料達到30%以上,RCS不能超過00001平方米,蘇-30MKK的RCS幾乎接近4平方米;

裝備至少達到14500-15000公斤級加力推力的發動機,實現超音速巡航,同時安裝二維或者360度推力矢量噴嘴。必須使用AESA多功能相控陣雷達。而且戰鬥機用的AESA雷達要比大型預警機的AESA雷達技術難度大很多。有能力開發預警機AESA雷達的國家包括瑞典、法國、俄羅斯,但是說到戰鬥機用AESA雷達,上述國家尚在最後衝刺階段,瑞典Gripen戰鬥機使用的AESA雷達由意大利開發,因為戰鬥機用AESA雷達的最大難處是超小型的體積,直徑不超過800毫米,必須集中1000個以上的T/R模塊,如何冷卻是最大的技術難關。

目前隻有中國、俄羅斯、美國開發四代機。至於歐洲,徹底放棄了開發4代戰鬥機計劃,其動向顯然是向第五代無人駕駛攻擊機的方向直接邁進。

平可夫認為從中國空軍目前使用的WS10A型13200公斤加力推力的發動機技術指標判斷,即使以循序漸進的改良方式,要達到14500-15000公斤級加力推力的標準,至少需要兩個階段的改良,其時間即使再用10年完成已經是超過國際速度的。